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4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护工4年万余次翻身唤醒植物人
· 江都农民发明五角尺获国家专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护工4年万余次翻身唤醒植物人
  “你儿子终于醒了,太不容易了!”这几天,邻居们一碰到翁妈妈总会向她道贺,翁妈妈久违的笑容绽放了,笑容背后,则是旁人无法体会的艰辛与酸楚。

  4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正当壮年的翁国文因重度脑外伤成为植物人。4年来,医生护士天天到床边陪他说话,护工阿姨除了喂食、擦身外,还要每隔两三个小时为他翻身……

  在一声声召唤中,翁国文终于醒来。

  他变得比以前年轻

  白皮肤、圆圆脸、短头发、小眼睛,8月24日上午,当记者见到躺在病床上的翁国文时,有些怀疑眼前这个白白胖胖的男人已经有40岁。“他比刚进来时年轻多了。”护工罗秀芹半开玩笑地说。

  翁国文的眼睛虽然不大,不过十分灵活。只要身边一有人走动,眼睛就会跟着人走的方向滴溜溜转。

  “国文。”

  “哦!”

  “你饿不饿?”

  “饿。”

  “要不要吃饼干?”

  “要。”

  护工罗秀芹,俯身跟他沟通后,拿出一小块饼干。翁国文用胖乎乎的大手接过,先拿到眼前仔细端详,然后又把手放回胸前,一副舍不得吃的样子。

  “你还要不要吃?不吃的话把饼干给我。”罗秀芹边说边伸手假装抢回饼干。这下,国文急了,拿着饼干的左手不停躲来躲去,最后,他干脆把饼干从左手转移到了右手。这一举动,把整个屋子的人都逗得笑翻。

  智力只相当于两三岁小孩

  “他现在只有两三岁小孩的智力,以前的事情基本忘记,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学习。”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金心医生说着,翻出翁国文这4年来厚厚的一叠病历。

  2005年9月2日住院,诊断:颅内等多发血肿、脑干损伤、颅骨骨折。

  “国文在入院的前3个月,就进行了4次开颅手术,而且每次手术都有生命危险,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他都一一挺了过来。”金主任感叹地说,在医学教科书上,对于植物人苏醒的概率没有统计数据,直接用了奇迹这个词来概括。

  金主任自然记得翁国文给他带来的一次次激动。

  虽然翁国文是植物人,但每次查房,医生们必做的功课是像对普通患者一样与翁国文交流,向他问好,并简单聊天。

  第一次奇迹在2007年底出现,那次查房,翁国文突然开口说出个“哦”字。但在随后的半个月中,不管身边的人再怎么跟他说话,他都没有任何反应。金心主任说,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并不能作为他苏醒的判断标准。

  翁国文真正苏醒的时间,是在今年的8月21日,也就是上星期五。

  “国文。”那天早上一上班,金心主任跟往常一样,走到翁国文床前,向他问好、聊天。

  “哦。”翁国文从嘴里迸出个字来。

  这样的偶然已多次发生,金主任没有在意,继续问话:“现在感觉怎么养?”“很好。”翁国文不假思索地回答。

  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让正在记录的金主任一下子呆住了,大脑出现几秒钟“短路”,随即兴奋地大喊起来:“国文会说话了,国文会说话了!”瞬间,整个病区的医生、护士都涌了过来。

  “早饭吃了吗?”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金主任又问了个问题。

  而翁国文呢,眨了眨眼睛说:“吃了。”

  “吃了些什么?”焦急的金主任接着问。

  可是,面对这个相对复杂的问题,翁国文只是转了转眼珠,表现出一副想说而又词穷的样子。

  护工4年为他翻身11680次

  国文的奇迹般苏醒,除了各科医生的精心治疗,功劳最大的当属照顾了他4年的护工罗秀芹。

  2005年9月17日,自翁国文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开始,罗阿姨就开始了对国文马拉松式的照顾。

