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热钱突杀“回马枪”
· 与上次不同,这次热钱进股市弃楼市
· 热钱涌入对货币政策是挑战,可设门槛阻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3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热钱突杀“回马枪”
  二季度涌入

  1200亿美元

  伴随内地楼市股市强劲复苏,去年曾经短暂撤离的境外热钱,二季度起再度滚滚涌入。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2.13万亿美元,其中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加额度为1779亿美元,贸易顺差为347亿美元,FDI(外商直接投资)增量为212亿美元。按照目前的热钱统计方法,外储增量中扣除贸易顺差和FDI增量,疑似热钱的境外资金高达1220亿美元。

  热钱汹涌再袭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分析,若扣除欧元对美元升值的估值效应,能解释339亿美元外储增加额,二季度仍有超过900亿美元的外储增长缺乏合理解释,只能归结为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根据统计,自去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年3月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一直呈现负值,但今年2月、3月负值逐渐缩小,4月份起突然转正,激增至325亿美元,5月、6月持续保持高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贸易顺差只有8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89.6亿元,这意味着在当月新增的421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可能有249亿美元是以热钱的形式流入。

  据联合证券测算,二季度约有超过1200亿美元热钱涌入中国,超越了2007年一季度732亿美元的历史高点。有分析师指出,今年3月以来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但外贸顺差和FDI增速并未显著改善,外汇储备增速远超贸易顺差和FDI的增长,说明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联合证券分析师刘湘宁认为,大量热钱涌入中国,主要会流向地产和股市两个市场,一季度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还为负数,二季度创出天量,表明这类资金敏感度很高。

  流向极具隐蔽性

  境外热钱流向极具隐蔽性。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热钱流入常常通过多个途径,包括个人层面和企业层面。个人层面主要通过私人换汇,香港可享有每人每天2万元(港元兑换人民币)兑换额度及每天可向内地汇款8万元人民币。常见发生在深港两地间,由众多亲朋好友、专业换汇团组成的蚂蚁搬家似的巨量热钱快速流入。

  而在企业方面,热钱传统途径“高报出口、低报进口和虚假对境内直接投资”正逐渐被边缘化,通过技术服务贸易、奢侈品进口、货币互换、个人购汇、资本项目下FDI、地下钱庄等进入内地逐渐成为新路径。有专家指出,技术服务贸易和奢侈品进口操作隐秘、监管难度大,在较大规模热钱进出时通常被选用。而货币互换则更加隐秘于监管之外,可以热钱进退双向进行,一般为大型跨国集团利用其各自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操作速度更快。

  此外,商务部下放的FDI审批权限可能成为热钱流入更大更宽广的路径。今年3月商务部将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注册资本1亿美元及以下投资性公司及其变更事项的审批权限,下放给投资性公司注册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这些为外资提供的便利将为海外热钱提供进入更快捷、便利的操作通道。

  未来或更迅猛

  内地楼市股市飙升背后,究竟有无大规模热钱的助推,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

  海通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佘闵华表示,近期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暴涨,主要因为经济复苏预期强烈,加上通货膨胀预期出现,“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反应,内地股市和楼市的上涨,与投机性强的热钱关联度不大。”

  作为国际热钱集结的第一站,外资汹涌入港迹象已相当明显。花旗银行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近两个月来,平均每周流入亚洲的资金特别是流入香港的资金,已经达到2007年牛市高峰时流入的资金量水平。国金证券预测,去年9月份以来流入香港的“热钱”约达3420亿港元,占香港基础货币的50%,远远超出了历史水平,与此同时港股回升显著。

  热钱在港台地区掀起波澜,迅速引发热钱会否大规模流入内地的担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认为,下半年中国或将面临更加汹涌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考虑到2009年上半年中国信贷新增供应7.37万亿元,一旦更多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则中国资产市场在内外流动性过剩的夹击下,很难避免产生新一轮的资产价格泡沫,对此应格外警惕。

  据《中国证券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