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声杂,意见就难以形成统一。如今,基金公司所实施双基金经理制已经成为束缚基金经理操作的“金手铐”。
在目前的投资界中,大多数规模性资金的运作基本都是由一个人作为“灵魂人物”进行总指挥,其他人员负责相关的工作进行配合。而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基金经理不断出现跳槽的情况,对基金运作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减少影响和防止基金经理频繁被“挖脚”,双基金经理制应时而出。随后,多家基金公司纷纷效仿,大多是以一名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来带一名“出道”不久的基金经理,这同时可以起到培养新人的作用。
然而,双基金经理制却让一些基金经理却在操作上缩手缩脚,甚至产生很大的矛盾而无法化解。刚刚离职的华宝兴业海外中国成长基金经理雷勇表示:“我个人不喜欢双基金经理制,这在目前的QDII基金中被证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一场战役只能有一个总指挥,两个投资方案可能都有效,但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案折中一起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就目前的基金公司情况看,几乎所有基金公司都有一只或多只基金实施双基金经理制或小组制管理。如建信旗下全部7只基金、中银旗下的全部7只基金和金元比联的全部3只基金都配置了两名或三名的基金经理,一些公司则是大部分基金采取这一管理模式,如南方、嘉实等公司均有较大比例的基金由两名及以上基金经理管理。
虽然基金公司在双基金经理制上煞费苦心,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长期业绩优异的基金中,有多名基金经理负责管理的基金并不太多。
“思想是指引方向的灯塔,可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这也就让双基金经理制的弊端暴露无疑。”业内人士指出,每个基金经理对未来市场的判断以及资产配置方面都有自己的看法,在两名基金经理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分歧,这种分歧如果能够及时化解并形成统一,必然会对基金运作带来好处。然而,如果分歧大到难以协调的地步,内部矛盾就无法得到解决,这对基金的运作和管理将带来非常大的影响,甚至错过本该把握住的机会,而无法取得相应的投资收益,这样一来,最终“买单”的还是投资者。据《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