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民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小伙砸店打人还劫持人质
· 郁闷:与“神经病”看电影
· 壮观:千只灰椋鸟大集结
· 脱光了衣服 翻到桥外
· 手捧着鲜花 哭成泪人
· 1个单位5人捐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1个单位5人捐髓
  郑建明的同事从外地赶来为他打气 快报记者 赵杰 摄

  昨天,其中1人捐髓时,同事们特地赶来为他打气

  血液分离仪显示屏上,绿色数字一闪一闪地跳动着;血袋里,灰黄色的液体在一点一滴增多。昨天上午,在省人民医院“单采治疗室”内,义捐骨髓的郑建明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在江苏省成功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花名册上,他排第122位。令人感叹的是,在这122位志愿者中,还有他4位同事!为了让他在关键时刻,底气更足,有两位同事从外地赶来,给他打气。

  昨天上午,郑建明进了“单采治疗室”,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4个小时后,采集工作结束,郑建明打了一个“V”形手势,示意成功。随后,这批救命造血干细胞被迅速运往禄口,乘飞机空运至广州……

  “我等这一天,已经等了6年了!” 郑建明介绍,2003年江苏省红十字在全省招募捐献骨髓志愿者。当时,一大批同事踊跃报名,受大家感染,他也成了一分子。

  2005年,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可惜的是,对方因为资金缺乏,最后放弃了移植,抛下了年幼的孩子走了。那一次,郑建明心里很难过。

  今年5月份,江苏省红十字会再次通知他:“你与一个广东白血病患者配上了。”没有丝毫犹豫,他一口答应。这名男子38岁,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不希望又一个孩子失去父亲!

  “我百分之百支持他。” 妻子史红翠告诉记者,“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救人一命有什么不好呢?”她表示,如果有朝一日她与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也会毫不犹豫献上骨髓。

  妻子在采集室陪伴郑建明时,玻璃门外还站着一群人,他们高高地举着牌子,牌子上写着爱无疆、你最棒、加油……

  原来,他们都是郑建明的同事,有两个人捐过骨髓。

  “不来给他打气,不放心!”两位同事,悄悄向记者道出了另一番“原委”。同事颜伟春说,2007年,他成功捐献骨髓给一位苏州的病人!

  “每年,自觉登记捐献骨髓的志愿者有上千人,不过配型成功率像‘中彩票’一样,并不是很多。”江苏省红十字会骨髓库负责人丁玉琴告诉记者,目前,江苏省成功捐献骨髓的志愿者一共有122例。而巧的是,这中间有4人都是郑建明的同事。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位,还有一个同事叫杭彬,她不仅捐了骨髓,还有幸成为中国大陆对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人。杭彬告诉记者,她因为有事不能从苏州赶来南京,但下次有机会,她会去为同事打气,为更多人打气。

  江苏省红十字会骨髓库负责人丁玉琴介绍,一个成年人的骨髓重量为3公斤,一名供髓者提供不足10克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会因此减弱其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一般情况下,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 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就能恢复到原来水平。她希望有更多人捐献骨髓。快报记者 钟晓敏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