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李双良
男,汉族,山西省忻州市人,中共党员。1923年出生,1947年参加工作,太原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加工厂原职工。
李双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是闻名全国冶金行业的“工业炉渣爆破能手”。1983年,年近花甲的李双良主动请战,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带领渣场职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高23米、占地2.3平方公里、总量达1000万立方米的渣山搬掉,累计回收废钢铁130.9万吨,还自创设备,生产各种废渣延伸产品,创造经济价值3.3亿元。此后,他又带领职工在原地建成了绿树成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大花园。他的贡献,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太钢的倒渣难题,更走出了一条“以渣养渣、以渣治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治渣新路子,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循环经济、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1996年李双良档案馆建成。建馆13年来,接待国内外参观的各界人士35万余人次,发挥了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环保教育基地等多种作用。他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全球500佳金质奖章。
224.李四光
(1889-1971)
男,蒙古族,湖北省黄冈市人,中共党员。生前系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地质学家。
新中国成立之际,李四光排除干扰,从英国秘密回国,历经周折,于1950年5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先后在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黄山、扬子江流域等地发现了大量遗迹,用科学事实推翻了外国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证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1956年,李四光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他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225.李向群
(1978-1998)
男,汉族,海南省琼山市人,中共党员。1996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75121部队9连战士。
李向群成长在一个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家庭,他家富不忘报国,主动放弃优裕生活从军入伍,在部队大熔炉里,他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合格战士、优秀士兵和共产党员。参军不到两年,他记下了5万多字的读书笔记,获得法律单科结业证,两次被评为全团训练尖子。在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战斗中,突击队员名单里本来没有李向群,但他4次递交决心书,强烈要求参加部队的抢险突击队。连日发烧的他带病坚持战斗,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救醒后,又拔掉输液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年仅20岁。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其20年短暂生命和20个月的短暂军龄,展现了崇高的人生追求、强烈的进取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献身精神,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广州军区授予“抗洪勇士”荣誉称号。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226.李国安
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共党员。1946年出生,1961年入伍,内蒙古军区原副司令员。
李国安长期战斗在条件艰苦的祖国北疆,任给水工程团团长13年间,为解决困扰边防部队和边疆人民“吃水难”的问题,他和党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官兵,转战大漠戈壁,历尽千辛万苦,跋涉24800公里,打井580余眼,先后圆满完成了解决边疆军民吃水用水难的“952”工程、张家口地震灾区的“百眼救灾扶贫井”工程、解决内蒙古贫困地区农牧民吃水难的“992”工程等,造福10万群众,被誉为“草原水神”。李国安还刻苦学习专业理论,成为水文、地质、物探、钻探等专业的行家,带领部队勘察了八千里边防线,收集了2万多个水文地质数据,对北部边疆地区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水文地质普查,新完成普查面积8.4万多平方公里,重复验证完成普查面积24万平方公里,调查水源点4000多个,采集各种实验样品7000多个,建起全军第一个水文地质实验室,填补了内蒙古北部边疆无水文地质资料的空白。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上不愧党,下不愧兵”的庄严承诺。他是中共十五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先后荣立一、二、三等功5次。中央军委授予他“模范团长”荣誉称号。
227.李剑英
(1964-2006)
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共党员。1982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94038部队飞行员。
李剑英始终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飞行,练就了过硬的飞行技术,先后4次改装新机,每次都是首批放单飞。在驻藏飞行训练期间,创下某机型编队飞行时间最长、高原超低空飞行高度最低等多项纪录。在20多年的飞行生涯中,他共飞行5003个架次、近2400小时,从未发生过任何“错、忘、漏”现象和事故征候,出色完成了高原驻训、科研试飞等重大任务。1999年,在一次飞行训练中,飞机因机械原因空中停车,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沉着冷静,以精湛技术成功实施了空中开车,避免了一起严重飞行事故。2006年11月14日,李剑英驾机执行昼间飞行训练任务,飞机在着陆下滑时遭遇鸽群撞击,导致发动机空中停车。战机下方,密集分布了7个自然村、数百户人家、三四千名群众以及车流密集的高速公路和收费站。为了保护地面数千群众的生命安全,危急关头他毅然放弃跳伞,极力控制飞机状态实施迫降,但未能成功,不幸壮烈牺牲,年仅42岁。他先后荣立二、三等功3次。2006年,空军为李剑英追记一等功,并追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228.李春燕
