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生活记忆》着力于反映这样的点滴进步。书中选取的,都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点滴,能让经历者感叹,重新拾起对过去生活的记忆;能让后来者了解,生活原来是这样。
[上期回顾]
60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有一个时期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先念一句语录。《毛主席语录》是毛泽东著作中名言警句的选编本,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革”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另外,跳忠字舞、大串联,都成为那个时代的特色。
70年代生活关键词:样板戏,地震棚,“的确良”,喇叭裤,恢复高考,包产到户,改革开放。
人人都爱“的确良”
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70年代,“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的确良”的流行一直延续到了80年代。在那个时代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如果算不上时髦,起码也是一个“洋气”的必不可少的砝码。
“的确良”是一种化纤布料,即对一苯二甲酸乙二酯,通常用来做衬衫短袖。照现在的时尚观念来看,它既不环保,又不舒服,也不算太漂亮,夏天透气性差,不吸汗,而且一碰水就容易走光,然而当初怎么穿都不皱、不破,印花颜色鲜亮的“的确良”,让沉浸在灰暗色系十几年的中国人顿时眼前一亮。
谈恋爱阶段,男士给女朋友送条“的确良”裙子,不亚于现在一只限量版卡地亚手镯,女人们会经常把“的确良”衣服拿出来,在邻居面前摆弄,显示男人对她的关心。除了赶时髦之外,这种布料风靡背后,是百姓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对美的需求。
胡斐在《30年小事史 每个人的30年》(载于2008年11月26日《新周刊》)中生动地写道:
关于的确良这种布料在中国受到的万人空巷式追捧,有一个段子可以说明问题:话说当年四川很缺的确良,一个小伙子一天看见大街上卖的确良布,就排了队去买,想给自己做件衬衣,轮到他的时候,只剩下一尺布了,他十分为难,售货员说:“你买不买?不买下面的谁要?”小伙子一急,就买了,回家只好做了条内裤。他心想:“这多冤呀,谁知道我也穿了的确良啊?”就干脆在外裤上做了个牌子,上书“内有的确良”。一日内急,就找了个公用厕所,将牌子先解下来挂在门上,出来的时候,发现厕所外排成长龙,都在问:“怎么等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卖呀?”
“的确良”,解决了大多数人家的布票问题——它太耐用了,而且有些店家扯“的确良”不是以一尺布票抵一尺的,而是对折之类的——既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极度渴望的“情调”。
作家苏童曾经写道:
70年代的女性穿着蓝、灰、军绿色或者小碎花的上衣,穿着蓝、灰、军绿色或者黑色的裁剪肥大的裤子。夏天也有人穿裙子,只有学龄女孩穿花裙子,成年妇女的裙子则是蓝、灰、黑色的,裙子上小心翼翼地打了褶,最时髦的追求美的姑娘会穿白裙子,质地是白“的确良”的,因为布料的原因,有时隐约可见裙子里侧的内裤颜色。这种白裙引来老年妇女和男性的侧目而视,在我们那条街上,穿白裙的姑娘往往被视为“不学好”的浪女。
浪漫的恋爱和隐秘的偷情在那个年代也是有的,女孩子有时坐在男友的自行车后座上,羞羞答答穿过街坊邻居的视线。
喇叭裤成为流里流气的代名词
厚底鞋与喇叭裤可以说是70年代最流行的服饰样式。也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
喇叭裤,也叫喇叭口裤,是呈喇叭状的一种长裤。裤长得一般能盖住鞋跟,走起路来,兼有扫地的功能。
喇叭裤将人臀部与腿部的曲线,清晰地勾勒出来,成为女性魅力的直接展现,加上厚厚的鞋底,让女性看上去越发纤细、苗条。并有高高在上,营造出可望而不可即的效果。
喇叭裤,动摇了这个东方大国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喇叭裤原为水手服,裤管加肥用以盖住胶靴口,免得海水和冲洗甲板的水灌入靴子。从 1960年开始为美国颓废派服式,后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中国敞开对外大门时,恰值喇叭裤在欧美国家接近尾声但仍在流行的时候。着喇叭裤时上身须紧瘦,从而出现了A形着装形象。中国青年几乎在一夜之间接受了喇叭裤并迅速传遍全国。
