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发现 《永乐大典》下落谜团之一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究竟是葬身火海还是另有归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究竟是葬身火海还是另有归宿
  ◎现存于世的《永乐大典》为何无一正本 ◎是谁几乎偷光《永乐大典》的副本 ◎《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有了新的发现吗

  2009年5月22日,居庸关长城古客栈,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正在举行。历史长河中,明朝的那些事儿在专家的唇舌之间,如莲花般绽放。弹指的光阴间隙中,那些虚虚实实的历史悬疑让学者们牵肠挂肚。在讨论到《永乐大典》下落问题时,百家讲坛“明史”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毛佩奇,突然抛出一个观点,如同在研讨会上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为了捍卫各自的观点,一场关于《永乐大典》下落之谜的辩论开始了。

  《永乐大典》的下落因何成谜,竟然能够引得明史专家们为它展开措辞锋利的争论?

  “金匮”中的秘密震惊了发现者

  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初,为了证明自己的文治武功,组织编纂了一部大型“百科全书”。但修成之后,此书就被束之高阁,消失在众人的耳目之外。这部书,就是《永乐大典》。明朝之后,当《永乐大典》“重出江湖”时,已是其成书250年后的康熙年间。

  “《永乐大典》再现江湖,天下已不是原来的天下,明朝已成明日黄花上百年,努尔哈赤的子孙占据中原多年,康熙正将清王朝推向巅峰。”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姚群民告诉记者,清朝康熙年间的一天,内阁学士徐乾学、翰林院侍讲高士奇等官员,推开了北京南池子大街的皇史宬大门。这是一座古老的皇家档案馆,建成于明朝嘉靖15年。这也是一座独特的建筑,整个建筑用大石头雕砌而成,防火防潮,能很好地保存各种皇家档案。明清两朝历代皇帝实录、皇帝家谱等,就存放在这里特制的“金匮”中。

  让人惊讶的是,明末以来近百年间一直下落不明的《永乐大典》也在其中。

  皇史宬是摆放典籍的地方,不是什么军机重地,乱世之中被人遗忘,也在料想之中,因此,《永乐大典》是安全的。但如白驹过隙的岁月里,它终究没有逃脱厄运。

  存世的《永乐大典》无一正本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已被储存在翰林院的《永乐大典》惨遭不测,大部分葬身火海,幸免于难的则散落一地。有些士兵觉得这些书籍体积大,比较结实,竟拿它们当了砖头,有的用作马槽,还有的用于修工事或铺路。只有少部分,被这些强盗带回国,或收藏,或转卖,珍贵的《永乐大典》散落世界各地。

  时至今日,全世界范围内,《永乐大典》只剩400册左右,分散在八个国家30多个收藏机构。中国方面一直在全力收购这批流失国外的秘籍,现已有《永乐大典》226册。共计11095册的《永乐大典》如今剩余不到百分之四,着实令人痛惜。这就使其价值惊人,连民国时期的影印本都能在拍卖行拍出近万元一册。

  可更大的震惊还在后面。翻开《永乐大典》,专家们发现,现存所有《永乐大典》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纸张看,这些《永乐大典》用的是嘉靖时期的皮纸,也叫白棉纸,而且,书后都注明了重录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及圈点人姓名。可以推断,这些《永乐大典》全部出自明朝嘉靖时期!不仅保留在中国的《永乐大典》如此,专家们还发现,目前全世界所能见到的都不是永乐年间编纂的。

  难道,有人用其他版本取代了正本,那么,正本究竟去了哪里?

  一把火烧出了《永乐大典》的副本?

