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急跌,基民对基金的投资意向会发生何种变化?本报记者日前对各银行网点进行了一次集中调查发现,基民的投基热情也随市场的下跌而冷却了。
基民情绪敏感
去年8月,本报对银行渠道曾进行过一次集中调查,当时,正经历单边下跌的市场在2000点上下,银行代销基金的热情降至冰点,固定收益类产品成为推荐重点。而今年上半年,随着市场的强势反弹,基金正逐渐由去年的销售冰点开始明显回暖。基民则一边倒地投向偏股类基金,固定收益类产品极少受到关注。但中信银行某分行财富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增的偏股类基金申购主要还是来源于增量资金,赎回固定收益类产品转而投向偏股类基金的情况并不多见。“经过了一轮牛熊转换,基民的风险意识普遍提高。”该负责人表示。
但目前,这种回暖恐怕又将面临近两周市场大跌“寒流”的考验。“基民对市场震荡非常敏感,这段时间又很少人来问基金了。”浦发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
各银行客户经理都不约而同告诉记者,虽然目前的基金销售较去年有明显回升,但还是无法和2007年的火爆程度相提并论。比起基金,投资者在近期更愿意参加新股申购。毕竟与“打新”相比,购买基金无论从收益和风险上都显得逊色不少。因此,近期让银行颇感压力的“存款搬家”,更多是直接冲股市而去。在目前市场风险陡然加大的情况下,相对而言重“新股”轻“新基”已成为普遍情况。
不再特别推荐指基
此前几个月,在偏股类基金中,指数基金的申购状况一枝独秀。在新发指基中,以沪深300最为“受宠”。但在市场大幅下跌且前途未卜的当口,多位客户经理对记者直言,不会特别推荐指数基金,新发基金的建仓时点和建仓速度成为营销关键。
“说实话,指数基金发了这么多,大家已经审美疲劳。部分客户的确比较重品牌,但我们在推荐时是一视同仁的。”上海银行某支行客户经理如此表示。
7月份新发的指数基金曾一度引发投资者热烈追捧,跟风情绪较为明显。但实际上,客户经理更倾向于根据建仓时间和建仓速度来推荐基金。交通银行某支行行长解释:“在涨势很好的时候,快速建仓的基金比较能够跟上指数,而现在市场震荡,建仓慢的基金就比较抗跌,投资者更易于接受。这已成为基金销售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 正因为建仓时点和建仓速度会在净值中显得非常敏感,采访中,还有客户经理透露,有基金公司甚至会在产品发行推介期间就跟银行“通气”,表示该产品建仓将较为缓慢,以应对目前的市场调整。
与此同时,目前的市场情况让银行在面对客户时也显得疑虑重重。有客户经理明确表示,由于对后市风险无法判断,银行已经不再向投资者推荐指数基金。
见习记者 朱宇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