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柒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孩子挨了打只会怕你,不会尊重你”
· 足球少年之死
与中国足球之死
· 尽快修订《体育法》管起体育的事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足球少年之死与中国足球之死
  “像孩子依赖着肩膀,像眼泪依赖着脸庞,你就像天使一样,给我依赖,给我力量。你是天使,你是我最初和最后的天堂。”当现代快报记者拨通母先强先生手机,彩铃传出五月天《天使》的乐曲旋律。

  当天,他的“天使”——那位被教练殴打致死的14岁足球少年完成了尸检。

  “他球踢得很好,拿了好多奖牌。”痛失爱子的母先强声音绵软低缓,像祥林嫂一般重复着这几句话。他希望,类似悲剧从此绝迹,万不可再波及其他孩子。

  其实在中国,教练员打骂小球员已经是“可以言说”的秘密,是足球基层训练中通行的家法。家法造成了一位痴迷足球的希望之星的离去,给日益萎缩的中国足球少年人口做了一次减法。人民网就评论道:少年走了,中国足球更寂寞。

  这位重度昏迷二十五天后远去的中国足球少年,能够唤醒“重度昏迷”中的中国足球吗?

  □快报记者 郑晓蔚

  曾有教练鞭打孩子

  时间拨回到7月24日中午。重庆杨家坪中学,39摄氏度高温。

  该校足球队教练林林让孩子围着操场跑七圈。母诗灏中途上了个厕所,林林认定他故意偷懒,盛怒之下对其进行了十分钟持续殴打。目睹全过程的孩子说,“教练一脚踹倒了他,母诗灏后脑勺着地当时就昏过去了,教练以为他是装的,又抬腿向他身上踢了几脚然后走了。后来我们看母诗灏嘴唇发紫,就报告学校了。”

  8月17日,母诗灏离开人间。

  “我到现在还琢磨不透,我想不通。”8月20日,母诗灏父亲母先强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仍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这在足球史上也是首例,上百万人都在踢球,我家孩子怎么会……。”

  记者问母先生,之前有没有听孩子说起过教练打人的事。母先强回答:“听说过。当时觉得教练打孩子也是很普遍的,没太在意。在林教练之前,有教练也打过他。那时候是用鞭子抽的。”

  记者再问:“有没有犹豫过让孩子放弃足球呢?”

  “我从没犹豫过。我不太惯着孩子,对小孩要求很高。而孩子也很喜欢足球,足球悟性很高。我觉得他可以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谋求更高的发展。”母先生说。

  母诗灏的偶像是贝克汉姆。2006年,他因踢球三次骨折。母亲周成菊心疼极了,想叫孩子别再踢了,但拗不过儿子苦苦哀求。2007年开学时,父母将他从老家贵阳送到足球特长学校重庆杨家坪中学读初一。

  周成菊介绍说,家人本想等灏灏念完高中送他去国外深造足球。为此,家人已筹措了一百万元。

  没想到,视足球为生命的灏灏,竟被足球夺去了生命。“希望学校以后重视这个问题,保护好孩子们。”母先强最后对记者说。

  足球评论员黄健翔在被快报记者问及此事时痛心地说:“作为父亲,我更能够理解孩子的父母此时此刻的悲伤。”

  施暴教练要出成绩

  但80后教练林林当时并不能理解孩子的肉体之痛。施暴后,他若无其事般走开。当发觉问题严重,他对母诗灏父母谎称“孩子是自己摔昏的”。直到有同学告知母家真相,林林才承认是自己所为。事后他曾到医院向母诗灏父母磕头谢罪。待一周后尸检报告出来,林林的罪与罚将逐渐清晰。

  足协领导、校园足球办公室主任冯剑明得知此事后愤愤地说:“他根本不配当教练。”

  但在重庆足球圈人士口中,林林却是一位有实力、责任心强的好教练。“林林是个很不错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在重庆市有口皆碑。当然我们并不赞成他的简单粗暴。”一位重庆足球界人士说。

  与林林有过数面之交、曾一起踢过球的《体坛周报》记者冉雄飞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林林是那种做事非常认真、非常执著,又非常较真的年轻人。他是专业队(曾代表重庆市全运队打比赛)解散后进入教师行业的人,在杨家坪中学谋到了一份差事——学校足球队的外聘教练。”

  冉雄飞在转型为记者前,也曾从事过与林林相仿的职业。他介绍说,所谓“外聘”,就是教练不需要去给学生上体育课,只需要负责执教学校的足球队。这在一些非常重视足球队伍建设的学校比较普遍。由于没有硬邦邦的大学文凭,又没有教师编制,所以这类人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生活压力和教学压力,需要带出成绩来,以保证收入的稳定。

  而据重庆业内人士称,最近几年,杨家坪中学已成为重庆市青少年男足水平最高的中学。

  冉雄飞认为,高温下,林林脾气肯定急了点。他这一脚本意只是提醒那个孩子,没想到酿成大祸。这和他没有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和师容师态培训有关,也和其专业队经历有关。在这个足球环境之下,教练打骂和体罚学生屡见不鲜。

  一些重庆足球圈内人士也都承认:“搞青少年足球的教练,有几个不打队员的?”

