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国基金经理赚钱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1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中国基金经理赚钱榜
  毫无疑问,投资者买基金图的就是“赚钱”,这是最朴素的硬道理。但怎样才算是赚钱?看基金的净值高低和业绩排名情况——这是多数投资者当前的核心参考指标,但研究显示,仅仅参考净值变化是不够的,就像只看到背影很难判断对方是否就是美女的道理类似,赚钱与否实际上和净值的高低表现并不一致,甚至一些净值为正的基金,反而让投资者赔了钱。还有,赚钱与否,与规模也不一定正相关。

  费解吗?阅读完本专题,你会恍然大悟。

  一个是中国最能赚钱的基金经理邹唯,一个是中国最能赚钱的女性基金经理党开宇,他们同在一家公司:嘉实基金。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有其必然性?

  媒体首次编制的61家基金公司454名“基金经理赚钱榜”,揭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真实业绩,明星经理王亚伟仅排第31名,分析赚钱最多的30位和赔钱最多的10位基金经理,反差之大,令人深思。

  据《投资者报》

  党开宇 气质优雅刚做妈妈

  “美女基金经理”、“霸王花”——这种很港味、很娱乐的词语,是当前各家网站基金吧里对女性基金经理最多的描述。说美女的,是夸她们的外表,气质不凡,卓而不群;说霸王花,则是指她们的实力,专业细致,不让须眉。

  截至2009年7月31日,中国基金业共有411位男性基金经理,53位女性基金经理,在“基金经理赚钱榜”中,女性的表现让投资者养眼。上榜的52位女性赔钱的17人,占32%,低于全榜单赔钱者占35%的平均数。

  而在赚钱最多的前10人里,我们惊喜地发现嘉实基金研究部总监党开宇位列第3,她自从业以来的赚钱总数为180.13亿元。

  党开宇容貌气质过人,今年31岁刚做妈妈。在A股最惨淡的2008年,她因休产假而暂时远离,避开了作为基金经理亏损最严重的时光。有同行开玩笑,看人家孩子多懂事,来得恰是时候,真替妈妈着想!

  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党开宇先后在招商证券和诺安基金做投资分析, 2005年 1月始任诺安平衡基金经理, 她回忆操作第一只基金时,曾用“真有点发怵”来描述当时的感觉。

  2007年,她从诺安基金跳槽到嘉实基金,2007年一季度到次年一季度同时掌管嘉实策略和嘉实服务增值行业。那时,正值中国股市最火的时节。两只基金在此期间分别收获 100亿元和63.2亿元。

  2008年三季度,党开宇转战嘉实研究精选,除三季度亏损外,之后一直盈利,至2009年二季度共盈利7.71亿元。2009年一季度开始,党开宇兼任嘉实稳健(规模160亿)基金经理。

  对自己的投资风格,党开宇如此描述:“我动作较慢一些,不会频繁周转和换手,管理5亿还是20亿规模对我来说没太大区别。但有些人是交易型的,换手特别快,管理大基金较费劲。”

  从性别角度来看,党开宇觉得有女基金经理的公司在投资风格上可能会比较温和。若去上市公司调研,女性有时可能打交道不像男性之间易称兄道弟,但如果很直接地问一些问题,女性更容易获得答案,不会有被排斥的感觉。

  党开宇自己投资时,看重的是长期性。一位同行分析说,她可算是价值投资,即一只股票跌到她认为有价值时就买进,涨到她认为高估时就卖出,这或许会早买早卖,但赚到的钱却很踏实。

  454位基金经理5年赚不回管理费

  在统计整个榜单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2004年二季度至今年二季度,上证指数从1744点上涨至6000点,几经辗转,今年上半年底收于2959点,涨幅达70%。

  同期在任的454名基金经理累计投资实现的收益共782亿元,每年平均仅有156亿元,如果与平均管理规模相比较,年收益率仅有0.84%。

  2004年以来基金规模逐年快速增大,2004年底管理3200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底增至2.38万亿元,5年期间平均每年管理规模为1.85万亿元。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与之剧增,从2004年至2008年收取的管理费共计730亿元,如加上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费至少可达880亿元,相较之下,基金经理投资实现的收益令人汗颜。

  454名基金经理中,任职以来已实现投资收益累计数为正的,仅有289名,约占63%;有160位为负值,约占35%,累计亏损了4340亿元,平均每人每年亏5.43亿元。这意味着,35%的基金经理只为基金公司赚取了管理费,不仅没能为投资者带来收益,还给他们带来金钱和心灵的伤害(此外有5名因任职未满一个季度,无法统计基金净收益)。由此可见,选择一名长期能给投资人赚钱的基金经理,多么不容易。

  谁最能赚钱

  嘉实基金邹唯赚了220亿

  谁是赚钱最多的基金经理?是“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吗?很可惜,不是!

