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民生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12万辆电动车“没娘管”
· 水游城空中啤酒花园开放
· 20岁大学生“体无完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12万辆电动车“没娘管”
杂牌电动车隐患重重,国家标准有望两三个月内出台
  “电动车的安全问题,已到了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时候了。”昨天,南京电动车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金志强疾呼:杂牌厂商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拥有生产许可证的电动车厂家多达2700家,鱼龙混杂,偶发的安全事故已让整个行业蒙羞。与此同时,光有行业标准已显得不合时宜!捷安特、绿源、大陆鸽等主流厂商昨天联手发出呼吁,希望国家标准尽快出台,让电动车行业得以规范。

  12万辆没“娘”管

  据记者了解,南京目前上路的电动车为80万辆,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金志强告诉记者,“每年,南京新上牌的电动车为12万辆左右,这还不包括没有上牌的那一部分。”据了解,由于竞争激烈,这80万辆中有15%左右即12万辆没有售后服务保证,这些被业内人士称为“孤儿”的电动车大多是“螺丝刀工厂”生产出来的杂牌车,自上路那天起就没有安全保障。

  接受采访时,捷安特(中国)南京分公司总经理赖红强正在翻阅一篇名为《电动车“杀伤力”快赶上渣土车》的报道。在他看来,报道内容有些言过其实,“但行业的不规范确实让消费者产生了不少误解。”他说,负责任的品牌厂商都会对出厂的电动车进行严格检测,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但是,因行业门槛低,电动车行业中不少“螺丝刀工厂”,“这些小厂商根本就没有资金和技术实力购置检测设备,也就为电动车安全埋下了很多隐患。”据了解,和杂牌车相比,品牌厂家在车辆安全上都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安全测试。例如,捷安特用的刹车线高于市场上常见标准的2mm,能承受380公斤的拉力,车刹用的铝头均经过负重15公斤左右的疲劳测试,不会出现“刹不住”的情况;绿源电动车的车架振动要达到50万次以上,才算合格,而专门进行的避震前叉疲劳试验,则要超过5万次。

  国家标准有望出台

  有关电动车速度是否过快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此,捷安特、绿源、大陆鸽等厂家的负责人一致认为,十年前出台的行业标准已严重滞后,呼吁具有强制效力的国家标准出台,从源头上为电动车的安全提供保障。

  “不可否认,不少电动车的车速设计都超过了通常认为的20公里/小时的标准,但尴尬的是,这个标准仅仅是一个行业标准,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金志强说,“目前执行的行业标准还是1999年的版本,和市场的不协调已经很明显。”一位电动车生产厂家的负责人无奈地表示,老标准中的限速20公里/小时是当年根据自行车的情况制定的,“大的品牌厂家不敢公开提速,但打擦边球的情况还是有的,而更多的中小厂家完全无所顾忌——提高到40公里/小时已不是什么秘密。要知道,太慢了,消费者是不买账的。”

  当年参与制定1999版电动车行业标准的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也表示,十年前的标准已很难反映现在的市场情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电动车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不能‘因噎废食’,阻碍这个产业的发展。从根源上进行控制和引导,杜绝安全隐患,才是明智之举。原有的标准亟待修订,除了增加新的指标外,还应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以及范围进行调整变化,既要考虑安全,又要满足公众需要。”

  据业内人士透露的最新消息,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相关标准,有望两三个月内公布。快报记者 黄建军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