  黄健翔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林林打人的恶习,跟过去经历有关。黄健翔借此嘲讽:“我们的队员经常会出于自幼奠定的扎实的童子功潜能,条件反射般抬腿便踹,踹出了亚洲踹向了世界。都是师傅教得太好了,功夫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

  炫耀式暴力与潜规则

  大连实德球员董方卓曾向《新京报》记者透露:“小时候被教练踹一脚、推一下是正常的事。踹倒在地是经常的事。”

  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董方卓证实了这一说法,并表示成年队基本就不会出现打人的情况了。当然,早在2004年1月,19岁的董方卓便远赴海外深造,未能领教成年队中“中国功夫”的精髓。

  其实在成年队中,以徐根宝、沈祥福为代表的足坛元老级教练依然把打骂当做执教手段,并且毫不隐瞒打人行为。

  在中甲拼杀的东亚队是老帅徐根宝一手带大的娃娃兵,平均年龄不到19岁。近日在讲述执教心得时,他表示管理队员手腕不能放松:“别看他们都快20岁了,但还是小孩子。如果小时候不严厉管教好,大了不是说不好管,而是管不好了。现在对他们严厉一些,踢他们屁股,他们将来就会感激我的。”

  而今年4月,广药主帅沈祥福在休息室脚踢队员王小诗后也振振有词地对媒体表示:“我不是象征性地踢一下他的屁股。我是真的发怒了,也是恨铁不成钢啊。我是踢人了,你们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黄健翔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对此评价道,某些足球教练员认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那么基于此的一切过格言行都是正当合适的。

  沈祥福打人一事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最终以王小诗向沈祥福道歉作结。道歉内容为:如果没有沈指导严厉的管教,自己不可能有今天。

  “球员只是担心以后上不了场才表示屈服的,并不表明主帅做得一定正确。”前甲A职业球员、现任山东鲁能足校U16(16岁以下)队主教练的范学伟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混乱的中国足球教学界,打骂只是浮现出的冰山一角。

  足球圈内一个公开的秘密是,某梯队小球员的年轻母亲为了让儿子继续留在专业队踢球,找到了教练。结果教练就向孩子妈妈做了性暗示,后来孩子妈妈被逼得没办法就跟这个教练睡了一觉。结果,这个孩子被留了下来,并成为球队重点培养对象。

  “真正有天分的孩子因为非足球的原因没有机会顺利成长,最终受害的是中国足球自身。”黄健翔向记者表达了他对基层足球教育的忧虑。

  谁敢送孩子去“屠场”

  母诗灏去世两天后,由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合作的“校园足球”项目在盐城启动——原本,母诗灏也是可以参赛的。举办这一活动,官方说法为“旨在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宣传”。但更深刻的背景是,根据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秘书长李连江介绍,如今踢球的中国中学生数量大幅萎缩,仅为三万人。而8月公布的中国足球国际排名已经下调至108位,和马拉维、安提瓜和巴布达两个国家队并列。球迷戏称,好歹还在水浒一百单八将里。

  由于中国足球名声“臭大街”,家长都不愿让孩子从事足球职业运动,导致中国足球后备力量出现断层。根据足协青少部提供的数字,作为参加2018年世界杯的1992年龄段适龄球员,目前在足协注册的仅有109人。相比5年前,这一基数足足缩水了90%之多。媒体发问:难道让109人去冲击2018世界杯?

  足球界基层人士也纷纷表示担忧:“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好苗子越来越难选。没能在娃娃阶段抓好足球培养工作,中国足球永远也上不去。”基层教练范学伟也深有同感,他的切身感受是山东鲁能足校的生源也在萎缩。

  如今,母诗灏惨死事件,又使得中国足球育才计划面临新的挫折与困顿。心有余悸的家长,还敢将孩子往中国足球屠宰场送吗?

  足协要求教练收手

  19日的“校园足球”校长培训班会议,足协领导对与会的46名中小学校长们进行了反复敲打。校园足球办公室主任冯剑明语气沉重地说:“体罚在我国体育界已不是偶然现象,我们这次反复强调就是要从根儿上杜绝。”他还放出狠话,“绝不允许教练体罚孩子,否则取消执教资格。”

  校园足球办公室为防止母诗灏悲剧重演,在本月20日上线的校园足球官网上设立了“监督举报”栏。记者登录后发现,网站公布了一个举报电话和一个电子邮箱。

  承认自己打过孩子的大连青少年足球教练何军心有余悸地说:“出了这事儿以后,我们教练真有点后怕了。我对几个教练说,以后得换种方式教孩子了,连屁股也别碰了,屁股也是肉啊!”

  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足协的补救做法虽能起一定作用,但治不了本,“治本的方法应该是把体育的东西全部纳入到法制轨道中去,尽快修订《体育法》。现在体育界的事情太超脱于法制之外了。”

  与此同时,母诗灏的身后纠纷也没完结。尽管校方发表声明愿意揽责,但母先强对校方律师态度非常不满:“他们直接冒出一句多少钱,你开个价。我便直接走了。”母先强希望校方拿出诚意。

  同一天,黄健翔在博客中倡议,希望22日的中超赛场,特别是重庆主场迎战天津的比赛,全场球迷和球员赛前可以为母诗灏举行默哀仪式。

  黄健翔对快报记者表示:“这也是国际惯例。如果有球迷不幸意外身亡,所属联赛的球员赛前通常都会默哀。就让中国足球做一次集体的自我救赎和忏悔吧。”

  22日,没有仪式,一切如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