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江苏13市自来水
“到位价”出炉
· 月底油价会降
但不会降太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集中听证,2010年底前自来水要涨价
江苏13市自来水“到位价”出炉
  涨价?铁定

  水

  近来,江苏各市仿佛吹响了自来水调价“集结号”:在7、8两个月内,还没听证的纷纷举行价格听证会;已经听证的纷纷按照“原有步骤”上报水价调整方案……记者昨天了解到,全省13个省辖市到2010年底拟调整的居民用水“到位价格”中,最高的3.4元/吨,最低预计2.70元/吨。

  你先我后,13市纷纷“听”水价

  各市水价之所以出现这般“急调”,主要是因为到了2010年底,“十一五”将告结束,这一轮水价调整计划也将随之“到期”,而眼下只有短短一年半时间了。因为自来水价格是列入江苏省价格听证目录的项目,所以在调整之前必须召开价格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仅本月就有常州、泰州两市先后召开了水价调整听证会,南通则将于8月中旬召开。而在此前的1-6月份,徐州、无锡、宿迁、淮安、扬州五市的水价调整听证会已陆续开完。更早的如镇江、连云港等两市已经在2008年举行了水价调整听证会。最早听证的是南京,2006年8月的价格听证会后,该市就制定出了“十一五”水价调整的总盘子。

  与一般的价格听证项目不同,自来水价格听证方案涉及整个“十一五”期间的调整,对今年听证的城市而言,主要是2009年、2010年的调价计划。

  部分城市进入调价实施阶段

  对此前已经完成了价格听证程序的城市而言,眼下则进入了分步实施阶段,省内多个省辖市物价局发布公告,有的从7月或8月份起调整自来水价格,有的是公布今、明两年的总体调价计划。例如,连云港、镇江、无锡、徐州、宿迁等5市的调价方案均已获省物价局批准,有的已经开始实施新标准,苏州的价格则在报批中。

  例如,镇江自来水价格从2009年7月1日第二次抄见水量起执行新标准,居民生活用水到户价由2.63元/吨调整为3.05元/吨,到明年底前则拟调整到3.35元/吨,目前还有0.30元的调价空间。无锡自来水价自7月1日后第一次抄表执行原价,第二次抄表执行调整后的新标准,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到户价由2.57元/吨调整为3.20元/吨,提高0.63元/吨。稍有特别的是,无锡此次调整为一步到位。

  在苏南各市水价纷纷上调的过程中,苏州物价、水务等部门6月底曾表示近期不跟进。记者了解到,其实这一调整也并不会太久,目前该市的方案已经报批至政府部门。

  南京明年还将再涨3毛钱

  南京在全省是率先举行水价调整听证会的,也是今年最早调整水价的。4月1日南京将民用自来水价格每吨上调了0.3元,现行水价为2.80元/吨。根据“一次听证、分布实施”的方案,到2010年南京民用水价的“到位价格”是3.10元,这意味着,南京民用水价还有3毛钱的上涨空间。不过,考虑到百姓的承受能力及对物价走势的影响等多方因素,今年该市目前没有水价二次上调的计划。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南京民用水价将于2010年底前再加3毛钱调整到位。

  水价调整与否,影响最大的将是CPI走势,如果CPI涨幅过高,调整或将因此推迟。例如2008年南京水价调整计划即未能如期进行,原定的2毛钱涨幅也被分解到2009年、2010年两年的计划中。不过,今年以来江苏CPI持续负增长,给水价的调整带来了客观条件。从当前趋势看,下半年至明年的物价水平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全省各市水价以及到2010年底前拟调整情况表     单位:元/吨

  [备注]表格中所列举的“拟调”价格是指到2010年“十一五”期末准备调整的价格,其中部分省辖市为价格听证方案中提出的价格,正式方案在批复后可能还会发生变动。

  ■建议

  涨价要兼顾

  低收入者

  水价一片“涨”声,此现象并非江苏独有,全国几乎所有城市近来都出现了“自来水涨价热”。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称,这是资源价格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不少听证代表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在调价时应该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对此,江苏各市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实施阶梯式水价。例如,南京、无锡、苏州已经对居民用水实施“阶梯价格”。南京第一级按每户(4人及以下)20 m3/月计算,第二级每户每月20~30m3,第三级每户每月30m3以上,此举一来是为了提倡节约用水,二来也是减低低收入群体的压力。

  第二种方案是实行优惠或补贴。例如泰州在听证方案中提出,对市区低保户、特困职工家庭每月每户免费用5吨水;无锡对低保人群及特困职工按照先缴后补的方式,实行自来水调价补贴,补贴标准由原来每月每户16元提高到20元,这一补贴标准在全省范围内目前是最高的。

  此外,一些专家则提出,在兼顾资源改革及低收入群体的基础上,对自来水经营这一垄断行业的成本控制非常迫切,“涨上去的收入必须真正用在污水治理上”。

  快报记者 郑春平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