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来,上市房企频频成为“地王”买家,且拿地之后,即通过增发、资产注入等方式进行融资,这反过来又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去竞拍土地,乃至成为“地王”。一些业内人士分析,上述循环的背后,“土地运作资本化”的现象十分明显,地市与股市形成了“互推互涨”。这一过程,促进了楼市、股市的繁荣,但也蕴含重重风险。
上市房企打通地市和股市
不难发现,二季度以来,诸多上市房企在地市和股市之间玩起了“左右互搏”的资本游戏。
一方面,上市房企积极出手争夺“地王”。6月25日,保利以38.1亿元揽获重庆鸿恩寺地块这一“地王”;7月23日,金地一口报价30.48亿元,吃下上海郊区赵巷10号地块,刷新上海“地王”纪录……在各地愈演愈烈的“地王”争夺战中,上市房企可说是最大的“玩家”。
另一方面,他们在资本市场上频频融资。7月16日,保利公告称,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376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7月23日,金地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有关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0000万股新股的批复文件。据记者不完全统计,7月有9家上市房企发布再融资增发方案,计划募集资金总计约188亿元。
房地产分析专家蔡为民观察到,“地价”与“股价”存在明显的互推关系:房价上涨—上市房企预期收益增加,推高股价,扩大融资空间—上市房企融资—出手抢地—地价上涨—房价上涨,形成循环,而上市房企在这一循环中,利用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互搏,实现了在股市、楼市的双丰收。
互推互涨背后有风险
在宏观经济基本面尚未全面转好、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背景下,股市、地市“左右互搏”的情况将继续演绎,这将有利于提升市场信心,但也可能积累多重风险。
首先,可能形成土地过于集中的局面,房地产市场的“定价权”越来越掌握于少数几家大型房企之手。不难发现,上市房企玩转“地王”的过程,也是土地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的过程。
其次,可能吹大泡沫,增加金融风险。蔡为民说,地市、股市的互推加速了房价上涨。但房价每一次上涨,都会有一批需求者被驱逐出楼市;随着不断有人被驱逐,房价早晚会掉头向下,资本早晚会退出,地市、股市“循环互推”的过程就会中断,“楼市泡沫破裂以后,套牢的除了开发商,还有银行和股民”。
在台湾地区有过多年房地产从业经历的蔡为民介绍了台湾楼市的教训。1989年前后,在美元的压迫之下,台币呈现阶梯式升值,一两年内升值50%,吸引大量热钱进入,并催生了两大热门“行当”:一是一些公司以买地作诱饵进行非法融资,且故意夸大地价;二是不少上市房地产公司接连买地、囤地,做高股价。1992年全球经济衰退、股市暴跌,台湾地区楼市也由此崩盘,价格下跌超过40%,很多上市房企倒闭,导致台湾地区楼市持续低迷10多年。这一深刻的教训值得吸取。
新华社记者 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