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胡斌入狱的第一天,他在媒体面前第一次流下了忏悔的眼泪。一句“这辈子我都会觉得愧疚的”道出了他在事发后的真实心态。此时再争论法庭上的胡斌是否是替身已经失去意义,但在关闭“替身门”的同时,似乎人们又打开了另一扇门。在这起有点无厘头的争议中,杭州公检法对此事的轻视和不屑,以及人们对“替身说”的深信不疑所显示出来的对权力的不信任,使得“诚信门”悄然打开。
让人不安的联想
如果你开始怀疑自己的想象力已经不再丰富,那么,你只需要问自己一个小问题:你相不相信杭州飙车案中受审的胡斌是替身?老实说,在看到胡斌在案发现场和庭审时两张截然不同的照片时,我仍然努力地说服自己:相信法院所说的“胡斌在看押期间养胖了,也变温顺了”。但网友们的言之凿凿和精准的细节比较,又让我开始动摇起来。
另外一个让人不安的联想是:杭州飙车案既然能搞出“欺实马”,再弄出个替身秀,又有多难呢?一张明摆着造假的华南虎照,硬是折腾了全国人民一年多才凄凄惨惨罢演。杭州飙车案“替身门”,并非没有这样的潜质。
我也真的很想看到,杭州当地公检法能够与孜孜不倦的网友展开一场级别相当的对抗,遗憾的是,从西湖区法院的“这些猜测纯属无稽之谈”到警方的“你去问法院”,再到检察院的“受审者确为胡斌”,都没能令人感到足够的诚意。相反,网友对照片的仔细比较和事无巨细的人肉搜索,倒是显得专业了许多。
近乎于无厘头的“替身门”
“替身门”最早出现于杭州飙车案一审的第二天,也即7月21日。当天各大媒体报道了胡斌受审的照片,网友发现胡斌受审的照片很蹊跷。很快,在“天涯”和“百度贴吧”等论坛上,出现了网友分析这张照片的帖子。网友们普遍的质疑是:这张照片上的胡斌跟案发当时照片上的胡斌很不一样——案发现场的胡斌比较瘦,脸型较长,看起来羁傲不驯;而庭审现场照片中的胡斌,看起来脸圆圆的,也温顺了许多。
两张照片被摆在了一起,开始在各大论坛疯传,“庭审中的胡斌很可能是替身”这一看似异想天开的说法也被提了出来。随后,开始有网友对这两张照片作出了详细的细节分析,脸型、手、耳朵、眼睛……反正能看到的地方都一一对比。大部分网友得出的结论是:差别很明显,这个胡斌就是替身。这个结论的心理定势是:既然胡斌在被羁押期间还可以更新博客,既然杭州警方迫不及待地搞出一个“欺实马”,让别人代替胡斌受审甚至服刑,也并非天方夜谭。
网友们的质疑很快见诸平面媒体,7月22日的《华商报》和《东方早报》等媒体就以“杭州飙车案受审者为替身?”为题报道了这一新闻。在传统媒体介入的同时,网友们还在继续发力,过了几天,居然有网友搜索得知,这个被疑为胡斌替身的人名叫“张礼礤”,是一名的哥,还有照片为证。
想要“被相信”的轻飘释疑
虽然“替身门”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但杭州市公检法等部门并未把此当回事。针对“替身”一说,杭州西湖区法院工作人员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这些猜测纯属无稽之谈”。
但“欲明真相”的网友们并不买账简单甚至有些粗暴的“被相信”,让他们很是不爽。于是,肉搜社的人民群众再接再厉,把“替身张礼礤”照片各部位分析图也同时奉上。
但网友们等来的,却不是郑重的释疑,反而是法院意图冷却舆论的沉默。当地警方倒是吭声了,但他们的话让人更崩溃。7月28日的人民网报道说,杭州警方在接受人民网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你去问法院”。对这样简单粗暴的释疑,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提出批评。7月30日的《广州日报》发表文章认为:警方拒绝回应将加剧“替身”悬疑。作者提到,从责任归属来说,当地警方是完全有义务对“替身门”作出释疑的,因为警方也负责对胡斌的监控。一句“你去问法院”不仅不能自证清白,反而会令“替身门”的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更会让舆论觉得警方是在隐瞒些什么东西。而在7月27日晚,杭州西湖区法院的第二次澄清也没有拿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或许是接受了警方和法院“轻言”的教训,杭州检方7月29日的释疑显得多了一些诚意和专业指数。新华网7月29日的报道中提到,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在释疑中说,出庭受审的胡斌就是飙车案肇事者胡斌。检方还提供了一些证据,诸如胡斌在校期间踢足球右手臂骨折,留有很长的伤疤;杭州并没有名叫“张礼礤”的的哥等等。但即便这次已经比较有料的释疑,在网上仍然引来了一片“我绝不相信”的声音,网友们认为:伤疤可以伪造,“张礼礤”也完全有可能是外地的哥。
政府的信用成本要算笔细账
政府的运营成本是分两方面的,一是维持各种机构运转的人力物力,二是政府在治理社会时的信用成本。在“看不见”的成本即政府信用方面,很多政府部门和舆论在一定程度上都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替身门”无法取信于民,说明政府信用成本已经被严重透支。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每一次信任危机的处理,其实就是消费政府信用的过程,处理得好,收入就能超过消费,政府信用整体上会有所增加;处理得不好,消费掉的政府信用就会成为难以弥补的过错。
在“替身门”事件中,当地各部门危机公关不力,不断提高政府取信于民的成本,不断消耗着政府最宝贵的信用,但却对这一切毫无意识,实在是很危险的倾向。
7月28日《西安晚报》的评论文章标题是“胡斌替身说为何愈演愈烈”,作者指出:替身说在胡斌案上出现或有其偶然性,但是在信任危机的大环境下,这种以不信任为基调的凝聚民意焦虑的事件出现又有必然性。
7月30日的《成都商报》则发表文章指出:胡斌替身狂想曲背后正是权力的傲慢。作者认为:权力机关在民众知情权面前总是显得漫不经心,或只言片语,或轻描淡写,或沉默是金……从量变到质变,权力机关的公信力如多米诺骨牌瞬间坍塌。
“替身门”也许并不需要一份厚达几十页的报告,它需要的也许仅仅是一次简单的DNA鉴定,但与法航空难报告一样,蕴含对舆论的尊重和耐心,却是必不可少的。要求杭州官方对“替身门”有一个技术含量高、态度诚恳的释疑,还原真相只是一方面的诉求,人们更在意的,恐怕还是官方对舆论的态度。权力傲慢之下,真相也许都将无法取信于民,“我绝不相信”如果成了民众面对权力的普遍心理,那将是很可怕的事情。
□本报观察员 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