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s to the Editor
治网瘾,别拿孩子做实验
回应:《网瘾孩子成戒治机构手中“小白鼠”》(8月16日 柒周刊 8-9版)
一些网瘾治疗机构习惯公开宣称,“网瘾”多么可怕地伤害了孩子,但他们有意无意忽略了他们实验性的“治疗”对孩子造成更大更根本的伤害这一事实。他们还会挑出一些典型,试图证明自己的疗效,以此来蒙蔽家长和社会。 显而易见,那些所谓的网瘾治疗机构,他们吹嘘的“网瘾”治疗疗效,很多只是在医学和教育的包装下,为利益编造的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是时候认清这一切了,那些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网瘾治疗”该叫停啦。(南京 黄素华)
别逼张海超们“当众验肺”
《河南调查:风口浪尖的罚单》(8月16日 柒周刊 4-5版)
郑大一附院被通报批评,只是由于他们公平对待了弱小,说了真话。张海超被迫开胸验肺也只是为了本就属于自己的职业病治疗费用。河南省卫生厅连这一条“赌命”的路都给堵死了,名为增加三家医院可做职业病鉴定,可谁能保证他们在同样的氛围中会说真话?接下去会怎么样呢?如果没医院愿意为“张海超”们诊断职业病,难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更加危险的“当众验肺”!(南通 周锦龙)
“人文南京”记录南京记忆
回应《紫台上的中国风》(8月16日 柒周刊 23版)
一座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建筑,美丽得让人流连忘返,就连外国人都慕名而来。昔日神秘的紫金山天文台如今不再养在深闺。记者娓娓道来,美学、科学、人文、历史,如数家珍。读者在加深对紫金山天文台身世了解的同时,还了解了书本以外的相关历史故事。采写得这么翔实、丰富,真的要谢谢编辑、记者的努力。
(南京 王德明)
减少“鲁文”不代表不尊重鲁迅
回应《语文教学“被鲁迅”折射中国教育工具思维》(8月16日 柒周刊 10-11版)
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就是人教版。鲁迅先生的文字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让我们觉得他的文章很难学。我想减少鲁迅文章并不是说我们不尊重鲁迅,而是为了给其他类型的文章留一些空间,来开拓我们的视野。在我们心目中鲁迅先生的地位是没人可替代的,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对减少鲁迅文章这件事太过敏感。
水林月(高二学生)
(请“水林月”同学见报后,将真实姓名、联络方式发给编辑部,以便我们邮寄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