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顺溜 ”导演和南京有解不开的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1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顺溜 ”导演和南京有解不开的缘
快报记者独家对话花箐,听他讲述拍戏的幕后精彩
  一部《我的兄弟叫顺溜》,不仅创了今年央视一套的收视新高,而且央视八套和四家卫视竞相重播,并引发各方持续热议,令该剧的创作者们始料不及,并颇受鼓舞。作为该剧的大功臣,第一次担任导演的花箐近日秘密来到南京,约见了著名南京编剧杨骏。在杨骏的引荐下,低调的花箐终于如约出现在记者的面前。

  午后的南京有些炙热,在玄武湖畔的一个茶馆里,花箐有些“慵懒”地半躺在沙发上,喝上一口刚沏好的雨花茶,对于这场采访,花箐更喜欢用“聊天”两字来定义。在他看来,采访过于正规,何况他接受了蜂拥而至的采访,一时间更想与记者像朋友一样聊天,这样更为轻松。对于花箐来说,“顺溜”已经画上了句号,接下来,也是他此次来宁的目的,就是想和南京编剧杨骏合作,拍摄自己执导的第二部电视剧,“我是江苏淮安人,我的作品好像都和南京有关,‘顺溜’是和南京的朱苏进合作的,这次想拍的新剧又是要和南京的编剧合作,而且讲的还是南京的故事。这些好像都是缘分,与南京的缘分!”

  王宝强认真也懂事

  “关于‘顺溜’的事,我说得实在太多了,马上《艺术人生》就要播主创的专访,我、宝强还有孙逊都又要再说很多!所以对于一些已知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了!”花箐的开场白似乎断了记者的采访“后路”,不过随后的聊天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索然无味。他和王宝强之间的缘分就深深地吸引了记者。“认识宝强,那是很早的事了。《盲井》前期筹备的时候,我是策划。当时李扬在北影厂门口数百号人中选择了宝强,刚进组我就认识宝强了,他是个特认真的人,也很懂事。《盲井》火了之后,宝强得了很多奖,当然那时他还不红。冯小刚《天下无贼》选角时正是看了《盲井》才选宝强的,冯小刚把宝强给捧红了,康洪雷的《士兵突击》把宝强给捧火了。但宝强知道,没有李扬,他可能还只能在工地打工,可能还只能在北影厂门口等活。宝强知道报恩,自从他火了之后,每年过年第一件事就是到李扬家拜年。”

  “顺溜”还没有开机时,王宝强但凡接受采访总会再三强调:“以后大家不用喊我许三多,就喊我顺溜!”当时大家对王宝强的提醒并没有在意,直到“顺溜”火了,才明白他提醒的潜在用意。那在导演自己看来,“顺溜”到底如何呢?花箐笑说:“当然好了,其实除了宝强演得好,孙逊也不错,这点大家都认同。说到孙逊,这小子在开机第五天时,突然要求把普通话改说成湖北普通话,这一改,他之前拍的戏份得重来,但结果他还真让自己的那口湖北普通话给整火了!”

  “顺溜”是我的“小品”

  “顺溜”成功了,但对于花箐来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再说‘顺溜’,我只能说,这是我的一个小品,已经画上了句号。它的成功原因很简单,它在改变大家传统欣赏习惯的同时,做到了老少皆宜。它用纪录片的形式拍出了电视剧的剧情。”“顺溜”热播后,不少人拿《潜伏》与《人间正道是沧桑》与其比较,但在花箐看来,这三部电视剧放在一起比有点牵强。“不能因为我拍了‘顺溜’就说其他两部剧不好,但是我要说‘顺溜’在这三者之间可以说是收视人群最广的。《潜伏》的结构非常好,是今年最成功的电视剧之一,但它比较高端,我所说的高端是《潜伏》需要去品,可能它的收视人群以知识分子居多。《人间正道是沧桑》比较宏大,50集,覆盖面很广,但没有‘顺溜’来得简单。当然,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这两部剧是非常成功的,只是我觉得,‘顺溜’的收视人群是最广的!”

