第A28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为了帅哥卓一凡,我和好兄弟钱总闹翻了
· 普京在克格勃学校以优异的成绩学完了丰富精彩的课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普京在克格勃学校以优异的成绩学完了丰富精彩的课程
  [内容简介]

  俄罗斯正在强势复兴、重整霸业,而这其中,一切都与普京有关。这个身材矮小的男人显露出来的尽是强悍。从总统到总理,角色虽然变换了,却依然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并用自己的方式规划着俄罗斯的明天。俄罗斯还会重新成为超级大国吗?这一点人们不妨从普京身上寻找答案。

  [上期回顾]

  1952年10月7日,在圣彼得堡一个普通家庭里,一个小生命诞生了,这个人就是普京。从小普京就形成了独立的性格,普京很早便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一开始他练的是拳击,后来又练了摔跤,练了两年又改练柔道,并且还获奖了。小普京特立独行的个性在男生那里得到尊敬,在女孩子那里更受到欢迎。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间谍

  每个人的人生有很多的转折,其中最重要的转折一定是第一个,因为第一个人生转折往往影响着人的一生。

  普京生命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重要转折发生在9年级的时候。那时候,他想去情报部门工作,那是他的梦想,尽管当时让外人看来就好像是去火星旅行。

  当时,普京受到苏联时期文艺作品的熏陶。伟大的卫国战争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各类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文艺作品中那些赤胆忠心、疾恶如仇、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感染了孩童时代的普京,于是,他发现自己有了更好的、更高的“理想”:当一名侦察员,一名特工人员。一个人能办到一支军队办不到的事情,一个间谍可以决定上千人的命运。这多刺激,想到这一点,普京就很兴奋。

  于是,普京做出了选择:当间谍去!去克格勃当间谍!

  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当时,同学们的理想五花八门,想做什么的都有。但当老师打开普京的作文本时,不禁为普京的理想所震撼。只见普京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们对这个名字都不曾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在作文的最后,普京写道:“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我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方式就是去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的恶名去换取敌人的失败,用我的牺牲去赢得祖国和人民的胜利。”看着普京的这篇作文,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这样一篇志向远大、立意深远、观点独特、论述精彩的文章会出自一名学生之手。同时,老师也更对这名平时不善言辞的孩子刮目相看了。

  跨入克格勃大门

  1975年的一个午后——当时普京已经大学五年级了,一个叫伊万·瓦西里耶维奇的人找到了他,并与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也就是这次谈话,使普京最终实现了少年时期的理想——加入克格勃。

  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是当时克格勃的工作人员,他找普京的目的很直接:“弗拉基米尔·普京同学,这些天我一直在通过学校和你们法律系的共青团组织了解你。通过调查、了解和我这段时间对你的观察,我发现你头脑灵活、思维敏锐、学习优异、言语不多、身体强健,是一个难得的好青年。”

  听完这样一席话,普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未来,他在那一刻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离理想已经不远了。

  在当时,克格勃在大学生中招募未来的情报人员是非常普遍的。而且有一条公开的原则,就是尽一切努力吸收那些有胆有识、意志坚强的优秀人才。为此在选人时,通常首先由党的基层组织推荐,再由党组织的“干部委员会”将有关人选送交克格勃人事管理局审查,同时由特别调查处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甚至设下各种陷阱对挑选对象进行考验,而所有这些都是秘密进行的,那些被考察对象对此一无所知。

  虽然,普京对克格勃有所了解,但总的来说,克格勃对于普京来说还是充满了神秘感。在许多大学生的印象中,克格勃人员除了有出国的机会外,其工资待遇也是一般人所无法比拟的。

  毕业论文答辩刚一结束,普京等三名同学便马上被送到苏联克格勃对外情报局进行专业培训。普京终于圆了他的少年梦,开始了他15年的谍报生涯。至于为什么克格勃选中了普京,他的许多同学包括老师都弄不明白其中缘由。最合理的解释可能就是,普京的大学成绩是非常优秀的,而且他一直就是很低调的人。

