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3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走出牢门的中国“花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1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走出牢门的中国“花王”
  当一个老板一见面就和你谈哲学的时候,那他一定是疯了。

  当一个老板一连半年都不去自己的企业时,他一定是病了。

  当一个老板只能靠荒地的租金来度日的时候,他一定是穷了。

  然而,记者见到的这个人,他既没有疯,也没有病,更没有穷。相反,他的精神无比正常,思维比一般的人敏捷得多;他的身体也很健康,能够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大步走路;他的资产随便盘点一下,就可以达到4亿多元人民币。

  他就是裴作斌,曾经因为生意出色而被誉为“中国花王”,但也曾经锒铛入狱。现在,他又卷土重来,成为云南湖北商会会长。

  “花王”蒙冤入狱

  首先,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裴作斌的职业生涯。他最初是公务员,后在武汉的汉正街下海,1991年来昆明做烟草生意,并在短短几年身家达到1.5亿元。1996年在呈贡斗南投身花卉事业。到2000年,其所有的云南隆格兰园艺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已经达到2亿元,公司也成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云南花卉重点龙头企业”。裴作斌本人则被业内外称为“中国花王”。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往不利的精明商人,却在投资家乡的时候马失前蹄。2003年,在回乡投资的号召下,裴作斌回到湖北省随州市投资教育业,组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然而,在学院建设过程中,股东之间因为利益分配发生纷争打起官司,2006年,随州市政府收回随州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随州市警方更是以“虚假出资罪”逮捕裴作斌,随州市曾都区法院随后又以虚假出资罪判处裴作斌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108万元。

  2008年2月,在整整关押了355天之后,裴作斌被保外就医,但前提是“不准上诉、不准上访”。“也许是他们觉得实在是关不下去了。但我既然出来了,又怎么能听他们的呢?”从2008年2月到10月,为了平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冤案,裴作斌将上访的通道一直打到全国人大,最终,随州市中院决定对该案进行再审。

  2008年12月,随州市中院作出刑事裁定,撤销原先对裴作斌的判决;今年2月27日,随州市中院作出终审判决,宣布裴作斌无罪释放,同时判决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赔付给裴作斌为建设学校投资的1090万元现金以及200万有账可查的相关费用。

  至此,裴作斌得以“昭雪”,然而1000多万元的赔偿,根本不足以挽回逝去的6年时光以及因官司而带来的企业和商会的双重损失。“这6年不仅是昆明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我的花卉公司和湖北商会也因为这场牢狱之灾临近瘫痪。保守估计,光是经济损失就在亿元以上。”

  再次出任会长

  在云南湖北商会的办公室,最显眼的就是那个鸟型标志,似乎在印证“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世人印象。关于这一点,裴作斌也有自己的解释:“九头鸟说明湖北人想法太多,搞不到一块。你看湖北的简称‘鄂’,形象地解释就是两张嘴在争吵,一只耳朵偏听偏信,最后大家都吃亏。”

  其实他是有所指的。2004年,为了让在云南的湖北商人能够抱成一团,互相交流和帮助,裴作斌牵头成立了云南湖北商会,并出任第一届会长,并一直到2007年2月入狱。在他入狱后不久,商会内部开始出现争端,至2008年他出狱前夕,商会已经一分为二。

  这样混乱的状况维持了一年左右。今年2月,随着法院的一纸判决,裴作斌终于恢复无罪之身。这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整顿商会。在工商联等部门的帮助下,再加上自身的威望,他很快恢复云南湖北商会会长的职务,使商会分裂的局面得以统一。

  但仅仅形式上的统一是不够的,接下来,裴作斌还要努力使商人们从心理上也拧成一股绳。第一件大事,就是今年8月7日在昆明举办的全国湖北商会年会上,大大秀了一把云南湖北商人的风采。为了办好云南湖北商会,裴作斌自己主动掏了12万元交会费。“商会要有凝聚力,不能老是向会员要钱啊。”为此,其力主成立的湖北商会贷款担保公司8月20日就要挂牌,这将每年为商会带来数百万元的收入。此外,裴作斌还打算5年内盖起一座云南湖北商会大厦,再为商会增加一项收入。

