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三类院校征平 南京仅三四十人报名
· 的哥酒驾吓跑乘客
· 碎尸案牵出又一起碎尸案
· 南京又发现一处于右任公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1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又发现一处于右任公馆
  已被普查到,有望得到进一步保护

  位于南京中山北路43号的于右任公馆(南师大调查小组供图)

  在南京,于右任曾有很多住所,宁夏路2号、古平岗5号和7号……很少有人知道,中山北路43号,也有一个于右任公馆。遗憾的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加上年久失修,这处民国小洋楼已经破败不堪了。“老迈”的小洋楼引起了南京师范大学学子们的关注,也引起了鼓楼区文化局的重视,鼓楼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处民国建筑已被第三次文物普查到,有望得到进一步保护。

  破败小楼引来学子踏访

  昨天,记者跟随南师大社发院研究生“近代名人故居探访”实践小组的吴宝莲、林源西来到了中山北路43号于右任公馆。

  黄色的小洋楼处在高楼的包围中,小楼的一个入口处是木楼梯,红色的油漆已经褪得差不多了。楼梯的尽头,是一家照相馆。刘捷是照相馆的主人,住在这里已经20多年。照相馆是红色的木门,地板也是木头的,玻璃窗是带花纹的毛玻璃。“这栋楼是于右任自己建的。这个屋子,当年应该是于右任的客厅,楼上的格局基本没动。你看这个门,这个玻璃,都是原来的,我现在想配这种玻璃,怎么找也找不到。”说起这个小楼,刘捷来劲了,他说,很多来这里照相的客人,走上小楼后,都有一种到了老上海的感觉。“听老一辈人说,当年这幢小楼一层是玻璃房,只有警卫室、保姆房和车库,而二楼才是于右任居住的地方。”

  但如今,早已经是物是人非了,一楼已经完全变了样,大玻璃变成了砖墙水泥,每次下雨,这个屋子都漏雨,“你看天花板上的水渍。墙体表面的漆起翘了,木板遭白蚁蛀了,尤其是楼梯,有一段已经被白蚁啃没了。”刘捷说起这个小洋楼,流露出可惜的神色,他说,现在这里至少住了5户人家,以前二楼还有壁炉,前两年也敲掉了。

  老楼已经被文物普查到了

  吴宝莲说,他们到南京图书馆查了《鼓楼区文物志》,上面记载:在1929年4月,于右任当选为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后,以于其秀之名在现在的中山北路43、47、49号,购买了3041.3平方米地皮兴建小楼,当时建造中式平房三幢十三间,西式平房二幢四间,西式二层洋楼一幢八间,汽车房一间。如今中山北路47、49号的于右任公馆已经变成了高楼。

  “那里确实是于右任公馆。”南京鼓楼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于右任在这里住了多久,当年在这个楼里发生了什么故事,资料甚少。

  鼓楼区文化局副局长王四骏说,第三次文物普查已经普查到了这个小洋楼。他们在普查中发现,这处老宅许多原有的风貌早在多年前就被破坏了。而鼓楼区是民国建筑相对集中的一个区域,在众多的民国建筑中,各级部门要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其文物价值。“鼓楼区有3处于右任公馆。这处公馆现在成为文普对象本身就是对建筑的一种保护,能否进一步升级为文保单位,还有待考虑和研究。”

  快报记者 胡玉梅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