  “除了永乐年间的版本,确实还存在一个版本。”姚群民告诉记者,明成祖朱棣对《永乐大典》的喜爱是不言自明的,可在他之后,明朝各代帝王中查阅过《永乐大典》的却寥寥可数。但明世宗嘉靖皇帝却是例外。嘉靖对《永乐大典》爱不释手,据说在他的床榻上,就放有《永乐大典》以备查看。他登基以来,更将其作为必备的参考经典,并时常在朝庭上引用。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失火,嘉靖听闻焦急异常,把自己身边的人都调派到收藏《永乐大典》的文楼(即北京文渊阁),抢运《永乐大典》。他也是一夜未眠,其间竟三次下旨要求力保《永乐大典》不受损。幸好抢救及时,《永乐大典》没有受损,但心有余悸的嘉靖决定“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大火之后的第五年秋天,工程浩大的重录工作正式开始。重录的《永乐大典》在内容、格式、装帧方面与原本如出一辙,大约1567年修好。此后,《永乐大典》便有了两个版本:永乐正本或称永乐本、嘉靖副本或称嘉靖抄本。正本仍藏在文楼,副本藏在皇史宬。

  “但是实际上,即便是《永乐大典》的副本,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也已经严重缺失了。”姚群民说。虽为副本,但它也十分珍贵,且记录在册,有专门的放置地点,怎么会丢了不少呢?

  偷书贼用何手段将秘藏宫中的副本盗走数千册

  “早在康熙年间,人们见到的《永乐大典》就已经是副本了,且数量上已经不对了。”姚群民告诉记者,嘉靖副本也应如正本是11095册,可康熙年间的《永乐大典》副本,已经少了一千多册。雍正时,副本由皇史宬移至东交民巷翰林院收藏。乾隆纂修《四库全书》时,发现《永乐大典》只存9881册,又比康熙时少了一千册。光绪元年重修翰林院衙门时,有人再次清点《永乐大典》,已不到5000册。到光绪二十年六月,翁同龢曾入翰林院检查,发现竟只存800册了。

  “《永乐大典》副本作为国家收藏的珍贵古籍,藏于深宫,普通百姓哪能接近?副本从宫中流失,只能是朝廷官员监守自盗。”姚群民推断说。可是,根据现存的副本来看,一册《永乐大典》高50.2厘米,宽29.8厘米,厚7至10厘米,想拿走一两册而不被人发现,已不是易事。如果要转移大量,则更加困难,偷书贼又是如何避人耳目地将书拿走的呢?

  据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缪荃孙的说法,翰林院的一些官员偷书伎俩极为巧妙。他们一般选择在冬天进行偷窃,早上进翰林院时随带棉袍一件,打成包袱,形状如两册《永乐大典》大小。晚上离开时,他们就把棉袄穿在身上,将两册《永乐大典》包入包袱里。看守人员见到他们早上曾带包袱而来,晚上带包袱而去,也就没起什么疑心。

  据说,光绪年间翰林侍读文廷式,一人就盗走100多册《永乐大典》。文廷式死后,这些书又被其后人出售,卖给洋人或者古董商。就这样,《永乐大典》大量流失,下落不明。“至于康熙时期《永乐大典》副本为何少了近千册?可能是在收到皇史宬时出了问题,但这也只是推测,无从考证。”

  目前流散世界各地的《永乐大典》全都是副本已是共识。换句话说,11095册《永乐大典》正本已经彻底消失了!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消失的?

  李自成兵败迁怒《永乐大典》?

  “这已成为‘中国书籍史上的最大疑案’。”姚群民说,“《永乐大典》的下落,许多学者都在关注,包括钱钟书、郭沫若等大家。”

  郭沫若在《影印永乐大典序》中认为:“明亡之际,(北京)文渊阁被焚,正本可能即毁于此时。”

  按照郭沫若的说法,《永乐大典》很可能在明朝灭亡时,毁于李自成之手了。当年,李自成占据北京辉煌了40天,就被多尔衮、吴三桂的联军所败。李自成撤离北京之际,将怒火发泄在这些几百年的宫殿和城楼上,下令放火焚烧。皇城因此“火光烛天”“殿宇半毁”。郭沫若认为,《永乐大典》正本可能就毁在这把火中。

  但许多学者认为,这种观点纯属猜测,没有真凭实据。当时确实烧毁了许多古籍,但并没有资料记载烧的就是《永乐大典》。

  万历年间一把火也不是真正凶手?

