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生活苏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没看到日全食 姑苏城一片遗憾
· 动物比人平静多了
· 发烧友湖北“追日”成功
· 大雨突至与“食甚”无关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没看到日全食 姑苏城一片遗憾
  9点35分左右,苏州街头一片漆黑 网友供图

  大雨中,在桂花公园广场中央撑伞的观测者 何寅平 摄

  观测者雨中调机器 何寅平 摄

  昨天一早,天阴阴的,七点左右,太阳竟然露出笑脸,不时穿梭于云层间。市民们惊喜万分,“难道不下雨了?这样的话说不定能看到日全食了。”可惜天公不作美,上午八点左右,一场大雨突然来袭,打破了市民的愿望,观测日全食终成泡影。

  李公堤广场

  巨型观测镜变身大“雨伞”

  昨天上午8点,笔者来到李公堤1912广场,此时广场上早已聚集了许多前来观测日全食的市民和游客,一群外国游客甚至已经架好三角架,准备将日全食过程录制下来。广场上最惹人注目的自然是那副巨大的观测镜,观测镜全长约12米,宽3.6米,可供多人同时观测日全食,矗立在广场上极为壮观,引得游客纷纷与之合影留念。

  此时,天渐渐变得阴暗起来,黑压压的乌云从西天逼过来,“不会要下雨了吧。”果然,没过一会,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由于大雨来得太突然,让观测者们措手不及,大家纷纷找地方躲雨。不一会儿,堤边的亭子里、餐馆的屋檐下便挤满了人,而一些没带雨具又找不到地儿避雨的游客则躲在巨型观测镜下,“这眼镜既能看日食又能当雨伞,一物两用,确实不错。”一位老大爷笑着说道,听到这番话,周围的人都笑了。

  9点30分,天空渐渐变黑。看着天一点一点暗下去,广场上的人们异常激动,欢呼声不绝于耳,有些孩子甚至手舞足蹈起来,大伙纷纷拿出相机,想要留下这宝贵的瞬间。此时,李公堤上的灯也全部打开,红色灯光下的亭台、翠绿灯光下的桥洞、路边的火树银花,这一切在黑暗中显得如此绚丽,周围有人惊叹道:好美!“没看成日食,欣赏到美景也值了。”来自无锡的黄先生边帮女儿拍照边说,原本趁女儿放假在家,带她来苏州看日全食,谁料竟然遇上雨天,虽然有些遗憾,但能亲身体验这天文奇观就很满足了。

  独墅湖公园

  “我们是来看下雨的!”

  不少市民一大早就赶到了位于独墅湖体育公园的观测点,大雨中,日全食是看不成了,一位市民只能自嘲:“好久没看见下雨了,今天是来看下雨的。”

  昨天,第六届中国世界遗产国际青少年夏令营也同时在这里观测,现场还布置了三台专业望远镜,这下可都用不上了,工作人员赶紧给望远镜打上了伞,生怕淋坏了这些珍贵的大家伙。

  漫长的等待过去了,快要接近“食甚”时,大家的神经顿时紧张了起来,“怎么还没黑啊?”“还有十五分钟了”……9点15分,场地上的灯光和周围的路灯都亮起来了,天也逐渐黑下来,到9点35分之后,天空一片黑暗,就像晚上一样,显得灯光特别亮,唯一不同的是,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手机没有信号了,不用说,这也是日食惹的祸。

  黑暗的五分钟里,很多人忍不住走出躲雨的房子,跑到草地上感受宇宙的神奇力量,也许,对这些欢笑着拍照的人们来说,这场雨中的日全食之约更让人难忘。

  桂花公园

  众人欢呼冲入雨中

  昨天在苏州最佳观测点之一的桂花公园,数百位市民撑着雨伞,在大雨中“体验”了日食。

  上午不到8点,数以百计的市民涌入桂花公园,有年过半百的老人、时尚的青年、更有正在放暑假的学生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各式的观测镜,很多人还带上了相机和雨伞。不一会,天文观测仪器、照相机和翘首以待的观测者便布满了公园每个角落。8点10分左右,天空中忽然飘起了零星小雨,接着豆大的雨滴密集地落下来,逼得市民们纷纷躲进了广场周围的走廊中。而一部分有备而来的观测者们则直接打起了雨伞,坚守阵地。

