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5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统计局反驳美对我经济数据质疑
· 宁高宁“停职门”澄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统计局反驳美对我经济数据质疑
  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驳斥了美国智库对中国仅需15天就能调查出13亿人口经济动态的质疑,并称中国已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统计调查体系,相关数据在季后或月后15天统计出是有制度保障的。

  美国保守派智库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Foundation)网站17日发布该基金会亚洲经济政策研究员德里克·西瑟斯(DerekScissors)《中国拒绝调整经济》的署名文章,文章质疑“尽管中国经济情况多变且复杂,国家统计局却只需要15天就能调查13亿人口的经济动态”。

  “中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统计调查体系,单是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就有近10万人每天都在从事统计调查、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国数据在季后或月后15天统计出是有制度保障的,”该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在专访中说。国家统计局在7月16日发布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

  在美国传统基金会的报告中,西瑟斯称中国目前实施的部分经济刺激方式大多是靠加大投资力度在短期内改善中国经济状况,但却会导致大量财政赤字。“中国将会把自己和世界拉回到引发此次经济危机的旧经济轨道上”,西瑟斯说。

  统计局官员称西瑟斯先生的结论似乎“太过仓促”。他说,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中国政府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应对方案,包括扩大内需、调整和振兴产业规划、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可以说,中国政府采取的‘一揽子计划’,不是单纯增加投资,更不是原有增长方式的复归,而是一个既兼顾当前、又考虑长远的‘组合拳’,是一个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综合性方案,”该统计局官员说。

  中国最近几个月发布的经济数据备受世人瞩目,每次发布的数据都被国内和国际经济分析师仔细分析,是他们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经济状况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状况把脉的重要依据。除此,这些经济数据也是中国高层制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据《中国日报》

  ■相关新闻

  统计局大手笔投入

  提高统计质量

  近日,国家统计局与联合国在北京签署联合国统计能力开发信托基金协议。根据该协议,今后5年中国政府每年将投入80万美元,以提高中国及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统计能力。

  信托基金项目运作时间为2009-2013年,项目将通过研讨班、技术咨询、人员交流、学习访问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动中国及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若干重点领域对国际通行统计规则的学习和借鉴。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中国将充分吸收各国统计工作的成果,不断提高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该项目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官方统计的质量,提升中国官方统计的国际声誉和可信性。据《每日经济新闻》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