  嘉实主题基金经理邹唯6年来,为投资者赚到了220.86亿元真金白银。

  2004年二季度以来,赚钱最多的前10名基金经理依次是管理嘉实主题基金的邹唯,管理华安宏顺、华安宏利的尚志民,管理嘉实研究精选和嘉实稳健的基金经理党开宇,管理易方达价值精选的吴欣荣,管理南方绩优成长的苏彦祝,管理嘉实增长和嘉实策略增长的邵健,管理易方达行业领先和易方达科汇的伍卫,管理嘉实债券和嘉实多元收益的刘熹,管理华夏成长和华夏蓝筹的巩怀志,管理工银瑞信核心价值的张翎。

  在前10名中,并不是管理时间长的基金经理赚钱最多,赚钱最多的前10人,只有尚志民、吴欣荣和苏彦祝是在2004年二季度之前就开始管理基金,其他7位均在统计起点后开始任职。邹唯是2006年8月3日初次担任基金经理,截至今年二季度,累计实现收益220亿元,远高于很多在2004年之前就任职的基金经理。

  30位基金经理比王亚伟能赚

  在“基金经理赚钱榜”上,有多达30位基金经理赚的钱比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要多。

  虽然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很吸引“眼球”,但由于其一直封闭,所谓开放式基金的称号形同虚设,这只基金并没有给更多的人带来收益。因此,王亚伟只排在“基金经理赚钱榜”上的第31位。

  邹唯,排在“基金经理赚钱榜”中的第一,从业经验8年。2003 年6 月进入嘉实基金,曾掌管过嘉实稳健、嘉实浦安保本、嘉实策略增长等基金、现任100多亿规模的大基金——嘉实主题精选经理。6年来为投资者赚了220.86亿。

  党开宇,不仅是最能赚钱的女性基金经理,且位列“基金经理赚钱榜”中的第3位。在嘉实期间,她掌管过嘉实服务增值行业、嘉实策略增长,现任嘉实研究精选、嘉实稳健基金经理,她掌管过的基金一共赚到了180.13亿元。

  邵健——当初很多投资者就是冲着他才申购嘉实策略增长,这是因为,他掌管嘉实增长时的良好业绩让他名噪一时。2008年2月,邵健开始单独掌管嘉实策略增长,同时守着已掌管5年的嘉实增长,两基金合起来共为投资者赚114.52亿。邵健现居“基金经理赚钱榜”中的第6位。

  排名第8的刘熹是唯一进入前30名的债券基金经理,嘉实策略增长也是他唯一参与管理过的股票型基金。

  按照赚钱数额排名,华夏系还有4位基金经理排在王亚伟前面,分别是有8年从业经验的巩怀志、12年从业经验的刘文动、7年从业经验的张益驰和谭琦。他们在“基金经理赚钱榜”上分列第9、11、13、26位。

  巩怀志曾是鹏华基金社保股票组合基金经理,2005年跳槽进入华夏后,开始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Wind数据显示,巩怀志担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近4年,总收益率为374.05%,比同期同类基金平均值高出50%,华夏成长的规模也由接任时的20亿拓展到现在的80亿。

  和巩怀志一样,刘文动也是从鹏华跳槽进入华夏,不过比巩怀志晚一年。担任华夏基金投资总监的他,现还掌管着华夏蓝筹核心,以及接任刚刚转投私募的张益驰留下的华夏优势增长。

  张益驰是华夏系一员大将,过去的业绩证明他在择时、选股、风控、业绩持续性等方面都是佼佼者,从榜单上看,已经离开华夏的他共为投资者赚了83.79亿元,这一成绩单将定格于历史。

