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看过我的记事本后,五任男友都抛弃了我
· 小普京特立独行的个性很受女孩们的喜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小普京特立独行的个性很受女孩们的喜爱
  [内容简介]

  俄罗斯正在强势复兴、重整霸业,而这其中,一切都与普京有关。这个身材矮小的男人显露出来的却尽是强悍。从总统到总理,角色虽然变换了,却依然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并用自己的方式规划着俄罗斯的明天。俄罗斯还会重新成为超级大国吗?这一点人们不妨从普京身上寻找答案。

  平凡的起点

  按照中国人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说法,一个淘气、任性而又成绩平平的孩子,大概会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了。然而,有这样一位俄罗斯小男孩,却在47年后成为影响世界的政治领袖,这个人就是普京。且看普京的真实童年——

  1952年10月7日,在圣彼得堡(时称列宁格勒)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一个小生命诞生了,父母在这个男孩身上寄托了很大的希望,由此,便将其取名为弗拉基米尔——一个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一样的名字。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像列宁一样,为苏联的将来做出贡献。

  普京的父母来自特维尔州图尔根诺斯基农村,他俩是地地道道的同乡。普京的母亲玛丽娅·伊万诺芙娜·谢罗莫娃居住在一个名叫扎列奇耶的小村庄里。而在距离她家仅四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名叫波米诺沃的小村子,普京的父亲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就居住在这里。

  据后来普京自己讲,父母的结合主要是出于爱情。还有,父亲很快就要应征入伍,为了彼此有个保证,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

  婚后第四年,他们移居列宁格勒,住在城郊。母亲进工厂上班,父亲在潜艇舰队服役。战争开始后,父亲上了前线,母亲则留在家里带孩子。普京的一个舅舅在舰队参谋部工作,把他们家带进城里照应,普京一家在城里度过了列宁格勒被围困的最艰难时期。

  普京曾有两个哥哥,都是幼年早夭。一个刚出生几个月就死了,另一个在列宁格勒被围困期间死于白喉。母亲直到41岁时才生下他这个“独苗”,父母自然视他为掌上明珠,对他疼爱有加。虽然如此,父母家教甚严,对他并不溺爱。作为一名苏共党员,老普京经常对儿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心要让儿子成为一个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

  而许多年后,普京果然不负众望,成了对俄罗斯真正有用的人。

  小时候的普京很贪玩,他喜欢在外面玩,在院子里玩。当时普京家住的地方有两个院子合在一起,像一座风井。普京的一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那时候,普京常常玩得昏天黑地的,有时连饭也想不起来吃。母亲呢,也担心他跑出去,偶尔会从窗户里探出头来喊:“你在院子里吗?”事实上,普京虽然爱玩,但总是呆在院子里。这一点还是让父母比较放心的。

  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上学可能是件有趣的事,可是普京并不这么想,他还想着玩呢。普京是10月份出生的,所以他差不多到8岁才上学。他们家的相册里还夹着一张他身穿老式的灰色校服的相片。

  小普京于1960年9月1日进入193中学接受启蒙教育,这是一所包括小学和中学的混合制学校。从1年级到8年级,普京都是在这所中学度过的。

  在校方看来,小时候的普京并不是他们所期盼的乖孩子。学校的生活对普京来说也没什么吸引力,他的成绩都是中等。学校离家不远,自家的院子就是可靠的避难所,不想上课的时候,他就跑回家。

  从小普京就形成了独立的性格,在学校里,他常常独来独往。在家贪玩,到了学校他也改不了贪玩、好动的脾性,打架的事总少不了他。当然,许多时候都是别人挑起事端,他出于自卫才跟人家动手。有时候,他也看不惯一些同学被欺负,于是就拔刀相助。正因为他的这种“好勇斗狠”,又加上成绩不怎么样,直到6年级他才加入少先队。

  4年级时,班上组织外语学习小组,小普京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外语小组里分别教英语和德语,学英语在当时比较时髦,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英语,而小普京却选择了德语。这一选择为他日后入选国家安全委员会并赴前民主德国工作打下了基础。

  特立独行的“孩子王”