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那就和现在裸奔的效应一样。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长发男青年形象几乎成了不正经、不三不四、流里流气的代号。
喇叭裤开始流行的时候马上就被禁止,说不许穿喇叭裤,喇叭裤是代表虚幻的、没落的、腐朽的。但是已经有很多人认为这跟思想意识没有关系。
当时,《中国青年报》写了一篇文章论证,根据中国唐代壁画飞天,中国舞蹈人物不都穿着喇叭裤吗?文章论证说这个喇叭裤是缘于中国的,不是西方的,是我们民族的。这样,不让穿喇叭裤的人就不好说什么了。
在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面有这样一个镜头,警察追捕一群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并下令用剪刀把他们的喇叭裤全部给剪破了,这就是典型的一个街头压迫的事例。
歌手艾敬在她的《艳粉街》里记录了这一幕:有一天,一个长头发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了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去游街,他的裤子已经扯破,尊严已剥落,脸上的表情难以捉摸。
皮尔·卡丹和可口可乐走进中国
1978年,第一个国际顶尖时尚品牌,悄然来到中国,它叫范思哲。
1979年春天,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临时搭建起的“T”台上,新中国第一场时装表演上演了。
从没有过类似经验的中国,以十分慎重的态度应对,入场券被严格控制,只限于外贸界与服装界的官员和技术人员进入。
法国国际级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和他的12名模特上演的这一场时装秀,挑战了国人的审美观念,一个崭新的职业也在这个时候诞生。
皮尔·卡丹对中国的情谊,源于一幅挂毯。1976年,中国轻工产品博览会在巴黎举行,手工编织的挂毯《万里长城》,令皮尔·卡丹心驰神往。他斥巨资买下这幅挂毯。此后,皮尔·卡丹开始了进入中国市场的运作。当时的中国尚未真正打开国门,皮尔·卡丹进入中国市场的念头不断被朋友们“泼冷水”:“中国没有时装,中国人不会给你一分钱!”
事实并没有像“泼冷水”的朋友说的那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皮尔·卡丹在中国发展得很顺利。1981年11月,“皮尔·卡丹”品牌时装正式进入中国市场。1983年9月,皮尔·卡丹创建的马克西姆餐厅在北京开业。
继皮尔·卡丹之后,日本和美国的时装表演队也相继来到中国进行表演。见识了几场外国时装表演之后,中国人迈开模特步,开始打扮起来,中国式的时尚大戏开始上演。
可口可乐,于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当然,进入要有些周折,因为这种饮料曾长期被认为代表“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根据历任中粮多个要职的刘昌玺在《中粮志》中回忆: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时任中粮油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的张建华建议将可乐引入中国内地,当时的外经贸部部长李强表示同意。
根据中粮总公司的安排,在香港五丰行的协助下,首批3000箱瓶装可口可乐于1979年底由香港发往北京。
房煜在《可口可乐:1979的开放标签》一文中,详细回顾了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的不易。
可口可乐当时的销售对象严格限制在来华工作、旅游的外国人当中,销售地点主要是友谊商店。今天位于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友谊商店,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已无任何神秘可言,如今在这家商店的一角还可以买到可口可乐,现在的食品部经理说,他只听说1979年的可口可乐大概是4毛钱一瓶。
但在计划经济年代,友谊商店就是奢侈品的象征。很多媒体在回顾可口可乐进入中国的历程时,都认为从1979年起,可口可乐只能在友谊商店及涉外的旅游宾馆卖,是中方提出的强制条件。
不过,也有中国人提前喝到了这种洋饮料。据报纸记载,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周月明老先生的二儿子是外交官,用外汇券在友谊商店买了可口可乐和进口糖果招待朋友来家做客,结果这些“新鲜零食”让客人的眼睛都直了,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