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健身路上的游泳馆里仿佛下了饺子一般,常常人满为患。但《生活常州》走访多个社区时却发现,常州多个小区的配套游泳池大多都不开放,处于闲置状态。一些小区居民表示,当初开发商建造泳池主要是为了小区的景观效果,并不实用,居民购房后,一般难以实现游泳的愿望。而体育局则担心小区游泳池存在一定隐患,希望小区游泳池越少越好。那么盛夏季节,常州的泳池到底能不能满足市民的游泳愿望呢?
小区游泳池:购房人遗落的一个梦
地点:勤德家园
现状:泳池成了晾衣场
近日,《生活常州》走进勤德家园,问起居民小区的游泳池在哪?一位大爷顿了一下,反问,“我们社区有游泳池吗?我不知道啊!”勤德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生活常州》,小区的游泳池从来都没有使用过,有些居民可能还真不知道泳池的存在。
在勤德家园内,《生活常州》看到了游泳池,蓝色的砖底,深浅不一的两个池子,泳池内已不见一滴水,很多市民的衣服都晾在这里。此时,一位居民正在给游泳池的护栏上系上长长的晾衣绳,晾上了刚洗的床单和被套。
关于泳池的现状,勤德家园物管保安队长表示,“从2005年小区交付以来,这个社区的游泳馆一次都没有用过,小区游泳池的运行成本太高,我们从没有考虑过投入使用。此外,游泳池一旦开放,噪音问题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休息,业主肯定会有意见的。曾有居民提出过把这个游泳池改造成停车场,缓解小区的停车难。”据了解,开发商当时建造小区游泳池,完全是为了吸引购房人的眼球,实质上他们从没有考虑过运行游泳池的可行性。一位知情人士称,2003年至2005年之间,常州很多开发商都曾在新建的小区内建造了游泳池,成为当年卖房的一个噱头。而这几年来,开发商意识到游泳池的成本和经营管理问题,已经很少在新小区里建造游泳池了。
地点:金色新城
现状:溺水阴影,挥之不去
而在金色新城小区里,小区配套的游泳池曾受到居民们的欢迎,但同样遭遇“夭折”。据金色新城的社区工作人员介绍,3年前,游泳池里发生了孩子溺水事件。从此,泳池生意每况愈下,承包商只好选择撤离。当时的物业替泳池承包商背上了黑锅,赔付了业主近50万元。从此这个游泳池再也没有使用过,游泳池里的水开始发黄发臭,再也无人打理。据了解,金色新城溺水事件发生之后,常州小区游泳池越来越少,怀德苑、世纪明珠园等小区陆续停止了游泳项目。在常州,这类游泳池大都成了花园式的摆设。
监管部门:小区泳池隐患多
对于小区游泳池,相关部门又有怎样的看法呢?市体育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生活常州》,“他们不营业,我们的监管工作就能轻松许多。”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小区游泳池一直存在很多隐患。比如金色新城的游泳池,虽然泳池周围绿树成阴,但这样的环境会影响救生员的视野,不利于营救工作的开展;其次社区泳池的管理人员,往往是一些保安经过临时培训后上的岗,万一出现紧急状况,是否能够胜任,还是个问题。有些小区游泳池,临时开放,体育部门根本不知道,更无从监管,小区游泳池越少越好。
游泳馆能否满足市民的要求?
大部分社区的游泳馆都不开放,而常州市区大约有多少个游泳馆呢?根据体育部门的统计,预计今年将有20家左右的游泳场所对市民开放。酒店类(如常州大酒店)约8家、社区(如怡康花苑)约4家、学校类(如河海大学)约2家,此外还有游泳健身中心和奥体中心等共约20多家。在夏日,这些游泳馆到底能否满足市民的游泳需求呢?
1998年公布的《在江苏省经营性游泳场所管理规定》中介绍,对于游泳场所必须严格控制每场人员的容量,不得超员售票。其中人工游泳池(场、馆)人均水域面积不得低于2.5平方米。按照规定中的要求,大致也就是100平方米允许40个游泳者。
对于人均游泳面积,市体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这个不好说。首先,常州有多少人喜欢游泳,有多少人不喜欢游泳,这个数据就很难统计。其次,同一天的不同时段,每个游泳池游泳的人数也不一定,很难准确统计出常州市的人均数据。“一到夏天,市民总觉得泳池人多,但是经营的商家大都以盈利为目的。由于这种数据的不稳定性,商家对规定中的要求是否严格执行,我们很难监测。”
夏天游泳是市民的纳凉方式之一,怎样才能真正满足市民夏季游泳需求,怎样让闲置的游泳池更好地发挥作用,相关职能部门仍需多思考。
孙羽霖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