女,苗族,贵州省从江县人,中共党员。1977年出生,现为贵州省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博爱卫生站医生。
2000年,李春燕从卫校毕业后来到大塘村。该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山高路陡,交通闭塞,生活贫穷,“小病扛,大病顶,实在不行把巫师请”是当地群众缺医少药的真实写照。2001年,为了利用自己学到的医术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在家人的支持下,李春燕卖掉了家里3头耕牛中的两头,筹集资金2000元,开办了大塘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卫生室。卫生室创办之初,她连药箱也买不起,只好用竹篮子代替,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也是从当医生的父亲那里借来的,但是她仍以高度的责任心为村民们服务。当地村民家庭困难,看病吃药大多付不起钱,只能赊欠记账,久而久之,卫生室资金周转也就越来越难,李春燕家里为此还背上了7000多元的债务。为了筹钱买药,李春燕和家人把家里剩下的一头耕牛也卖了,最困难的时候,她卖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包括结婚戒指。李春燕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服务群众,共医治病人上万人次,接生婴儿百余人,她常常不顾个人安危抢救病人,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2007年,她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29.李桂林、陆建芬夫妇
李桂林,男,彝族,四川省汉源县人,中共党员,1967年出生,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小学教师;陆建芬,女,彝族,四川省汉源县人,1966年出生,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小学教师。
1990年,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来到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任教,村民的落后与贫苦深深地震撼了这对彝族夫妇。二坪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就是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他们共培养了6届学生共149人,其中有22人是从外村慕名而来的。因为教学任务重,他们没有时间照看儿子和老人,儿子不小心摔伤了手,由于离卫生院太远,延误了医治时机,还留下了后遗症。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全身心投入山区教育事业的精神感动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昔日的荒凉到今天的巨变,是与这两位老师付出的心血分不开的。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2007年,李桂林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230.李素芝
男,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共党员。1954年出生,1970年入伍,现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
1976年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李素芝放弃留在上海工作的优越条件,主动申请进藏。在藏工作33年来,他始终怀着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先后攻克高原心脏手术和高山病防治两大世界医学难题,对急性高山病发病机理及其防治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使西藏急性高原病发病率大幅下降,驻藏部队连续12年没有1名官兵因急性高原病死亡。他组织开展的150多项新技术、新业务中,20项创世界医学奇迹、36项属国内首创、86项填补高原医学空白,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0项。先后成功主刀大小手术13000多例,抢救垂危病人600多名,成功实施高原首例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肾移植、背驼式全肝移植等手术。担任院长13年来,他先后带领500余批医疗队,行程百万余公里,巡诊病人30余万人次。他积极推行西藏农牧民免费医疗,为1000多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被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门巴将军”。他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道德模范、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荣立一、二、三等功7次。
231.李素丽
女,汉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62年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公交集团服务部副部长兼“北京交通服务热线”公交分中心主任。
1981年,年仅19岁的李素丽当上了一名售票员。她真心实意以服务工作为荣,自重自强,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在晃动的、时常拥挤的车厢里,她视乘客如亲人,始终坚持微笑服务,以真诚的爱心创造着让乘客上车如到家的舒畅环境。她热诚迎送乘客,服务周到,体贴入微,始终坚持做到“四多六到”:多说一句,多看一眼,多帮一把,多走几步;话到,眼到,手到,腿到,情到,神到。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尽情地享受着工作的愉悦,受到乘客和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1999年,公交服务热线成立,李素丽作为“公交品牌”调入服务热线任负责人。公交服务热线不断发展,从开始的十几个人,到现在的100多人,成为北京交通服务热线,平均每天接电话17000余个,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岗和巾帼文明岗。无论在售票员岗位还是在管理岗位,她始终努力践行“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的工作理念,被乘客誉为“微笑的天使”。她是中共十五大、十六大代表,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职业道德标兵、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232.李梦桃
男,汉族,上海市人,中共党员。1948年出生,1964年支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现任农六师奇台医院党委书记。
