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净利润环比升逾两成
· 谁导演了市场大震荡?
· 双重技术阻力位压力如何?
· 中国石化上半年净利润增逾300%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谁导演了市场大震荡?
  自8月4日股市创下本轮高点3478.01点之后,至19日最低已跌至2761.40点,短短12个交易日暴挫716.61点,跌幅高达20.6%。而上周后两个交易日的超跌反弹,使得上证综指一周在2700点到2900点这个区间里大幅震荡,前景扑朔迷离。许多前一阵子还信心满满的投资者,现在不仅承受着资产缩水的损失,更对股市今后的走向心里没了底,不知道何去何从。

  市场大震荡的背后,是各类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的资金群体性撤退的“成绩”。找到一个借口就情绪化宣泄一下——这样形容A股市场超级主力们最近两周的投资心态,再合适不过。

  综合《央视经济半小时》《东方早报》《华夏时报》报道

  股民 直呼看不懂!

  8月20日,A股上演了绝地反弹,上证综指接连收复2800点和2900点两个关口,涨幅达到4.52 %,创下了近五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看着一片鲜红的大盘,股民老李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就在之前的短短十多个交易日,A股累计下跌接近20%,这让入市不久的老李,感到措手不及。

  股民老李:“我看不懂这是怎么回事,琢磨不透。”老李说,这个营业厅的好多股民都和自己一样,在高位买进后来不及出逃,被牢牢套住。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在短短十多个交易日,就蒸发掉了过去两个月的涨幅。

  大盘连续700点左右的暴跌出乎几乎所有散户的预料,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是谁导演了这场大跌。

  对A股走势表示迷茫的不仅是个人投资者。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都认为中国将是率先走出低谷的主要经济体。而在资本市场上,人们也正把中国股市的走势当作领头羊加以关注,近期中国股市大跌,就引发了国际上一种担心,这会不会成为全球股市降温的先行指标。

  近日A股市场的表现迅速波及全球。路透社在8月19日A股大跌时接连发表文章,用“A股感冒连累全球金融市场打喷嚏”、“A股成为全球货币走势风向标”来形容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

  虽然在A股大跌的同时,美股却因为经济数据接连报喜而连续上扬,不过美国的分析员却对前景表示担忧,称A股这波大跌让投资者担心美股过去五个月以来大涨近50%的走势已近顶点。A股反弹还是回调左右着全球资本市场的人气。

  社保 精确“逃顶”,引发跟风?

  7月份社保基金从深市净流出6.64亿元,这一统计数据经媒体爆出后,市场一片哗然,之前关于社保基金撤离的谣言得以应验。统计数据见诸报端的当天(8月17日),上证综指接连跌破3000和2900点两个整数关口。东海证券分析师鲍庆表示,6.64亿元的净流出资金占社保基金入市总额的比例很小,单从资金量上看,它的净流出并不足以导致大跌。但由于社保基金是“国家队”,因此市场认为它是政策的风向标,从这个层次上说,它的撤离与大跌有一定关系。

  鲍庆说,抄底、逃顶其实可以看成是社保基金的投资思路,因为它也是投资机构。根据社保基金的管理办法,保值、增值是其首要任务。因此,自入市以来,社保基金仅在去年的熊市中亏损,但亏损幅度仅为6.79%。鲍庆说:“由于社保基金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国家的钱。国家不会让它亏钱。所以它在政策的动向把握上可能会比普通投资者具有优势,对政策变化敏感性高一些。”

  当天晚上,中登公司公布了7月份机构新增账户情况。统计显示,社保基金在5个月的零开户数后,在深市新增3个账户。此举被认为是社保基金对市场关于其出逃的回应,意在表明社保基金仍对A股有信心。

  基金 7月抛400亿,8月被动调仓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告诉记者,从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的公开数据判断,这场大跌极有可能是从基金引发的。因为统计显示,今年7月,基金在深圳证券市场抛出了148.73亿元的股票,相当于把基金之前三个月的净买入全部抛了出去。胡立峰估计,如果加上上海证券市场,这一数字将更大,“放大到全市场来看的话,基本上就是应该抛出400多亿左右。”在胡立峰看来,正是基金7月的抛出行为,直接导致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诱发了8月股市的大跳水。