  来自淮安某中学的张老师此刻正和两个学生一起,撑着伞为两架相机和一架DV挡风遮雨,雨滴淋湿了衣袖却浑然不觉。张老师告诉我们,他们是前天从淮安赶到苏州的,虽然这次下大雨,很难观测成功。但他依然抱着一丝希望:“现在才8点半,11点才结束,也许还有机会。”为此即使阵雨连连,他依然不肯退到走廊里。“要是进去避雨,这位子就可能被别人抢去了,而且万一日全食出现了,再开相机调角度就迟了。”

  而在当天现场,多数人也都抱着类似的想法,特意陪着孩子前来看日食的李阿姨说:“虽然早知道要下雨,但还是希望会有奇迹出现。”在走廊中呆了十多分钟以后,很多带伞的市民干脆撑着伞跑到了广场上,有的则登上了广场中央的露天表演台,更有甚者干脆以拥挤的人流为背景拍照留念。大家都没有因为下雨而打道回府,而是继续伫立在雨中等待着,川流不息的“伞群”形成了日全食下一道亮丽的风景。

  9点35分左右,天空骤然暗了下来,广场上顿时兴奋了起来,市民们一边手指着天空,一面议论纷纷。食甚终于到来,整个天空一片漆黑,伴随着周围路灯的灯光,公园内的气氛达了高潮。市民们争先恐后地冒着大雨冲到了广场中央,兴奋地抬头张望。一些激动的市民,嫌雨伞阻碍视线,干脆收起了雨伞,任凭大雨拍打着脸庞。个别人发出的欢呼声随之被众人放大,大家一边欢呼,一边目不转睛地仰望着天空。

  拙政园里

  感受500年一遇奇观

  “拙政园自开放以来,应该说这是第一次向游人展示夜游景象,而这全都应该归功于日全食。”昨日上午,苏州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拙政园出现了白天的“黑夜”奇观,众多中外游人在现场感受到白天夜游的魅力,更在这个刚刚过完500岁生日的古典园林里感受到了500年一遇的天象奇观。

  上午8点多,游人很是期待地坐在园林建筑的走廊下,架好相机等待着天黑。工作人员分布在各个景点,以防出现意外,园子的保安则是手持大手电筒来回疏导游人。

  来自欧洲的十几位“追日者”,坐在拙政园标志性建筑之一远香堂走廊下。随着日全食的到来,天一下子黑了下来。园景朦胧、宫灯摇曳、人影婆挲,很多游人纷纷自动靠拢在远香堂下走廊里,坐着、站着、倚着,孩子乖乖地靠在大人身旁,静静感受着突如其来的黑暗时分。

  只见十几位异国的追日者,一同倒上了红酒,用一次性纸杯互相致意畅饮,然后安静地坐在走廊里的围栏上,看着美妙的园林夜景,感受着非同寻常的黑暗。

  缓缓的,天开始亮了,“期待光明,但又有点舍不得。”一位老外站在荷塘边作出夸张的张开双臂动作拍照,他说是在迎接美妙的光明到来。他也说出了复杂的心情。而他可能还不知道,他脚下的那块基石就是最初的500年前的原石。

  黑暗中,游人们忙着拍园林夜景、聊天、打电话给亲人,还有的干脆依靠在栏杆上睡了起来,直到天气彻底亮起来,一切又很快恢复了繁荣,有人说恍若个梦,也有人说人生首次感受了白天夜游园林的魅力,将会终身难忘。

  赵沈宇 吴皆与 何寅平 王彪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