  “如果《永乐大典》真的毁于一把火,那我还是比较赞同明史专家任道斌的观点,这把火应该是万历年间的那把火。”姚群民告诉记者,在明万历二十五年六月,北京皇宫三大殿皇极、中极、建极殿发生火灾,《永乐大典》正本连同其他许多文献资料极有可能被烧毁。

  晚明学者方以智的《通雅》中,有一段关于《永乐大典》的描述,这段文字的后面有方以智儿子方中履写的注文:“《永乐大典》藏于文楼,嘉靖中火,上亟命救得免,复命儒臣摹录,隆庆元年始竟。万历中因三殿火,书遂亡。”

  方以智是明崇祯十三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定王讲官等职,擅长典章制度和考据之学。其祖父、父亲都是万历年间进士,对京师掌故十分熟悉。方中履秉承家学,也特别擅长考据,谙熟明季史事。任道斌认为,他们所记之事应当是可信的,即《永乐大典》正本毁于三殿火灾。

  但是,居庸关长城古客栈的会议室里,毛佩奇却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彻底粉碎了“《永乐大典》正本毁于大火”之说,这颗炸弹就是——《永乐大典》正本其实仍然存世,只不过被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里……

  他的说法能把我们引向一个新发现吗?

  《永乐大典》和南京

  不得不说的事儿

  在南京开编的《永乐大典》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明成祖朱棣在即位之初,即永乐元年(1403年),便下令编纂一部大书。他说,你们要根据我的意思,编纂一部自有图书以来,包括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包罗万象的大规模的丛书,收书越多越好。为此,他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进行编纂,地点在文渊阁,先后“供事编辑者三千余人”,其中国子监监生千人以上。

  1407年,编修工程竣工。全书共22877卷,计11095册,共3.7亿字。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图书8000余种。种类包罗万象,计有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戏剧、小说等项,初名为《文献大成》。朱棣阅后表示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曾藏《永乐大典》的南京文渊阁今日何在

  《永乐大典》成书后,被直接藏在了南京的文渊阁。此文渊阁是明太祖朱元璋时在奉天门之东修建的,现大致位置在南航附近,靠近明朝太庙的地方。它的功能除了藏书,还是皇帝看书、论讲以及编辑图书的重要场所。

  到明成祖时,文渊阁的藏书相当丰富。为此,朝廷专门设立“典籍”一职来掌管文渊阁藏书。但“典籍”编制仅有二员,其官品也只是从八品。他们的职责,一是典守内府藏书,为皇帝提供平时阅览所需的图书;二是听命于翰林院官员们的调遣和差使。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又遣派侍讲陈敬宗至南京,将文渊阁所储书籍各取一部包括《永乐大典》运送北京,共计一百柜,装船十余艘。没了《永乐大典》的文渊阁,依旧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典籍,可惜的是,正统十四年(1449)南京皇宫发生火灾,文渊阁连同剩余图书全部化为灰烬。

  编书的国子监监生待遇如何

  《永乐大典》编纂工程巨大,国子监监生们功不可没。明初南京的国子监北及鸡笼山南麓,西至进香河,南临珍珠桥(今浮桥),东达小营,面积覆盖了今天成贤街东西两侧和东南大学。国子监鼎盛时期,有来自国内外近万名监生吃住在这里。

  明初百废待兴,但从朱元璋起,就是再穷不穷教育,监生们的伙食很好,每人每天香油三分、盐三钱、酱二钱、花椒五分,每三天就有一斤肉,每月有一细桶醋,有妻子的每月还有米六斗。每逢节假日,监生们要到城南逛,就从成贤街出去,他们穿着由工部尚书秦逵设计、朱元璋亲自审批制定的蓝色衣冠“制服”,风流儒雅地从街上走过时,路人无不侧目。

  本版主笔 见习记者 张荣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