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4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为发明残疾人助餐器他高考失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为发明残疾人助餐器他高考失利
  “那些失去手臂的残疾人,完全丧失了自主进餐的能力,我要用我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解决自主吃饭喝水问题,为他们制造一种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的残疾人助餐器。”陕西宁陕县高三(三)班学生赵俊情系残疾人,他从上初中三年级起开始研制一种特为无臂残疾人设置的助餐器。

  2007年4月赵俊的研究发明参加陕西省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工程学一等奖。2008年7月30日赵俊获得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赵俊的发明获得专利后,引起陕西省和安康市各级残联的关注,但由于资金、场地等原因,该发明至今未投入生产。而发明人赵俊,因将精力投入助餐器的研究,耽误了学习,今年参加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对于未来他充满困惑。

  邻居不幸触发发明动机

  “我最早接触的一个残疾人,就是我家的邻居叔叔,他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手,从那以后,他吃饭只能靠妻子喂。可很多时候,他妻子不能按时下班,叔叔就经常饿肚子。我很同情邻居叔叔的遭遇,给他喂过四五次饭。叔叔很客气,每次都很感激,可是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得出他心里很难受。”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残疾人,他们的生存环境引起我的同情和关注。后来我又见到了宁陕县梅子乡小学的胡某,他由于重度烧伤造成整个右手五指全部发生瘢痕挛缩,致使右手完全丧失功能,现在家中由父母供养,给这个不幸家庭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困难……

  2005年底,赵俊从宁陕县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到,全县残疾人总数6806人,其中肢体残疾的人数占总数的40%。如果说邻居叔叔的不幸遭遇触发了他的发明灵感,看了这些翔实的数据,他决定付诸行动,为他们制造一种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的残疾人助餐器。

  对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对发明创造浓厚的兴趣,促使当时只有15岁的初三学生赵俊开始走上了艰难的研究发明之路。

  苦研三年终获国家专利

  2006年,当时还在宁陕中学读初三的赵俊,通过对残疾人生活的具体细节进行全方位细心观察,发现失去双手或双臂的残疾人自主进餐和喝水是他们最大的生活障碍。他们不能用饭勺把食物从饭盒里舀起来,也不能够用饭勺或筷子把食物送到自己嘴边。考虑到每个残疾人的残疾病症和残疾等级的不同所需求的操作方式的多样化,只要他们的双足、下颌或肘关节任意一种部位还能灵活自如地运动,那么残疾人就完全可以利用他发明的助餐器的多控开关(足控、颌控、肘控)来完成用饭勺舀取食物,还可利用他发明的残疾人助餐器上安装的流体食物吸管自动装置来吸食食物和水。

  2007年在宁陕中学读高一的赵俊制作出了第一个成型的残疾人助餐器,是用个纸盒子做的,拿到学校参加手工展览,指导老师尹学金看了觉得想法很好,建议他完善细节,做得更“实用”一些。于是,在木工师傅的帮助下,他制作出了木质“饭盒”。

  高二的学习是相当紧张的,赵俊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助餐器的设计与改造,为了使助餐器的装置在操控上更加精细,在结构上更加合理,在使用上更加实用,他独自拿着设计图纸到外地找工厂进行加工。赵俊说,通过制作“多控式三维电动无臂人助餐器”,他学会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在模型的制作上一代比一代实用、简便,在思考问题和做事上一次比一次严谨。

  经过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失败,赵俊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他设计的助餐器有足控、颌控和肘控三种方式。饭勺可以在三维空间中灵活运动,运动范围较大,基本无方位死角,同时还在饭勺上配有压叉,残疾人在舀取食物过程中不至于使食物滑脱。在设备的电源问题上,他采用直流电和蓄电池两种方式供电,并有充电功能,功耗较小且节能,能够保证餐具长时间使用,而且在产品的选材上,又具有环保、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特点。经向国家专利局申请,2008年7月30日赵俊获得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专利高中生”面临困惑

  回忆起发明并获得该项专利的艰辛历程,赵俊说:“三年来,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和假期,全身心地投入到残疾人助餐器的研发之中,由于潜心研发课题,对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自己在今年高考中只考了245分(理科),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希望有识之士能看好我的发明专利,尽快尽早地投入生产,使残疾人尽可能地摆脱残疾所带来的困扰。”

  目前国家对研究发明获得国家专利的学生,在高考方面的鼓励政策还是一个空白。赵俊之父赵大林对儿子未来发展忧心忡忡,他说,赵俊这三年为改变残疾人的生存状态耽误了学习,他希望国家能够早日出台有关在校学生获得国家专利将享有高考加分的政策,高校招录时也能够给予相关优惠的政策,以保障在校学生积极投身于科技研发的创造热情,并在他们学成后能够更好地报效国家。

  记者采访时,赵俊表示与其他科目相比,他更倾向于他所热爱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或土木工程等富有创造性的专业,这是他除发明助餐器之外的第二个梦想。但他的梦想能否成真,还是一个未知数。

  同学和老师存有争议

  对于赵俊的研究发明,他的父母开始并不支持,尽管他们和儿子一样对残疾人充满了关爱,但儿子正在上高中,以后要面临着高考,如果因此影响了学习,那可怎么办?

  面对父母的劝说,赵俊也想暂时放弃,可他怕放弃后,再重新做起没有了创造灵感,就等于前功尽弃。他原先预想在上高一时,就可将残疾人助餐器发明成功并申请专利,没想到将近用了三年时间。等他全身心投入学习迎接高考时,却感到力不从心。

  赵俊的父亲赵大林和妻子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多次做赵俊的工作,劝他等高考后,或上了大学再继续自己的研究发明。赵俊不听,他用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说服父母。父母劝不住他,就用不提供研究经费、给他加大作业量等方法逼其就范。可赵俊铁了心了,没有经费,他把节约下的早点钱、买衣服的钱用在购买元件上。晚上写完作业,父母让他睡觉,他悄悄地躲在路灯下进行研究发明。父母被他的行动感动了,又想孩子毕竟是在为残疾人服务,是在做善事做好事,便顺其自然,开始支持他的研究发明。据赵俊的父亲赵大林说,这几年为购买研究材料、试验设备和器材、申请发明专利花了5万多元。

  对于赵俊的做法,他的同学和老师也有争议。7月20日,记者在宁陕县采访时,一些同学支持赵俊说,上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是为了服务社会,在上中学期间研究发明得到社会的承认有何不可?他们对赵俊的行为挺佩服的,认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又有毅力,自己认定的事坚持到底,一般人很难做到。反对者认为,中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然后参加高考,上大学继续深造,赵俊的行为不现实。另有学生认为,赵俊为别人想得太多为自己考虑太少,不划算。赵俊的指导老师廖泽松对赵俊的研究发明大加赞赏,认为他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且非常努力,但廖老师还是希望赵俊能够考进大学继续深造,这样有利于他将来继续研究发明。据《三秦都市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