  男孩的天性就是争强好胜,想在一群孩子中当“孩子王”,孩提时代的普京也不例外。他当上了孩子王,但他并不热衷于“发号施令”,不属于那种手握“权力”便作威作福的“首领”。许多年以后,当他执掌俄罗斯大权的时候,还保留着这种优良的习惯。他喜欢保持独立性,更愿意充当执法者,扮演法官的角色。

  校内外的各种游戏和“小战斗”都曾让小普京流连忘返。但是,他稚嫩的经验告诉自己,这一切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和超群的智慧做后盾。也许,正是出于这个想法,普京很早便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尤其喜爱搏击类型的体育运动。

  一开始他练的是拳击,但没坚持多久他就不练了。他的鼻子很快让人打破了,疼得要命,以至于他连鼻尖也不敢碰。从那以后他对拳击失去了热情。

  但对于天生爱动的孩子来说,总得找个什么事儿来做。就是这个时候,普京开始练习摔跤。说起来,这事纯属偶然。那是1965年秋季的一天,普京和他的同学维克托·鲍里先科放学后一回到家,就开始往各家体育俱乐部打电话。

  打了一通电话也没有什么结果——哪儿都不肯接收他们。当时正值多雨的10月,“按兴趣”招生的工作早已经结束了。

  两个小伙伴已经感到没有希望了,但鲍里先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电话拨到了列宁格勒金属工厂体育俱乐部。电话是教练阿那托利·伊姆耶诺维奇·拉赫林接的。拉赫林经不住两个少年的软磨硬泡,于是就答应让他俩第二天来俱乐部找他。

  普京初到运动队时,并没有显示出任何与众不同之处。要说有的话,唯一不同的是,他总想比别的孩子多练一些,想认真地学习这门搏击之术。普京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拉赫林的注意。这个新手勇敢、机灵、有活力又肯下功夫。普京进步很快,但他从不显摆,从没听说他在哪个同学身上显示自己学来的摔跤功夫。

  少年心性总是多变的。摔跤刚练了两年,普京的兴趣很快又转移到柔道上面了。于是,拉赫林又成了他的柔道教练。拉赫林在普京的生活中起到过决定性作用。他不仅教会普京柔道,还教会他做人。普京说:“我一生都忘不了他。”大杂院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可以说,是体育让普京摆脱了市井生活,改变了他的人生。

  柔道不仅仅是体育,还是哲学。柔道需要尊重长者,尊重对手。柔道不是为意志薄弱的人准备的。柔道方方面面都有教益。走上垫子,互相鞠躬,遵守仪式。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开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可以不必向对手鞠躬,点一下他的前额也行。

  “从小喜欢体育运动使我养成了尊重对手的习惯。”普京如是说。

  普京向来要强,干什么就一定要干好。他学习摔跤和柔道两年之后,便开始获奖了。不到18岁,普京已经是柔道黑带高手;上大学两年后,他成为柔道方面的体育健将;1976年,普京成了列宁格勒冠军。拉赫林相信,如果普京当初成为专业选手,一定会在柔道赛场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因为“他拥有所有条件,而且勤奋得几近疯狂”。普京尊重老师,始终把老师的恩情记在心上,人们注意到,他的柔道启蒙教练拉赫林被邀请出席了他2000年5月7日举行的总统就职仪式。

  普京在个性上争强好胜,但他并不喜欢惹是生非。有一次普京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正在抢球的帕维尔·维诺格拉多夫被人推了一下,一不小心手指戳到了普京的眼睛。当时帕维尔很担心普京冲上来将自己狠揍一顿。但普京没有,他表现得很有风度。帕维尔向他道歉,普京接受了。不打不相识,两个人从此成了一对好朋友。

  小普京特立独行的个性在男生那里得到尊敬,在女孩子那里更受到欢迎。他小小年纪就开始了朦胧的恋爱。5年级的时候,普京热烈地吻过一个女孩,还曾有一个小女孩为他害过“单相思”。

  在毕业校友录上,同学们给普京的评语五花八门:独立活动能力强;不允许别人干预他的私事;不同任何人特别交好;一头有自信心的小熊;复杂……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