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4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溺水获救 老人苦寻恩人44年
· 不满情人提分手 她以裸照来勒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2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溺水获救 老人苦寻恩人44年
  对一个人来说,40多年是漫长的。然而,曾在危难中被一双温暖大手托起的人,对那双手的思念并没有随时光流转而变得模糊,反而愈加亲切而真实。

  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山西太原市民温明就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40多年了,我从来没有忘记当年的那位大哥哥。”如今年已60岁的老人说,“他救了我的命,可我却没有来得及询问他的名字。”

  几十年过去了,老人从来没有忘记这位救命恩人,他不停地打听,想找到这位恩人,当面说一声“谢谢”……

  遇恩人野泳溺水被救

  温明对山西太原市龙潭公园里的人工湖——黑龙潭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南湖边的凉亭是他经常来的地方。春夏秋冬,景色变幻,不变的是那座凉亭,还有期待。“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那个大哥哥也该有60多岁了,当时他可能正在上高中吧!”温明的讲述,似乎将时光倒回到40多年前的那个午后。

  1965年6月,温明在太原十中(现山西省实验中学)上初中一年级。一天中午放学后,他和伙伴们提着书包背着家长偷偷来到离学校不远处的黑龙潭。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着黑龙潭,波光粼粼的湖面更使人兴奋不已。在黑龙潭南湖的凉亭旁,温明和伙伴们迫不及待地跳入湖中。

  虽然有了一年的“泳龄”,其实温明并没有下过几次水,然而湖水的诱惑却是无法抗拒的,他开始向湖心游去。

  游了一会儿,温明感到体力不支,用脚探了探湖底,想休息片刻。不料,这一探脚底落空,一惊之下,他连连喝了几大口湖水,原来,不知不觉中,温明游到了深水区。

  恐惧代替了先前的兴奋,温明想呼喊,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往下沉,湖水灌入了他口中。眼前的一切消失了,被湖水淹没的那一刻,他隐约看到伙伴们慌乱的身影。

  温明的同学翟九林还能记起40多年前的这一幕,“我们当时都只有十四五岁,看到这样的情景都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同学曹国良、雷贵德赶紧叫人拿绳子,拿竹竿,还有的同学向他扔木棍。”“水变冷了,我一直往下沉,喝了好多水,我当时害怕极了,觉得这下完了。”就在温明的意识逐渐模糊的时候,他感到一双温暖的大手从背后抱住了他,稳稳地将他托出水面,推向岸边。“得救了!”温明一睁眼,便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同学们七手八脚地将他拉上了岸。一个大哥哥轻轻拍着他的背,湖水从他口中吐了出来。

  面对救了自己的大哥哥和同伴们,温明既后怕又感激,不知所措地大哭起来。大哥哥笑眯眯地劝了温明几句,让他赶快回家。看到温明已无大碍,大哥哥悄然离去了。“那时我们年纪还小,慌乱中忘记了问救命恩人的名字。想起来真是后悔!我只记得他20岁左右的样子,长相很英俊,身体很健壮,态度很和蔼。”后来,温明无心继续游泳,同学们也都回家了。

  觅恩人是今生最大心愿

  户外野泳是家长们绝对不允许的。害怕父母责怪担心,温明将溺水被救的事藏在了心里。冷静下来后他才想起,连救命恩人是谁还没有弄清楚,太不应该了。

  当天下午放学后,温明再次来到黑龙潭,看看能否遇到那个大哥哥,然而却扑空了。此后一连几天温明都去等候,却再没有碰到那个有着亲切笑容的大哥哥。温明到处打听,可是找来找去均无结果。为此温明常常自责:“为什么当时没有问问那个大哥哥叫什么名字呢?”