  “国文每天都要输3瓶营养液,早晚各喂一次米粉,每次300ml……”说起每天照顾国文的流程,罗阿姨滔滔不绝。

  但作为一个植物人的护工,除了管吃、管个人卫生外,还有翻身、推拿、说话的任务。

  为了防止国文身体肌肉萎缩,罗阿姨每天都帮国文推拿按摩,尤其是四肢的弯曲动作;为避免身上长褥疮,罗阿姨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帮国文翻身,左边侧躺,右边侧躺,然后是平躺。4年下来,她至少帮国文翻了11680次身。

  一天天陪伴,一句句问候,虽然没有知觉,但国文早已熟悉了罗阿姨双手的抚摸,以及罗阿姨每天在耳边呼唤自己名字的声音。

  “国文,阿姨对你好不好?”记者也试着跟翁国文对话。

  起初,他有些紧张,但记者牵了牵他的手后,他的紧张渐渐消失,望着床边的罗秀芹,坚定地说“好。”

  这句“好”,让罗秀芹感动得眼眶湿润,清了清嗓子说:“4年了,我除了过年时回江苏老家住个把星期外,几乎天天都在医院照顾他。说实在的,我自己的那5个孩子,我都没这样照顾过。不过看到他现在醒来,还能跟我说话,我觉得比什么都值。”

  翁妈妈最担心儿子今后的生活

  翁国文在2005年出车祸前就离了婚,儿子判给前妻。家里最关心翁国文的,自然是他66岁的老母亲。

  24日下午2点多,翁妈妈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医院看儿子。她住在东新园,乘公交车到医院,至少得一个多小时。翁妈妈身体不好,护工罗阿姨看在眼里,建议她一个星期来一次就好,她会把国文照顾好。

  “国文。”放下沉甸甸的布包,翁妈妈急着跟儿子说话。

  “哦。”见到老母亲的出现,国文把头转到床边。

  “认不认识我?”翁妈妈拉着儿子的手问。

  “认识。”国文干脆利索地说。

  “那你叫我一声。”老人家用期待的眼神望着儿子,翁国文并没有回答。老太太心里一急,在儿子手上打了两下。

  国文眨了眨眼,说出3个字:“等一会。”失望的翁妈妈,走到一边跟记者诉起苦来。

  从国文出事开始,除了医保的钱外,她自己拿出了10多万元,为了继续康复治疗,2006年,她卖掉了三里亭的房子。如今,卖房子的55万元也花掉了大半。

  “我自己也是一身的毛病,前年底还因为甲状腺肿瘤开刀住院。现在他虽然醒了,可接下来也不知道会康复到什么程度。我一天天变老,以后他的日子该怎么过?”翁妈妈无奈地摆着双手,眼泪夺眶而出。

  而一直注视着记者与老太太对话的翁国文,情绪突然激动起来,似乎感觉到了老母亲的悲伤。他双手紧紧抓着被子,一副想要站起来的模样。

  越来越多植物人康复

  2007年1月28日,家住诸暨璜山镇溪北村里的徐赫,因为一场车祸变成了植物人。她的3个亲姐妹,纷纷放弃生意、辞掉工作,全心照顾她。奇迹出现在2007年下半年的一天,病床上的徐赫竟然张开了眼睛,手脚也有了知觉,可以简单活动。现在,她不用搀扶,就能独自撑着康复单杠走上好几个来回。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说话,拿调羹吃饭等等。

  2008年2月15日,21岁的泰顺小伙钱严村,驾驶摩托车时不幸发生了车祸。为了挽救成为植物人的弟弟,姐姐钱义丹每天坚持不懈地给他做康复治疗,上山采草药给他服用,读书给他听。2008年6月12日,钱严村终于醒来。当年10月17日,在钱义丹的搀扶下,弟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近年来,一个个植物人苏醒并逐渐康复的新闻,给许多医生和家属带来了幸福与希望。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金心医生说:这一个个奇迹的出现,取决于医学的进步,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护理。

  据《今日早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