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期待统计局释疑“被增长”焦虑
· 吉林通化事件,又见“不明真相”
· 张礼礤——公信力“跳水”的一道魅影
· “收入被增长”让我假装很幸福
· 发改委顺势下调油价一举数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张礼礤——公信力“跳水”的一道魅影
  ■热点纵论

  在上周传出杭州飙车案被告人胡斌是替身出庭的流言时,我就表示“打死都不能相信这是真的”——因为这着实超出我的想象。

  27日,又有网友声称人肉搜索出胡斌的替身是一个名叫张礼礤的“的哥”,令网络再度沸腾,但我比较了照片之后,依然感觉很难相信。

  从“打死都不能相信”到“很难相信”,我必须承认,我的想象力正在这传奇小说一样的现实下不自觉地放飞。更可怕的是,在27日西湖区法院向新华社记者发来传真,称“法院确定,出庭受审的就是胡斌本人”(7月28日《南方日报)后,我的想象力不仅没有沉降,反而愈加发散。

  从理智上,其实也包括从情感上来说,尽管法院的“确定”并未出具任何实质性证据,我仍是宁愿去相信法院。但为什么我却一边逼着自己去相信法院,一边却又抑制不住地去怀疑或许真有一个张礼礤扭曲了真相?

  这恐怕是一种典型的“狼来了”效应,正是政府及部分公权部门的公信力在经历了“周老虎事件”、“躲猫猫事件”及“经适房6连号”等一系列的丑闻而大幅“跳水”,使人们有时候宁愿迎合道听途说和捕风捉影,也不相信公权力的澄清。

  何况胡斌案最初就弄出一个“70码”的谎言,人们更是会很自然地联想,杭州交警部门既然当初敢于公然“欺实马”,现在有关人员默许甚至合谋为被告找出一个替身岂不“顺理成章”?

  凭一张照片,几个帖子下就有8873人相信被告确被调包而只有130人反对,哪怕作为原告的受害者父亲出面“辟谣”也无济于事,这是怎样的一种信任危机啊!

  如果这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数据的话,即意味着当地政府、司法机关只有不到1.5%的信任度。是的,由于被告的“富二代”背景,我也承认,这里不少“打酱油者”其实是拎着“一瓶醋”来宣泄情绪的。

  但不管怎么说,公权力面对不到1.5%的信任度都未免太寒碜,它是一种严重的警示,而在这警示之下,张礼礤是不是胡斌的替身,已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透过“张礼礤”的魅影看到政府公信力“跳水”在民意中所激起的已经不是微波荡漾的涟漪,而是一场海啸——对此,不仅要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高层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而具体到胡斌案,西湖区法院有义务尽快拿出一些更直观、更权威的证据来,如果仍是只像现在这样仅靠信誓旦旦的口头“确定”或不屑于与“无稽之谈”辩解,则只会加剧人们的臆测和怀疑。

  而这样发展下去,一些地方再出类似事件,公权力恐怕连“跳水”的地方都没有,它面临的将是硬邦邦的水泥地。

  (高立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