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27日公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后,银监会昨天又发布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据了解,《个人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也将陆续出台。监管层针对贷款管理问题密集出台措施用意何在?业内专家对此表示,上述一系列办法除意在引导信贷结构外,最主要的就是要调控信贷风险,特别是其中的操作风险。
[新规]
控制流动资金贷款流向
昨天公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将除固定资产贷款以外的其他公司类贷款品种全部纳入其中,强化了上述贷款的流向管理,以减少贷款被挪用的风险。
该暂行办法规定,“单笔支付超过借款合同金额的30%,且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或单笔支付未超过借款合同金额的30%,但绝对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需采取贷款人受托支付。所谓贷款人受托支付,是指银行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受托支付主要与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相区别,后者指借款人可根据贷款合同约定的用途,将贷款资金自主支付给交易对手。
[背景]
银监会本月已四度出招
公开资料显示,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是银监会本月以来第四次公开强调防控信贷风险。
7月17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强调,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在增加,当前要特别防范项目资本金不实或不足的风险、票据融资风险、贷款集中度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等新的风险点。
7月23日,对于个别商业银行二套房贷款业务中的各类违规问题,银监会新闻发言人廖岷表示,银监会始终严格执行二套房贷的有关政策不动摇,坚持以审慎有效的监管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
7月27日,银监会公布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的贷款资金”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记者了解到,银监会不日还将出台《个人贷款管理办法》,以规范个人贷款流向。
[解读]
保证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在上半年7.36万亿元新增信贷规模的背景下,信贷资金进入虚拟经济已经成为难以避免的现实,这主要表现在股市、房市行情的好转与信贷资金的大批量投放几乎同步。银监会密集出台贷款管理政策,意在保证绝大多数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同时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如果对信贷风险不严加防范,国家实施的刺激经济措施效果就会打折扣。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