位于中蒙边境的北塔山牧场,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年均气温只有2.4度,居住着汉、哈萨克、蒙古、回、藏等5个民族,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李梦桃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坚持为牧民行医40多年。他开始学的是儿科,看到牧民高度分散,什么样的病人都可能遇到,就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在较短时间掌握了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的一般医疗理论和技术,成长为全科医生。为了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他还自学了哈萨克语,治病救人的同时积极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多年来,他靠着一匹马、一个药箱、一件羊皮大衣、一块毡子和一支枪,常年往返于几百个放牧点之间,为牧场的职工群众、牧民和边防战士送医送药。为了抢救群众的生命,不管白天黑夜,不论路途远近,接到病情立即出诊。行医过程中,他多次遇到恶劣天气,发生意外险情,始终无怨无悔。这些年,他走遍了牧场的每道山岭,累计行程26万多公里,救治病人2万多人次,接生800多个婴儿,赢得了牧区人民的尊重和爱戴,被誉为“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他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33.李登海
男,汉族,山东省莱州市人,中共党员。1949年出生,现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
李登海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以来,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连续30多个春节都在海南育种基地度过,以每年3至4代的速度进行科研育种,开创了我国紧凑型玉米育种先河。他研究的玉米品种7次刷新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被誉为“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2005年创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并保持至今。先后培育出紧凑型玉米杂交品种有52个通过国家和有关省市审定,获得44项植物新品种权和10项专利。国家实施“九五”计划以来,他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41项,其中“高产玉米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他在全国各玉米生产区设立了育种中心和试验站,建成国内最大的玉米育种科研平台。目前,他培育的玉米高产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10亿亩,实现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共十四大、十七大代表,第八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34.杨业功
(1945-2004)
男,汉族,湖北省应城市人,中共党员。1963年入伍,生前系第二炮兵副参谋长。
杨业功是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指挥员。入伍40多年特别是担任领导干部以来,他把履行使命任务、维护国家安全看得比生命还重,始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忘我工作。他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常规导弹旅,成功组织了第一枚新型常规导弹发射,带领部队创造了新型导弹部队当年组建、当年形成实战发射能力的显著成绩。1995年7月和1996年3月,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重大决策,命令第二炮兵向东海、南海预定海域进行导弹发射训练。杨业功奉命负责阵地勘选、发射方案拟定和现场组织指挥,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勇于负责的精神,确保6发导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打出了国威军威。此外,杨业功还多次参加重大军事行动和新中国成立50周年首都阅兵,为加快我军导弹部队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作出了突出贡献。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仍然牵挂着部队战斗力建设,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军委追授他“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荣誉称号。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画像制作印发全军,在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235.杨利伟
男,汉族,辽宁省兴城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出生,1983年入伍,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特级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执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不畏艰险,敢为人先,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1个小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赢得了巨大荣誉。杨利伟入选航天员之前是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面对祖国的召唤,他毅然投身全新的载人航天事业。为适应新的任务,他惜时如金,勤学肯钻,不到两年时间,学完了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等10多门高新技术课程,考核成绩全部达到优秀。为掌握过硬的航天技能,他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克难关,日复一日苦练,一项一项攻关,在5年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8大类58个专业近百项的训练任务,熟练掌握了飞行程序和操作规程,以专业技术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首飞梯队。首飞任务中,他沉着冷静,以良好的素质、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本领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