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潜逃14年 一张照片擒住黑户疑犯
· 照料截瘫妻 他弃高薪当“男保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1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照料截瘫妻 他弃高薪当“男保姆”
  46岁的他当过兵、扛过枪、拿过高薪,如今每天洗衣、做饭,忙着替别人照看孩子、护理瘫痪在床的妻子,成为名副其实的男保姆。是什么让他甘心在家当“小”男人呢?

  妻子为他唱《兵哥哥》

  6日中午,重庆垫江县新民镇街边一户三居室,客厅里随意摆放着几把别人淘汰的木椅,显得有些空旷。46岁的董泽权刚把侄儿换下的一大盆脏衣服洗完,又开始忙着煮饭炒菜,动作麻利。半小时不到,一盘清炒藤藤菜、一碗回锅肉和一盆南瓜汤就端上桌。

  “钧钧,吃饭了。”董泽权把在一旁玩耍的钧钧拉到餐桌前——为增加家庭收入,他给5岁半的内侄当了3年保姆。照看钧钧吃完饭,董泽权又盛了满满一碗饭朝里屋走去。

  “乖老婆,来,老公喂。”听到老公甜蜜的“命令”,在床上躺了13年的高琼碧做个鬼脸,俏皮地张大嘴巴,幸福的红晕在她脸上绽开。

  “乖老婆,唱首歌下饭。”伺候高琼碧吃完饭,董泽权给自己盛碗饭在妻子床前坐下,向老婆提出邀请。

  “想死个人的兵哥哥,去年他当兵到哨所,夜晚他是我枕上的梦,白天他是我嘴里的歌……”从小就喜欢唱歌的高琼碧哼唱起宋祖英那首《兵哥哥》,董泽权听得如痴如醉。为让妻子保持良好的心态,董泽权把家里最值钱的21英寸电视机摆在妻子床头。

  吃完饭,准备外出做工的董泽权照例把自己的手机号输入妻子床头的座机。“想他了,或者有事,只要一按重拨键,电话就通了。”经过丈夫不断地刺激、按摩,双手已能活动的高琼碧兴奋地给记者演示着。

  漂亮老婆高位截瘫

  28年前,18岁的董泽权和同岁的高琼碧相识、相恋。但是,两人的恋情遭到女方亲戚一致反对——董家太穷了,他们一家七口,住在大山深处的三间土房里。

  “只要两人相爱,幸福可以靠双手创造。”年轻漂亮的高琼碧毅然站在董泽权一边。相恋几个月后,董泽权参军,临行前,高琼碧熬夜绣了两双鞋垫塞进他的行囊,牢牢绣在鞋垫上的“爱”字寄托着她的全部感情。

  1985年腊月,转业成为一名通信工的董泽权和高琼碧喜结良缘,儿子董奎、董鸣相继出生。董泽权在新疆的工地当通信工,勤快能干的高琼碧边在新民镇蚕站打工,边照顾孩子,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1996年10月30日,幸福戛然而止。那晚8时许,高琼碧做完活高高兴兴往家赶,行至镇计生站时,突然,一辆失控的农用拖拉机横冲过来,将推着自行车的高琼碧重重撞到路边的水沟里。

  接到妻子严重受伤的电话,董泽权匆匆赶到西南医院,抱着妻子大哭。“她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只有头可以转动,颈部以下完全没有知觉。”

  那一年,大儿子10岁,小儿子7岁。花光积蓄的董泽权无奈请人将妻子抬回家,他则向单位请假,日夜守护在妻子身边,细心地为她翻身,一勺一勺地喂饭,清理大小便、按摩……

  放弃高薪贴身陪护

  董泽权是单位的技术骨干,离岗一年多后,单位多次催他回去上班,无奈之下他只能委托姨妹照顾妻儿,回单位上班。

  董泽权离开的5个月里,卧病在床的高琼碧心情抑郁,特别想念丈夫,每次打电话都忍不住失声痛哭。“她的哭诉让我很揪心。”同样放心不下妻子的董泽权作出这样的决定:放弃月薪2000多元的工作,回家做妻子的贴身保姆。不少人劝他珍惜待遇不错的工作,拿点钱回家给妻子请个保姆,董泽权却坚决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成为一名待岗职工,这一停就是十几年,每月仅有300元工资。

  回到家,董泽权这个整日和夹线钳打交道、婚后就没煮过饭的大男人,开始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刚开始,盐放少了,饭煮糊了、菜炒得难吃是常事。但在妻子口头指挥下,董泽权很快能做一手好饭菜。

  “我最喜欢吃爸爸弄的回锅肉,煲的猪蹄汤。”大儿子董奎印象里,爸爸就像一位慈爱的妈妈,兄弟俩的衣服虽旧,但总是干干净净。看着身边的朋友有花花绿绿的鞋垫,董泽权就捏着绣花针,在妻子口头传授下穿针走线。董泽权手上扎满了针眼,孩子们也就有了图案新颖、舒适漂亮的鞋垫。

  打零工当保姆养家

  为保证瘫痪的妻子所需营养,供两个儿子读书,董泽权在镇上四处打零工。种地、到建筑工地做泥水工,跟着开塑钢窗厂的邻居学做塑钢窗……甚至给小侄子当起保姆。

  3年前,小舅子到湖北打工,为增加姐姐家的收入,特意将2岁半的儿子钧钧托付给董泽权照看,每月给两三百元照看费。给小侄子当保姆,对董泽权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小孩子爱动,每次上街喜欢到处乱跑;小侄子淘气,半天工夫不到就弄得全身是土……

  “最痛苦的是小侄子每晚睡觉前缠着讲故事。”有时劳累一天,浑身像散了架,躺在床上刚刚拿着小侄子递来的童话书,董泽权就进入了梦乡,正做好梦时却突然被小侄子摇醒,只得洗把脸强睁着双眼读下去……

  “很累时,真的很想放弃。”董泽权说,这个念头刚在脑海里闪过,妻子昔日挥汗如雨的身影就浮现在眼前。那是25年前的一年夏天,气温很高,从外边回来的董泽权中暑了,浑身无力,身体抖个不停。娇小的妻子发现后,吃力地把体重50多公斤的他背到背上,顶着炎炎烈日走了一公里路来到镇医院,“医生说,晚来一会儿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让我吃好点,再苦再累他都干。”看着黑瘦的老公,白白胖胖的高琼碧伸出已能自由活动的右手,仔细地帮他整理衣角。

  如今,5岁半的小钧钧聪明懂事,董泽权出去做工,钧钧就守在姑姑身边,陪她说话、聊天、端水,学会了替董泽权分担。

  “爸妈感情很好,我们今后会好好孝顺他们。”今年从重庆文理学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儿子董奎说,弟弟也在洛阳上技校,兄弟俩商量好了,工作后好好赚钱,让爸妈幸福地生活。

  提起董泽权,对门邻居、塑钢窗厂老板付江波直竖大拇指:“如果没有他的精心照顾,他老婆或许早已不在人世。”

  “我们都被他对老婆的情意感动。”董泽权所在单位中铁建电气化局一公司培训中心工会主席宋宇双说,董泽权是通信工,技术不错,工作认真,前不久还力邀他回单位上班,每月能拿4000元,却被他委婉拒绝。“他放不下患病的老婆。”宋宇双说,单位每年都帮他申请特困补贴。

  如今,靠打零工积攒的几万元钱,董泽权一家在新民镇上拥有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现在仅欠娃儿读书的两万元债,镇领导还帮着解决了低保……”乐观的董泽权看到生活的希望。据《重庆晚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