  从简历上看,谭琦在2003年加入华夏前没有工作经历,应属于华夏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2007年9月27日,他开始管理华夏蓝筹,今年年初卸任转而打理华夏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经理赚钱榜”上,排在23位的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的李立是唯一靠一只基金的业绩进入榜单前30位,且他做基金经理的时间不到两年。2006年加入交银施罗德,任投资研究部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助理。2007年4月25日起和原基金经理赵枫共同管理交银施罗德精选,从2008年1月27日赵枫卸任至今,交银精选完全由他操作,靠这只100亿左右规模的基金,李立为投资者赚了67.2亿元。

  谁最会赔钱

  中邮基金盛军赔了167亿

  中邮基金的盛军以167亿元的赔钱成绩,居赔钱榜第1名。

  2008年2月5日,正值A股进入急速暴跌期,中邮基金公告称,投资总监彭旭不再担任中邮核心成长基金经理,由盛军任基金经理。

  客观地说,盛军的确接了个“烫手山芋”。但是他有调仓、减仓的权力啊,盛军跟着中邮基金整体的高仓位策略苦熬天亮。据该基金2008年一季度报告,截至2008年3月31日,中邮核心成长仓位高达90%,2008年全年的平均仓位为84%,而该基金的契约规定,其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60%即可。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邮核心成长以-60.31%的净值增长率排在137只股票型基金(含指数型基金)的第119位,而股票型基金2008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52.19%。

  直到10个月后,中邮核心成长死守的高仓位策略才熬出了一丝生机。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8月5日,中邮核心成长以86.35%的净值增长率,排在124只标准股票型基金的第17位。

  然而,尽管有今年较好的业绩托底,自2008年以来大起大落的业绩表现,依然让盛军这位具有16年证券从业经历的基金经理,接手中邮核心成长后赔了167亿元,成为“基金经理赚钱榜”中赔钱最多的基金经理。

  10名基金经理亏掉1200亿

  记者对61家基金公司454位基金经理的个人历史成绩单进行排名后发现,中邮基金盛军、上投摩根杨逸枫和张军、嘉实李凯、南方谢伟鸿和温亮、华夏杨昌桁和周全、大成施永辉、汇添富苏竞为赔钱最多的10人,10位基金经理合计赔掉1223亿元,其中7位基金经理管理的都是QDII。

  从职业经验和自身学历背景看,这10人都很有优势,平均从业经验达11年,且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显然,经验和学历都不是赚钱的硬道理。从2007年9月开始,首批基金系QDII陆续出海。但对于管理这些QDII的基金经理而言,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给他们留下的却是极为痛苦的记忆。

  2007年7月,杨逸枫以投资副总监的身份出现在上投摩根基金公司。

  3个月后,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成立,杨逸枫担纲基金经理。和杨逸枫一起出海的,还有嘉实海外的李凯、南方全球谢伟鸿和温亮、华夏全球周全、杨昌桁等基金经理。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在不到3个月时间里,上投摩根亚太优势仓位已达91%,嘉实海外达80%,其他的也没把风控当回事。实际上,早在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就开始显露,至2007年8月31日,次贷危机进一步向欧洲各国以及亚洲日本等蔓延。

  截至2009年6月30日,杨逸枫赔了162亿元,李凯赔了142亿元,张军赔了130亿元,谢伟鸿赔了118亿元,温亮赔了105亿元,周全赔了99亿元,杨昌桁赔了99亿元,分别在赔钱榜单中居第2、3、4、5、6、8、9位。

  赔钱基金经理90%系新人

  记者以2009年二季度末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所属类型为划分依据,统计出权益类、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经理2004年二季度以来的收益排名前10名和后10名者。

  分类榜单中的一个突出共性是,排名靠后的“赔钱”权益类基金经理几乎都是初任基金经理者,10人中有9人均在2007年二季度后才入职。经验匮乏再加上时运不济,让这些基金经理集体在熊市败走麦城。

  在“基金经理赚钱榜”榜单中,排名第46名的是债券基金经理赚钱榜中排第2的韩会永,2004年以来共赚取32亿元,这一排名,说明他的成绩超越了八成以上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债券基金中优秀经理的赚钱能力丝毫不逊色于股票基金经理。

  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国内基金按风险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型基金。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