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生活无锡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有了它 闯红灯的少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有了它 闯红灯的少了
市民呼吁:交通流量大的路口最好都能设置遮阳棚
  市民们希望这样的遮阳棚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这几天,锡城中山路与人民路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道上搭起的遮阳棚,给在酷暑中等候红灯的人们带来一丝清凉。无锡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置遮阳棚不但是为了给非机动车驾驶者提供一个清凉的场所,还能减少一些非机动车驾驶人闯红灯的主观动机。也有不少市民在感受到了夏日凉棚的惬意后,呼吁在更多的路口设置这样的便民凉棚。

  连日来,《生活无锡》在人民路和中山路十字路口观察发现,这些新建的遮阳棚覆盖整个非机动车道,在棚的侧面还醒目地写有一些提示市民文明交通的宣传语。而在搭建了遮阳棚后,路口闯红灯的非机动车明显减少,跟以往一看见绿灯渐闪转变成黄灯时就要猛踩几脚快速冲过路口的情况相比,有了遮阳棚以后,一些骑车人眼见红灯就要亮起来,即使过了线也会退回去躲进遮阳棚里。而昨天一场大雨,遮阳棚也成了一些急着出门没有带雨衣的骑车人的避雨棚。一位路边执勤交警也向《生活无锡》证实,有了遮阳棚以后,故意闯红灯的非机动车确实减少很多,给他们的管理也带来了方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没有设置遮阳棚的路口,当右转绿灯刚亮时,在烈日下等候的非机动车就迫不及待地直行了,而在雨天,一些没带雨具的骑车人索性看见红灯也不停,直接冲过停车线窜过马路。而有些有树荫的路口,为了躲避阳光,一些骑车人索性就着树荫靠路边停车等红灯,这可苦了需要右转的骑车人,不得不一边猛打车铃,一边左闪右躲地小心经过。戴着遮阳帽、眼镜的刘女士认为,除了繁华路段设置遮阳棚,一些交通流量大的路口也应该设置遮阳棚,比如朝阳广场路口、太湖大道路口就很需要。

  据了解,此番在路口设置遮阳棚是无锡市交警部门的一次尝试,但从目前一个凉棚需要8000元左右费用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想大规模推广,在锡城所有交通流量大的路口都安装上这样的遮阳棚,由于在资金上很吃紧,所以一时还普及不起来。对于建造凉棚的经费问题,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此类利民便民举措除了需市政府专项投资外,也可以以吸收民间资本的方式集资造棚。因为这种路口凉亭的位置往往都比较醒目,如果在上面做些商业广告,效果应该不错。只要广告内容是雅俗共赏不要太另类,商家出钱做了宣传,市民也得到了福利,如此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未尝不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其实此前浙江媒体已有报道,与无锡相类似的情况在杭州也存在,7月初杭州交警部门在市区的主要路口为等候红绿灯的非机动车建起了遮阳棚,而为了能让这项便民措施得以推广普及,同样面临资金紧张的杭州交警部门准备借助民间资金,也就是对遮阳棚进行广告招租,利用这些广告费抵消遮阳棚的制作成本。薛晟 文/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