  1967年,温明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工人。1978年温明结婚,两个儿子陆续出生。“现在他们都很出色,是我的骄傲。小儿子刚研究生毕业,在大连工作。”温明欣慰地告诉记者。

  “如果没有那位大哥哥,也许我早就已经不在了,那将给父母带来一辈子的痛,所以我对恩人的感谢,有时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老了,想在有生之年借助媒体感谢恩人。”温明这样对记者说。

  温明试图通过当时的《红太原报》寻找恩人,但因条件所限没了下文。

  儿子慢慢长大,儿时的记忆时常浮现在眼前,温明终于鼓起勇气,将往事告诉了年迈的母亲。母亲叮嘱他,一定要找到恩人。十年前,温明的母亲去世了,在感伤中,温明对生命的领悟更深了一层,找到救命恩人报恩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妹妹不理解温明寻找恩人的执著举动,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同时也担心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温明却坚持自己的主张,“咋能够不找,咱良心过不去啊!人家救了咱的命你不找人家,感恩不报那不是人干的事!我不会受你们的干扰,我不会做忘恩负义的人。”

  这些年来,虽然恩人始终没有找到,但温明对孩子们“要怀感恩之心”的教育一直没有放松。从孩子小的时候起,温明就教育他们帮助同学,热心公益,“你们得到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争取,还有许多人在帮助你们。要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回报他们,回报社会。”

  找不到恩人,温明就把帮助他人作为对恩人的一种回报。退休后,温明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帮助孤寡残疾、参与公益活动、参加社会活动等方式来回报社会,回报恩人。去年向汶川灾区捐赠,温明积极参与;周围的邻居有了困难,他主动伸出援手,提供帮助。今后,他还打算认养一片林地。

  敬恩人期盼当面道谢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温明想了各种办法寻找恩人,托人打听,四处问询,甚至散发资料,希望知情人提供线索。

  2005年,温明打听到太原市某机械修造厂一位老人年轻时曾在龙潭湖救过人,而这位大爷60多岁的年龄也能对上号。满怀兴奋的温明立即通知了几位当年一起游泳的玩伴,一起来到老人家中,温明一把握住老人的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然而,这位老人并不是他要找的恩人。这位老人虽然也是在1965年救的人,但获救的是个年龄更小的孩子,而且是在黑龙潭东岸。

  今年7月底,温明又了解到太原某灯泡厂一位姓唐的老人可能是救自己的恩人,立即赶了过去。见到老人,温明愣住了,这位唐大爷患有脑溢血,行动和交谈都受到限制,对40多年前的情形,记忆已不是那么清晰了。

  唐大爷的爱人赵阿姨告诉记者,今年65岁的唐大爷是一位游泳爱好者,年轻时还曾获得过太原市游泳比赛的第三名。在他的影响下,孩子们也都非常喜欢游泳。唐大爷年轻时曾经多次在游泳时救过别人,有老人有小孩,还曾救过一个孕妇。见到温明时,唐大爷非常激动,虽然他救人不喜欢留下姓名,但多年过去了,他也很想知道这些曾经被他救过的人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希望和他们相聚。“他就是一个活‘雷锋’,朋友同事街坊邻居,有什么困难他能帮就帮。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认为救人那些事,是无论搁谁身上都是应该做的。”赵阿姨说。

  温明认为唐大爷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唐大爷当年20岁左右,家住龙潭湖附近的城坊街,距离龙潭湖不过5分钟的路程,那年初夏也救过一个少年。虽然这件事对被救的人来说刻骨铭心,但对于救人的人来说,记忆也许并不深刻。唐大爷究竟是不是温明的救命恩人目前还难以确定。

  8月11日,温明又得到一个新的线索,一位现居于山东省的老人当时曾在龙潭湖见义勇为,救过一个溺水少年。他是自己的恩人吗?具体情况还有待见面后详加核实。“不论他们是否救过我,我都应该深深表达我的敬意。”温明表示,见义勇为、不留姓名的行为让人钦佩,值得弘扬,知恩图报是理所应当的。“生命的再次获得,给我的一生带来了深远影响,让我不断完善、升华、提高自己。让我明白漫漫人生路上,我们要感谢的事物太多太多,有时是失败时朋友的一声鼓励,有时是落难时陌生人伸出的援助之手,有时是伤心时亲人温暖的关爱……”

  “我已经老了,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恩人,当面向他说一句感谢的话,感谢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温明感触颇深地说。知恩必报是社会美德,质朴的温明说,虽然自己拿不出什么金银财宝,但他的心是赤诚的。

  据《三晋都市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