  “特务城”里的深造

  加入克格勃后,普京就被送到克格勃间谍学校受训。克格勃是一个精英荟萃、享有特权的组织,加入克格勃要经过层层筛选,可谓百里挑一。

  在前苏联,克格勃办了200多所间谍学校,都是地图上没有标记的“特务城”。其中大型学校共有7所。而普京当时就在位于明斯克市东北约70公里处的“帕拉霍夫卡”间谍学校。

  这个学校内部分为四个部分:北部是挪威、瑞典、丹麦和芬兰4个北欧国家部分;西南即是荷兰部分;南部为瑞士和奥地利部分;东南部为德国部分。当时,普京等人由克格勃专用飞机,从列宁格勒市直接送往“帕拉霍夫卡”间谍学校的德国分校,当时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是在到达后,才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外国环境里了。

  学校生活军事化,纪律十分严格,通信也得使用假地址,学校规定的训练时间为一年半。普京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们所在的学校管理非常严格,如果没有克格勃的特别许可证,任何人都不能走进学校。”克格勃组织在每个学校的外围都放置了一支精锐的克格勃部队并将学校包围起来,整个地区都在克格勃的严密保卫之下。在苏联地图上也找不到它们的位置,连老百姓也不知道有这些地方存在。

  和苏联其他军事院校一样,间谍学校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便是革命传统教育。这种灌输教育让像普京这样的许多年轻人都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牺牲。但是,“帕拉霍夫卡”间谍学校的学习和训练并不像文学作品中描述得那么浪漫和富有刺激性,代替这些的是枯燥、紧张和艰苦。

  当教官公布培训计划的时候,普京和同学们几乎惊呆了。课程量太大了,这与其说是在学习和训练,倒不如说是在填鸭和灌输。在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普京他们将要完成2913课时,这意味着在没有寒暑假的情况下,除去星期天,每天至少要进行六七个小时的学习和训练。

  在“帕拉霍夫卡”间谍学校,基础科目有数学、化学、物理、绘画和速写、地理、外国语言、外国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外国文学等,占697课时。军事课程主要有外国军事组织的编制、军备设施、武器装备、外国领导人情报(包括每个关键领导人物的详细资料以及生活习惯和特征),占392课时。

  特别科的内容最为丰富,占1,824课时。它包括:地形学,摄影技术,无线电收发报技术,特种通讯联络方法(包括用隐形墨水在地图上绘制秘密符号和注解、在玻璃片上写隐形的情报笔记一类的特别技术等),反间谍训练,解围、自救和逃跑的方法,药物学(包括使用毒药和毒品、麻醉药的方法等)。

  在特科教育中,如何接头,如何避免盯梢,如何摆脱跟踪,如何同间谍网的其他人员会面等是间谍的基本功。这一课程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学会如何识别便衣密探,如果被他们跟踪,要采取什么手法去摆脱他们。只有在完全把“影子”摆脱后才能与要联系的人接头。

  第二部分的课程要复杂得多,即如何招募搜罗情报供给者。教师扮成外国的官员、科学家、技术人员,要求学员设法“收买”他们做间谍,当然这些教师并不是容易收买的,这样可以让学员认识到外国的“对象”并不会轻易成为他们的“捕获物”。于是,学员们就要各出奇谋,设法去制造陷阱,让对象落网。教师还教导他们如何掌握各种人的不同弱点,对症下药地进行工作:有些人是爱钱的,宜于利诱;有些人在性生活方面是放荡的,宜于色诱,一旦他们干出丑事,就拍下照片或小电影,进行恐吓威胁,迫使他们就范。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男女学员都要学会用各种方法进行引诱,甚至献出自己的肉体来作诱饵也在所不惜。

  就这样,普京经过一年半的间谍培训,经由特别专家组成的考试团的严格考试,以优异的成绩从“帕拉霍夫卡”间谍学校毕业。他拿着考试团给他的评语从容地走出了“帕拉霍夫卡”间谍学校。那评语他至今也忘不了:头脑灵活,反应灵敏,稳重老成,坚强刚毅,纪律性强,具有高度责任感。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