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免费提供食宿的“宾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免费提供食宿的“宾馆”
  7月20日,一起家庭悲剧在位于南京西善桥北路64号的居民小区内上演:儿子挥刀杀死父亲,绝望的母亲在外面喝农药自杀。据了解,家庭暴力是这起惨剧的起因:因父亲经常殴打母亲,儿子才挥刀弑父——那么,这样的悲剧难道就不能避免吗?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南京的第一家家庭暴力庇护所就成立了,随后陆陆续续还有更多的庇护所成立。然而,记者调查的结果是,这么多庇护所,住进去的人寥寥无几。是家暴减少了,还是受害者选择了沉默?南京市妇联有关人士表示,在家庭暴力这个问题上,庇护妇女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教会家庭成员有效沟通情感。南京市妇联计划在全市的社区建立“情感驿站”,对有矛盾的家庭进行心理疏导,将家暴“扼杀”在萌芽中。

  

  快报记者 陈英 文/摄

  这个

  像宾馆一样的地方

  3个月没人住

  20多平米的房间内,两张床上,被褥、枕头放得整整齐齐,房间里有电视、空调、柜子、茶几、椅子,洗手间、淋浴室也一应俱全——是宾馆吗?不是,这里叫做“南京市家庭情感驿站”。

  据了解,今年4月30日,南京市首个家庭暴力庇护中心——“南京市家庭情感驿站”(市级首家)在市救助管理站揭牌,这个中心是由南京市妇联、市民政局发起,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共同配合成立,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家庭进行辅导和服务。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栖霞区尧化门的市救助管理站。记者看到,救助站专门为庇护中心辟出了7个房间,3间住宿用,另外有社工工作室、法律援助室,还有阅览室和健身房。房门上挂着“绿荫之家”的牌子,“遭受家暴的妇女来到这里,就好像受到绿荫的庇护。”

  “两张床是给受害妇女和志愿者住的,怕她们想不开,所以要有志愿者随时陪伴,开解她们。”救助站办公室夏主任说,按照庇护中心的工作办法,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去妇联求助,如果本人愿意,又能证明自己是家暴受害者,比如身上有伤,或者提供110的报警记录,然后到社区开个证明,证实自己遭受家暴的情况属实,妇联就会介绍她们到这里来住上几天,“因为被打之后,夫妻双方如果还住在一起的话,有可能不冷静,分开一段时间比较好。”据悉,救助站提供食宿,且分文不收。

  但让人惊讶的是,庇护中心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没人住进来。

  那个

  最早的庇护所

  3年仅住过一个孩子

  早在“南京市家庭情感驿站”之前,南京就出现过很多由街道成立的家暴庇护所。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底,小市街道就成立了南京市最早的妇幼庇护所。然而,这个庇护所成立3年从无受伤妇女前来寻求庇护,唯一一个住进庇护所的是一个找不到家的7岁小女孩——如今这个庇护所的情况怎么样?

  记者设法联系上了小市街道民政科科长郭明兰,当年她是庇护所的主要负责人。说起庇护所的现状,郭明兰的话让记者很吃惊:“早就撤了!因为没人来,所以取消了。”郭明兰说,庇护所成立3年左右仅仅庇护了一个小女孩,所以在2005年就取消了。

  2002年之后,南京的一些社区也陆陆续续成立了庇护所,但也多是空着的,取消的也有。

  2005年11月在止马营街道七家湾社区成立的庇护所,仅仅设了两三个月后就取消了。该社区郑翠华副主任告诉记者,这个社区原先多是平房,家庭矛盾也多,设立庇护所就是为了给受伤害的妇女一个暂时的容身之处,“我们社区腾出了一个房间,放了床和基本生活用品。”但很快平房就拆迁了,“现在条件好了,矛盾也比较少了,庇护所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焦点问题

  “绿荫之家”条件很好,但没人住

  为什么没人住?

  “家丑不可外扬啊”

  那么,庇护所没人住,是家庭暴力少了吗?对于这个问题,南京市妇联有关人士说,家庭暴力是个隐性的社会问题,受害者可以找妇联,也可能找社区,更多的是拨打110,经过民警的调解暂时化解了。而庇护中心无人入住,更不能说明家庭暴力的增减问题。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是,由于经济上依附丈夫、家丑不愿外扬等原因,很多妇女在遭到家庭暴力后选择了沉默。即使来妇联求助,但对于入住庇护所,还是有很多顾虑。去年国庆前夕,一个妇女因遭到丈夫的殴打,妇联为她联系好了庇护所。但不知什么原因,最后这个妇女并没有去住——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

  为什么还要建?

  “等到用时才想建就晚了”

  既然很多城市的庇护中心成立之后住进去的人寥寥无几,为何还要成立呢?对此,市妇联相关人士认为,庇护中心起到一个托底作用,出现了家庭暴力后,受伤害的妇女不至于流落街头,如果等到有妇女无处容身时才想到建庇护中心就晚了。“庇护中心在没有妇女入住时也可以有其他用途。”当年小市街道的庇护所设在街道招待所内,原则上不影响招待所的正常营业,有人员需要庇护时,就将房间腾出用做庇护,没有人求助时就正常待客。

  今后要怎么做?

  在全市建“情感驿站”

  据了解,目前南京市妇联正在全市进行调研,接下来计划在全市建立“情感驿站”,“我们的庇护中心还有一个名字是‘家庭情感驿站’。”“情感驿站”绝不仅仅是庇护的功能,更多的是对家庭进行心理疏导,“家庭暴力产生的一个原因是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不知道如何沟通,就用暴力解决。”妇联计划将“情感驿站”设在每个社区,配备一些社工,对有矛盾的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还可以进行亲子教育、美德宣传。“我们想通过品牌化、连锁化的运作,吸纳社会力量来一起消除家暴,让每一个家庭都和谐起来。”

  新闻

  背景

  家庭暴力是一个全国性的社会问题,据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大约有30%的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家庭暴力,而施暴者90%以上是男性。近几年,每年都有不少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尽快出台《反家庭暴力法》。去年两会上也有一件关于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议案,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在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中表示,将结合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情况,进一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在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法规出台之前,各地妇联也在积极推动当地的反家暴法规制定工作。

  对于家庭暴力这个社会问题,专家认为,庇护所是很好的尝试,法律法规的完善也很有必要,但更应该尽可能地将家庭暴力消灭在萌芽状态,妇联、庇护所的宣传应深入社区、家庭;全社会也应该参与进来,一些专业机构和社团组织要提出有效的沟通模式,化解家庭矛盾,消除暴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