  “一个商会的领导至少要具备4种素质:政治素养、公益性、包容性和奉献精神。”裴作斌说,他之所以在恢复身份之后迅速归位,还是得益于他身上的这些素质。“说起当会长,我和别人的目的不一样,就是为了给所有湖北商人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至于我自己,锅里有了,碗里自然也就会有。”

  要继续做“花王”

  6年的纷争让裴作斌失去了大好的发展机会,也让他的公司一筹莫展。6年前,由于全部精力都放在建设随州职院上面,他将隆格兰公司交给一个弟弟管理。结果经营不善,不到几年,公司的一切全部接近瘫痪,生产和销售搞得一塌糊涂。目前,隆格兰公司仅仅剩下150余亩土地和一个“隆格兰”(云南著名商标)品牌还值些钱。而他另外的一处资产——金蔷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目前也只剩下70多亩土地聊以自慰。

  裴作斌说,他的两块土地都在呈贡新区。原本的打算是用隆格兰公司的地来搞一个“生态温泉养生项目”,集老年公寓、休闲旅游于一体;用房地产公司的地来建设“新城花园”项目,实施房地产开发。然而,由于土地规划问题,这两个项目一直无法动工。

  用裴作斌自己的话说,他现在是百废待兴:一方面,全部收入只有房地产公司70多亩土地的租金,出租的用途是给别人堆放建筑材料和停车;另一方面,公司还有200多人需要养,迫切需要启动赚钱的项目来改变窘境。好在,根据最新的消息,当地政府将在近期召开相关会议,对他的项目进行再次研究并将最终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这让裴作斌重新看到了曙光。

  “花王我还要继续做,只是我将花卉生意的主要业务放在品种培育上。”裴作斌说,一旦之前的两个项目得到批准,他将投入4亿多元进行投资建设,争取早日完工。与此同时,他还将继续发扬光大“隆格兰”这个品牌,具体做法是把花卉基地搬迁到呈贡高校基地附近,以大学的科研加上公司实验室的推广,在育种上获得先机;同时,注重市场营销推广,掌握终端;至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即种植,则交给农民去做。“最终,所有产品都将以‘隆格兰’这个品牌面世。”

  “我还不能算是一个企业家”

  可以看出裴作斌的个性极强。在采访中,他“反应”最激烈的地方,是记者对他生意场上是否成功的质疑。“我问你,什么叫做成功?我开辟了昆明最早的烟草市场,我开辟了斗南花卉市场,不信你现在去问站前路那些老卖烟草的(人),问问斗南那些老卖花的(人),谁不知道我裴作斌。”

  裴作斌是武汉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毕业生,这让他很早就走上经商之路,但知识分子的身份,又让他习惯于思索一些关于人生意义、世界观、价值观之类的抽象问题。在思索了几十年后,裴作斌得出这样的结论:“古往今来,所有人来到人世走一遭,最终的目标只有两个:名和利。”

  裴作斌认为,不同的人,对“名”与“利”的认识不同,有的人求名,有的人逐利,这也导致其社会行为的不同。至于自己,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求名”,为什么呢?

  “人生短短几十年,财富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但名声却是可以流传千古让后人称颂。”但要想真正做一个让人称颂的人并不容易,裴作斌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自己的创造,为别人带来更多的利益。而这也是他创办随州市职院的初衷。让他耿耿于怀的是,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随州市第一所大学,他作为创建者之一,却未能留下任何印记。“马上随州职院的在校生都有2万多人了,可是他们都知道校长的名字,却不知道我裴作斌。”

  对于在商场上的打拼,裴作斌也认为这表面上是在逐利,但实际上还是求名。“你要想为别人谋福利,首先要壮大自己,你的实力越强,能为别人创造的利益也就越多。”

  也是因为这些在别人看来“奇怪”的思想,裴作斌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家,也不够资格被称作企业家。“一个称职的企业家,必须是‘五家’的集合体: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实干家、演说家。从这个层面来讲,我还不能算是一个企业家,只能算是一个商人。”

  据《都市时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