  快把制片人太太逼疯了

  初次执导电视剧,就遇到了“顺溜”这样大投资的作品,现在回想起来,花箐觉得当时满是压力,“拍战争戏很辛苦,每天面对几百号人,有时候觉得都快要崩溃了,回家倒床上就睡。我太太是该剧的制片人,我有压力,她就更有压力。但在一些拍摄细节上,不因为她是我太太我就妥协,我需要什么,制片人就要给我什么。好多次,我太太都快让我逼疯了。”花箐这段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其间固然带着对制片人太太的感谢。事后,杨骏也告诉记者,花箐夫妻俩为了这部剧,不知道吵了多少架。“在家是夫妻,在片场就是导演与制片人。花箐是个直脾气,他铆着劲要把这部戏拍好,比如战争戏中扔手榴弹的戏,花箐的要求是战士一甩,镜头要跟着手榴弹走,最后落地爆炸,一气呵成。但这样写实的拍摄手法,太费钱了,他太太当时就傻眼了,说你不能这样拍,花箐不干,说不这样拍可以,我走人,于是两人就吵。我记得好多次,他太太都被花箐那股较真的劲给‘逼’哭了!再比如,央视对‘顺溜’非常重视,也希望该剧能尽早播出,但当时该剧还在做后期。花箐要好好剪,太太和他说央视希望5月就开播,花箐就‘疯’了,坚决不干。好不容易最后协调到7月播,你知道吗?这剧刚开始播的时候,花箐还在做最后几集的剪辑,都快把他太太急坏了!”

  很少有人像我这么拍戏

  做导演,花箐给了自己很高的要求,很多时候,他再忙也要亲力亲为,而这也是他引以为豪的地方。“现在很少有人像我这么拍电视剧了,其实我的要求很简单,就两大硬规定:一是演员必须在拍摄时期内被买断,不能跨组拍摄,我的剧不能等人,不能说你腕大就要随你,这个不行,我必须保证剧的质量,保证演员在这部戏中的情感延续。现在内地那么多剧组,做到我这样的不多,有些大制作,演员都凑不齐,那还拍什么?隔三岔五就走一个,隔三岔五又来一个,这不是瞎闹吗!还有一点就是,我的剧组不会分组拍摄,所有的文戏、武戏都是我一个人导。有些导演只导文戏,武戏就交给武术指导拍,我不会这样处理,一个战争戏,武戏同样重要。”

  很多观众赞扬“顺溜”的战争场面戏拍得震撼,但花箐的拍摄手法也正是行内很少人采用的做法,他不是像一般人用一两台摄像机,而是用6台摄影机在各个角度拍,“演员都不知道究竟哪个摄像机对着自己。而我会在监视器前看所有的效果,做到万无一失,这才能保证战争戏的精彩!”

  同行“毁”我不在乎

  “顺溜”的热播也引来了诸多争议,用花箐的话说那是“板砖满天飞”。“‘顺溜’在央视播出的时候,我就常在网上看观众的评价。那个板砖啊,飞过来你躲都没法躲,不过我看到这样的批评声,一点都不生气。很简单,这说明你的剧关注度高,我看到那么多评价,相反我还很开心。剧中确实存在一些漏洞,没有那么完美,观众能看出来说明看得很细致。”相对于观众的热评,花箐比较反感同行的“炮轰”,而且是蓄意的“炮轰”。“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顺溜’在开播前4小时,网上就有说这剧特别难看的评论了。要知道‘顺溜’在播出前,根本没有出碟,这样蓄意的炮轰,我想普通观众是做不到的。还有,前不久说‘顺溜’是抄袭了姜文的《鬼子来了》,我听了特别可笑,两个不同类型的故事,哪一点看上去像抄袭的?他们毁我,我不在乎,毕竟‘顺溜’的收视率是有目共睹的!”

  新作还是南京编剧

  此次来宁,花箐一方面是忙里偷闲回家探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下一部作品,而他感兴趣的本子正出自南京编剧杨骏之手。“我和南京编剧好像特别有缘,‘顺溜’是朱苏进的作品,接下来我筹划的这部作品,是杨骏的作品,真是巧了。”谈及新剧,花箐与杨骏都不愿透露太多内容,和记者打招呼说:“剧本还在改,整个剧还在最初的筹划阶段,所以不能透露太多。这部剧主要是讲南京的,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反映了革命成功的必然性,可以说比《潜伏》的冲突要激烈得多!”既然是讲发生在南京的故事,那在南京取景也是必然的了?花箐肯定地说:“整个剧会在南京与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拍,从目前的剧本看,也是个巨制,每集成本至少在60万!”

  和南京编剧的缘分,让花箐有些感慨:“我是江苏淮安人,虽然读大学后一直在北京,但对于家乡这块土地还是有着深厚感情的。两次与南京编剧合作,我想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快报记者 李谷

  “顺溜”拍摄现场

  《我的兄弟叫顺溜》海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