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快报爱心助学已为10个孩子凑齐学费
· 有线数字电视费
困难家庭按一半以下收取
· 二阶段志愿填报今天最后确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8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快报爱心助学已为10个孩子凑齐学费
他们想通过快报对热心读者说声“谢谢”
  自从上个月快报启动爱心大助学行动以来,一群历经寒窗苦读、高考取得佳绩、却因为学费没有着落难圆大学梦的孩子,牵动了万千读者的心。

  每天,我们都会接到无数个爱心热线,表达关怀的,想出生活费的,愿意资助一年学费的,甚至资助四年不间断的……读者的爱心涌动,使得已经报道的17位学生中的10位得到了第一学年的学费资助,而目前,菲尼克斯亚太电器(南京)有限公司正在考虑和剩余还没有全额得到资助的孩子结成对子。

  令人欣慰的是,读者和爱心企业的款款真情,这些孩子都深深记在了心里。他们发来短信,打来电话,不断地委托我们表达感恩之情。今天,就来听听这些孩子们的心里话……

  受助人:倩倩

  7月17日A15版 《高考前夜,她家才开了一次空调》

  记者去倩倩家采访的那天,父亲段健一提起女儿来,满脸的骄傲。父母双双下岗,这个懂事的女孩子,中学6年刻苦学习,因为考进爱心班,没有让家里出过一份钱学费。可是大学的费用让一家人实在束手无策,不得已他们才求助报社。

  她的故事见报后,超过十位读者表示被她的学习精神深深感动,愿意与她结成对子。可是当她和第一位愿意给她学费和生活费的读者联系上以后,就谢绝了其他读者的捐助。“我没必要接受那么多,留给那些跟我一样需要帮助、甚至比我更需要帮助的同学吧。”听她平静地说这句话的时候,记者真的很感动。

  

  她的心里话:

  我感觉到世界的温暖,好心人一句句感人的话语和承诺,都让我感觉到无私的爱的力量,让我对未来的大学学习充满着信心和勇气。

  想到父母肩上的重担减轻,我感觉到喜悦,感谢那么多争相为我捐助的好心人。你们为我树立了榜样,是道德方面最好的老师。我最终被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师范专业录取了,我会学以致用,将来做一名老师,以微薄之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受助人:东东

  7月18日A3版《如今,这位失明的父亲能“看”到儿子上大学吗? 》

  当踏进六合马集镇河王村这间破旧的平房时,记者的心被深深震撼了:跑过那么多贫困的家庭,可真没想到,还有如此简陋的人家。所谓的几件“家具”,都是残缺不全的,似乎轻轻一扶,就会立刻散架。就在这样的屋子里,东东那已经失明的父亲和苍老佝偻的奶奶住在里面。老人很客气地招呼我们坐下来,还特意打开了平常不舍得开的吊扇。而这也是这个家最贵重的一件电器。

  最近东东一直在忙着做家教,已经好久没回家了。尽管记挂着家里,可他不得不继续打工,希望能尽可能多赚点学费。

  

  他的心里话:

  我们乡村孩子并不害怕吃苦,可最怕的是,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养活这个家。就在我担心奶奶父亲没人照顾、茫然无措的时候,社会这只温暖的大手缓缓向我伸来,拿掉我心中的大石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想用接下来的努力拂去奶奶父亲的愁容;用自己的拼搏改变现在的困境。我相信天道酬勤,我相信人间充满爱,我相信一颗感恩的心加上拼搏奋斗是会成功的。机会来之不易,我必将好好珍惜,让帮助我的叔叔阿姨们感到安慰。

  受助人:郭芳

  7月21日A8版《外婆绣“清明上河图”为孙女凑学费》

  7月20日,当65岁的孙红珠拄着拐杖,捧着一幅令人动容的心血之作蹒跚走进快报时,办公室里的记者都被她感动了。一幅“清明上河图”,27幅小图、37种线,540万针,这位苦心外婆,每天绣上16个小时,只为能卖出好价钱,为孙女郭芳凑学费。报道出来的当天,外婆的这份爱引来67个买家,下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拿出了15000元,交到了孙红珠的手中,可她执意不要这幅画,她明白外婆太不容易。事后孙红珠给快报来了电话,她表示这幅画她绣好后转交给快报,继续拍卖,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让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她的心里话:

  我真心感谢我的外婆和资助我的好心阿姨。我真的没想到,外婆为了让我继续读书,向社会寻求帮助。也没有想到社会上真的有人会向我伸出援手。

  当天我接到外婆的电话,听她讲起这事,我忍不住流了泪。我觉得外婆真的为了我牺牲了很多。我太了解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我很清楚,只有我现在好好学习、好好做人,才是对给予我帮助的人最好的回报。

  受助人:大宏

  7月29日A6版 《高考前他曾想退学撑起这个家》

  在采访的这么多孩子中,高淳固城镇的大宏算得上是最沉默寡言的一个。采访过程中,他一直微微低着头,不时搓着那做了太多农活显得越发粗糙的手,“太愁了,一想到家里的债和爸爸的病,心里就急得发慌……”在他高三时,父亲突发脑膜炎。好不容易抢救过来后,父亲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也负债累累。顶着沉重的压力,大宏一度想退学撑起这个家。“你要是退学,怎么对得起你爸?”在母亲的恳求下,最终他还是参加了高考。可在他心里,上大学已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现在,眼看着学费正一点一点筹措起来,大宏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的心里话:

  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在爸爸患上脑膜炎后,真正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为了给爸爸治病,我们家负债累累,根本不可能给我交上昂贵的学费。高考之前,我已经对上大学不抱有任何希望。可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关心我。是好心人给我带来了希望,使我的心又振奋起来,对生活又拾起了信心。大家都鼓励我:要坚强,要认真学习。我想告诉他们,如此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我只会更加珍惜。

  受助人:越越

  7月30日 A10版《妈妈坟前,她立志要当医生》

  在记者眼中,朱军勇和越越这对父女,都有着超出常人的毅力:7年前,越越的母亲患上难以医治的重病,朱军勇不肯放弃,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妻子奇迹般地多活了两年零3个月;4年前,母亲坟前,越越誓言要当医生,现在,她如愿考取了东南大学的医学院。朱军勇感慨,这么多年来,自己都带着孩子熬过来了,现在实在是无能为力了,才到社会上寻求大家的帮助。

  他不停地自责着,却只字不提自己每天工作22小时,这一年来是怎么熬过来的。“孩子日读夜读,吃了多少苦,终于争气地考上了!她多高兴啊!可我这个做爹的,却没有能力凑齐她的学费……要是因为这样,孩子不能学医,就算孩子不怨我,我也会怪自己一辈子啊。”

  

  他的心里话:

  因为越越外出打工,记者一直和父亲朱军勇联系。当一笔3000元的爱心款到账时,父亲朱军勇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怎么这么多钱啊!太多了、太多了……”他急忙给记者打来了电话。

  这个老实憨厚的人,面对大家的热情和关心,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头一次接受帮助,一笔尚不足越越开学的费用,却已让他觉得寝食难安,“我跟孩子讲,这些钱已经够多了。我们不该要大家那么多钱的……”

  当记者问到他有什么感言时,这个老实的汉子涨红着脸,手不断地比画着,支吾了许久却说不出连贯的话来。最终,不擅言辞的他,只是说:“告诉大家,不要给我们汇了,不要了,太不好意思了……”

  (为保护孩子隐私,受助人的名字皆为化名或者小名)

  快报记者 钟晓敏 沈晓伟 赵丹丹 王凡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