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生活苏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木工沈金根打造家庭版雕花楼
· 这里的信息很实惠
· 不合格冷饮集中在小卖部
· 涉嫌酒驾 汽车坠河三人死亡
· 五条公交线路明起调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1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木工沈金根打造家庭版雕花楼
所有木工和雕工活计全由他一人完成
  雕花楼是江南苏派建筑的典型,因其“无处不雕刻,无处不精致”的特色受到历代名人的喜爱。苏州吴江经济开发区厍浜村农民沈金根出于对雕花工艺的热爱,从2004年建房起,历经5年,将自家房子打造成家庭版雕花楼,令人惊讶的是,这幢雕花楼所有的木工和雕工全都是由他一人独自完成的。目前,这座古色古香的宅子二楼和三楼的工程已结束,仅剩一楼大厅的部分木雕还没有完工。近日笔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雕花小楼

  一幅雕花一个故事

  在到处都是水泥墙面的农村建筑中,沈金根的家格外显眼。三层小楼,门窗都是木质结构,主体色调为紫红色,屋檐秉承了古代建筑的飞檐翘角,古味十足。叩开大门,出现在笔者面前的是一片天井,左右两边设有白色大理石制成的护栏,左边的小水池里还在往上喷着水,在阳光的照射下,煞是好看。穿过天井,便是“雕花楼”的第一层,尚未完工同时也是工程量最大的一层,这70多平米的地方,堆放着做工需要的木材以及工具,沈金根正在专心地雕刻,手中的雕刻刀灵活地舞动着,一旁堆着已经完成的雕刻,内容都是源于《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中国传统故事的故事图。

  笔者讲明来意后,沈金根来了精神,放下手中的活,一一介绍起来。大厅正门外侧的横梁上是一幅八仙过海图,内侧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图,下面的一排落地花窗上雕刻着八仙图,一扇窗一个人物,每幅画面都能使人想起一个典故、一段传说,耐人寻味。“我准备在大厅南北横梁上刻上水浒108将。”沈金根说,这些故事图全都是根据小人书里的图临摹下来的,说着他拉开抽屉,掏出一叠小人书逐一讲解起来,“这是《杨广下扬州》,这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笔者发现,除了小人书上的图画,一些几十年前的年画也成为沈金根雕刻的内容。

  二楼是沈金根家的卧室,虽说是卧室,但屋内构造和摆设有着很浓的宋建风格,古式衣橱、雕花窗户、放置古董的摆设架,这一切全部出自沈金根之手。走上三楼,呈现在笔者面前的是一个古宅厅堂,顶上的木梁上雕着龙凤呈现、双龙戏珠等图案,南面同样是落地花窗,不一样的是,三楼的花窗上雕刻着各种名画,主要以春秋四季的图画为主,十分雅致。

  五年艰辛

  一个人打造“雕花楼”

  众所周知,做木工、木雕又苦又累,而且需要师父教,沈金根却不是,没有他人指点,他靠自己多学多看,在平时的活计中,慢慢积累经验,到如今拥有一手木雕绝活。

  经过5年的努力,如今“雕花楼”还剩一楼尚未完工,说起这五年来的雕花生活,沈金根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告诉笔者,当初房子建成后,跟家人说了建“雕花楼”的想法,可是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大家认为他放着外面大把钱不赚,躲在家里做这种不赚钱的活,实在不划算。但是,家人的反对没有动摇沈金根的决心,他毅然开始了这一浩大的工程,每天起早贪黑,一心一意地工作,想着早日完成自己的“雕花梦”。多年的木雕生活,沈金根的双手也变得无比粗糙,布满了老茧和伤疤,而且左手的大拇指和无名指的指甲部分几乎没有了,沈金根说,这是不小心被刨床刨去的。

  如今,总算就快苦尽甘来了,沈金根说,再过一年,“雕花楼”就能全部完工了,因为一楼大厅部分工作最大,雕刻也比较复杂,所以他推掉了所有外来的活,紧锣密鼓地赶工。“等完工了,我就可以好好享受自己劳动成果了。”

  如今,他家雕花楼已经出现相当规模,并且常常引得好奇的人前来参观,他还特地在三楼摆放了诸多博古架,并拿出收藏品展示给人们看。

  说到这出雕花楼如果遇到拆迁或者有人收购的情况,沈金根则是大方的表示,“有人收购就拿去好了,200万元就卖,卖了再去造个更大的雕花楼!”赵沈宇 王彪 文/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