  但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刘志晶也告诉记者,基金也许并不是推动本轮下跌的主要力量。刘志晶说:“7月29日当天,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是86%,偏股型是83%,平衡型是73%。到8月19日,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是81%,偏股型是78%,平衡型是69%的仓位,也就是说各个类型的基金距离7月29日的仓位大约下降了4到5个百分点。但是考虑到基金指数下降的幅度,我们认为在这段时间基金并没有出现一个整体的、大规模主动性抛售的情况,即使存在一部分抛售的话,那也只是一种被动的调整。”

  胡立峰告诉记者,目前基金总规模大约为1.8万亿,他们最近的一期测算表明,8月10日到14日,基金平均主动减仓1.6%,也就是说那一周基金抛出了288亿元左右的股票。

  险资 “绑架”基金做空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8月17日晚向记者透露,造成此轮暴跌的罪魁祸首是保险资金和私募基金。支撑他判断的一个逻辑是,一些险资在连续赎回基金。

  据他了解,十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有8家的基金投资近期都处于赎回状态,只有两家还在申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泰康人寿在8月10日至14日这一周还未赎回,但8月17日暴跌当天,已开始发出赎回指令,仅向他所在的基金公司就赎回了1亿元偏股型基金。

  他同时强调说,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前不久在内部会议中警告险资投资股市存有风险的讲话,可能是它们集体做空的动能。

  记者在8月20日分别向上海和广州的多家基金公司继续了解基金申赎情况。广发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险资还在赎回,但在19日出现了少数几家申购的新情况,只是申购的量不大。

  让人关注的是,不仅是险资通过基金赎回“绑架”公募基金联手宣泄,私募基金近期的减仓动作也十分猛烈。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的操盘手杨宁告诉记者,他们的仓位在8月初已减去90%,现仅有10%,“我们会根据市场变化,进一步判断是否清仓。”

  然而深交所近期公布的7月投资者成交数据显示,7月险资从深市净流入8.25亿元,尽管较6月净流入的38.18亿元大幅减少,不过已是唯一资金净流入的国内主力机构。

  [观察]

  追涨杀跌

  机构沦为散户命

  “追涨杀跌”曾经一直是散户们的“专用名词”,但如今,这个名词将不那么“专用”了,因为以基金为首的机构,已经加入了散户行列,成为这种经典做法的“拥趸”。区别仅仅在于,由于机构手握巨资,其追涨杀跌的直接体现,就是市场的暴涨或暴跌。如此一来,最近A股“过山车”般的走势,也就变得“可以理解”。

  经过统计,7月份以来,两市交易所的龙虎榜数据明显体现出两大特征——在8月5日前,机构疯狂地买入钢铁、有色等个股,推动大盘加速赶顶;而后,随着大盘调头向下,机构却又疯狂甩卖,直接导致近期大盘连续暴跌,典型“追涨杀跌”做派。

  从7月22日到7月28日,上证指数收出五连阳,连破两大整数关口,当时市场一片看多之声,最能客观反映市场交易状况的交易所盘后统计数据中(以下简称龙虎榜数据),更是随处可见机构携巨量出现于买入方——简单地说,机构在强力做多。

  不过仅仅几天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在大盘调头向下过程中,机构又瞬间成为了杀跌主力。

  8月10日,停牌两天的吉恩镍业复牌,不过迎接它的却是连续暴跌。从龙虎榜数据来看,“幕后黑手”正是机构的大举甩卖。其8月12日公布的三个交易日累计数据显示,卖出前五大席位全数为机构,且卖出总量高达5.84亿元,其中卖出数量最多的一个席位就达1.63亿元。

  由于该股停牌期间,市场出现下跌,补跌本属正常,不过在短暂的停牌之后,机构对该股态度的截然相反,就着实让人想不通了。简单总结一下,8月2日到8月5日,机构大举买入2.3亿元吉恩镍业,而这使该股在3个交易日中出现两个涨停板;随后在停牌2个交易日复牌后,机构却一反做多态势——如此大的态度转变,除了“追涨杀跌”外,可能没有更具说服力的解释了。

  另外,机构此前大举杀入的钢铁行业亦如此,8月12日,在杭钢股份的卖出前五大席位中,全部为机构席位,卖出总额高达1.57亿元,而买入席位全数为普通券商营业部。

  由于机构手握重金,其一举一动对市场的影响巨大,特别是这种“追涨杀跌”的做法。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表示,“因为无期货避险工具,机构也只有散户的命,所以市场一涨就涨过头,一跌就跌过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