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中国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惊魂 毒贩拒捕“带跑”民警的枪
· 13岁神童考上大学
· 震惊 训练营里孩子写SOS求救
· 这个瘫痪女儿考上了大学
· 无奈 躲避飞来车祸有七大秘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1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妈妈辞掉工作专门照顾他,因此——
13岁神童考上大学
  13岁的廖崴,从小就被人称为“神童”。

  在父母离异后,他与妈妈相依为命。让妈妈欣慰的是,廖崴在学习上没有让她操过心,在今年的高考中,他更是以563分高分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

  然而,面对高额的学费,廖崴和妈妈都犯愁了,8月底即将赴学校报到,而妈妈多年来为了儿子读书,已经欠下一屁股债。无奈之下,廖崴和妈妈来到贵阳,希望能筹集到学费。9日下午,记者在贵阳火车站附近见到这对母子时,他们还一筹莫展。

  山村神童连连跳级

  1996年,廖崴出生在大方县兴隆乡狮子村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乡农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母亲在家务农。3岁时,廖崴就表现出惊人的早慧。

  “教他背唐诗,基本上读个两三遍就能记住一首,很快就能背诵上百首。”父母大喜过望,从一些基本的加减乘除开始,为他辅导功课。从此,廖崴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的时候,经常趴在凳子上学习。他过目不忘的能力,让周围邻居连连称奇。

  5岁时,父母将他送进了村办小学。

  在学校,廖崴的成绩一开始就遥遥领先,表现不俗。而且,老师按部就班的教学计划,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知识需求,在课堂上,他经常给老师出“难题”,有时连老师都“自愧不如”。

  廖崴的超常表现,让老师越来越怕耽误了这个难得的神童,于是,在老师的支持下,廖崴连连跳级。整个小学阶段,别人需要6年的学习时间,他却只读了两年半。

  进入初中,廖崴同样保持着骄人的成绩。

  那时候,8岁的他,个头很小,与身边的其他同学相比,整整矮了一大截。不过,在班级里,大家都把他当小弟弟照顾,彼此相处得很融洽。每次考试,廖崴的成绩几乎都是班里第一,老师的课堂提问,也几乎都被他一个人抢答了。对此,身边的同学个个口服心服:“他的智商太高,我们赶不上。”

  生活窘迫 母子情深

  高中三年,为了支撑儿子上学,郝家琼几乎向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借过钱,至今还负债近万元。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生活上的困窘,郝家琼几度哽咽落泪。

  在毕节那简陋的出租房里,只要有儿子在,定会笑声不断,母子俩相依为命,其乐融融。一有空,郝家琼还会带着儿子去逛逛书店,去散散步。

  “儿子很懂事……”郝家琼说,有几次,家里的蜂窝煤熄火了,她就拿上几块钱,让儿子自己到街上吃早餐,但几天过后,在给儿子洗衣服的时候,她竟然发现那几块钱还放在儿子的裤兜里,一问,儿子显得“理直气壮”:不饿,不想吃……

  郝家琼顿时鼻子一酸,直想哭:“儿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哪会不饿?那是儿子知道我没钱,想为我省点钱。”

  有一次,儿子刚上完晚自习,一到家,发现郝家琼口腔上火,他二话不说跑了出去。原来,在上学的路上,他发现路边长着一株金银花,赶紧要摘回来熬水给郝家琼喝。

  儿子的懂事,让郝家琼常常自责。作为母亲,她没能给儿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好在儿子很争气,在今年的高考中,13岁的廖崴,以理科563分的好成绩,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

  异乡求学 妈妈陪读

  10岁时,廖崴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被毕节一中录取,妈妈郝家琼陪着儿子去学校报名。看到一脸稚气的廖崴,负责接待的老师直称难以置信,于是叫来英语、物理等任课老师,对廖崴进行现场测试。结果,廖崴以自己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任课老师的赞赏。

  接下来,现实的问题接踵而来。那时候,父母已经离异多年,妈妈独自带着廖崴,却又没有经济来源,好在学校减免了廖崴的学费。为了给儿子挣学费,郝家琼远赴宁波打工。

  在工厂里,郝家琼拼命干活,以此来冲淡对儿子的思念。此时,远在毕节的廖崴,因为贪玩,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妈妈,你来陪我吧,你再不来的话,我的前途就废了……”

  电话中,听到儿子深情的呼唤,郝家琼难过得眼泪直淌,很快,她辞掉了工作,毅然回到了儿子身边。

  在学校的帮助下,郝家琼干起了一份月收入只有400元的临时工,悉心照料着儿子。让郝家琼欣慰的是,儿子没有让她失望,学习成绩又保持在了班级前三名之内。“儿子还小,自控能力差,但只有我能管住他,作为母亲,我懂我儿子。”

  大学之路 难以为继

  眼前的廖崴,身高大约只有1.4米,显得很瘦小。

  “他根本就还是个孩子,太情绪化了。”据郝家琼介绍,高考第一天正好是儿子的生日,之前由于手头太紧,她没能给儿子过上生日,结果儿子是赌着气上的“战场”,因此没能发挥出水平。“平时考试,他的成绩都在600分以上,儿子一直想读的是清华。”

  郝家琼说,从7月底接到录取通知书开始,她就犯愁了,第一年,仅学费就要6000元,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接连几天,郝家琼带着儿子四处借钱,但筹集到的钱,根本就是杯水车薪。郝家琼为此还找到前夫,可前夫因为父母卧床不起,早就负债两万多了,对于儿子的学费,他也无能为力。

  当郝家琼愁容满面的时候,儿子却在一旁说:“妈,再借不到钱,干脆我们走路去北京,或者,骑自行车?“让郝家琼哭笑不得。

  据《贵州都市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