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网事/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坐这车,回家不用洗澡了
· 一年挣14万攒下10万
· 远看地球仪 近看“牛皮癣”
· 未婚女护士收养重残弃婴带其求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1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未婚女护士收养重残弃婴带其求医
  陈曼与病床上的小楠楠在嬉戏

  陈曼,一个22岁的未婚女孩、毕业未久的一名普通护士。陈楠,一出生即遭抛弃的女婴,重病在身无人问津。

  2月28日,偶然的一次相遇,悄然改变了陈曼的生活,也彻底改写了这个小生命的命运。

  简单的收养决定背后,是无疾而终的爱情,是亲朋好友的非议,是求医的辛苦,更是历经磨难、却始终不渝的坚守。

  收养

  “看到了生的渴望”

  7月8日下午3点,4个月大的女婴陈楠侧身躺在北京解放军301医院的病床上。她刚做过手术,后背上还包着厚厚的纱布。病床旁,陈曼熟练地冲奶、换尿布,并用轻柔的声音和孩子逗乐。她的眼神有些疲惫,却散发着些许兴奋的光芒,笑意明显:“一个星期了,现在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一周前,这个22岁的山东女孩和现在判若两人。街坊的指责、家庭的压力,让她夜晚常常无法入睡。

  往日的担忧、今时的快乐,都只因她所捡到的这名重残弃婴,时光拉回到今年2月28日。那时,陈曼从单县卫校毕业不久,刚成为山东成武县中医院外科的一名护士。那天下午3点,陈曼接到了在成武县医院工作的密友小卓(化名)的电话。“小曼,快来看,有一个刚出生的残疾女婴被遗弃在走廊里了,”电话那头,小卓的声音有些激动。

  在成武县医院2楼的走廊里,陈曼看到一个不足5斤的婴儿,全身被大花被子包着,正躺在椅子上哇哇地哭,“脸都哭紫了,大小便流到了头顶,背部还长着一个大包”。

  走廊里,人来人往,孩子的哭声也越来越大。陈曼说,她的心“扑腾”了一下,“虽然当时婴儿无法动弹,但我从她眼里看到了生的渴望。我不能放弃,也许这就是缘分。这孩子,我要了。”

  求医

  “我一定要治好她”

  当天下午,陈曼给母亲打去电话,声称要抱养弃婴,“救救这孩子吧,她实在太可怜了。”看到父母犹豫不决,陈曼一再哀求。最终,陈曼的父母同意将女婴抱回家。

  自此,照顾这名一出生便遭遗弃的女婴,成了陈曼的生活重心。3月1日,陈曼骑着电动三轮车,载着小女婴到成武县中医院求医。院长告诉她,孩子得的是先天性硬脊膜膨出,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在单县医院,一位儿科专家因孩子重残,认为救治意义不大而拒绝治疗。“死孩子你们也要?你看都臭了,还是赶紧处理了吧!”专家说。“不,她一定不会死。她的眼睛是那么清澈,我一定要治好她。”陈曼抱过孩子推门而出。

  小孩检查也需要个名字。一开始,陈曼给她取名“丢丢”,寓意她从一出生起,就已被人丢弃。医护人员瞪大了眼睛,“丢丢这名字不好登记,你还是再取一个吧。”

  在走廊里来回走了两圈,陈曼一咬牙,给她取了个新名字,让她随自己姓,叫陈楠,“这孩子一出生,就承受着别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希望这个名字能带给她好运。”

  流言

  “捡了个小妖怪”

  除了求医的艰辛,还有形形色色的流言,从她捡到孩子的第一天起,就不曾停息。

  “很多人说怎么这么巧,不会是她在外面作风不正生下的小孩吧?”还有人传言,就算小孩不是她的,但捡了个“小妖怪”还不扔,不会是精神有问题吧。

  一天,陈母的一个远方亲戚来到了她家。寒暄了几句,看了看襁褓中的弃婴,对方冷不丁地来了句,“该不会是你生下来的,不然,你家要这个病婴干什么?”

  一个年过50的农妇,居然被人说这样的闲话,陈母脸上的笑容一下消失。她张了张嘴,试图反驳,却发现不知该说什么好。

  陈曼说,当时,父亲正坐在一旁抽烟。听到这句话时,他指间的香烟被掐成两半。“砰”的一声,父亲狠狠一拍椅子的扶手,猛地站了起来。他看了看弃婴,又看了看陈母,什么也没说就摔门而去。

  压力面前,陈曼也曾动摇。3月上旬,陈曼曾经联系民政部门。随后,工作人员帮助联系了一家福利院。

  接到通知的那天,陈曼看着孩子,不停地念叨着,“要是就这样把你送走,你会怪我么?”她其实也知道,这大的孩子不会说话。

  在家里呆呆地坐了一上午,陈曼决定把她送走。因为不忍心,她委托父亲去送。看着父亲抱着哇哇哭泣的婴儿上车,陈曼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她跑回房间,把自己反锁起来,蒙着被子哭了好几个小时。可哭完,心里却空空荡荡,“感觉少了点什么”。

  当晚,陈曼一夜无眠。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催着父亲去福利院看孩子在那过得好不好。陈父回来说,老人不怎么会照顾孩子,她背上的包开始流黄水。

  陈曼说,一听这个,她脑袋里“嗡”地响了一声,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光着脚就从床上跳下来往外跑。“最后,以最快的速度把孩子接了回来。从那天起,我再也不会把孩子给别人,我再也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得失

  被改变的生活

  为了小陈楠,这个普通的家庭,遭受巨大的压力。为了尽量减少女儿的不便,陈母认这个弃婴为女儿,让她称呼陈曼为姐姐。即便是这样,他们的生活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刚捡到陈楠不久,经人介绍,陈曼有了一个相处不错的对象,在某政府部门上班。但自从6月初,他从别人口中得知她捡了个小孩后,什么都没有说,就再也不联系了。

  被这个弃婴影响的,还有弟弟陈鹏的感情。今年3月初,陈曼给弟弟介绍了一个当医生的女孩,两人发展得也很好。但好景不长,这个女孩的父母得知陈曼收养弃婴的消息后,便不同意女儿和陈鹏交往。

  除了感情,还有事业——因为要带陈楠到处看病,陈曼担心自己会失去工作,“虽然领导一再给我假期,但长期下去,估计也难保。”

  转机

  人间有大爱

  上天还是对陈曼打开了一扇窗。

  5月6日,陈曼一家人看电视时,发现北京有家医院做硬脊膜膨出手术很成功。陈曼上网查找,确定这家医院为解放军301医院。

  同时,陈曼还幸运地查到了志愿者余姚的QQ号码。余姚是一名志愿者,一直关注大病救助,为很多孩子做过募捐工作。随后,陈曼与余姚取得联系。

  6月22日早上5点多,陈曼抱着陈楠,带着借来的2万块钱,在父母及奶奶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入住301医院。

  得知陈曼捡养重残弃婴并不远千里前来求治,301医院给了她多方关照。6月30日,经过6个多小时的脊膜修补和脊髓复位手术,陈楠的病情得到控制。

  好事有时也会接踵而至。此时,和陈曼取得联系的志愿者余姚,也将她的故事发布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

  有网友评论,一个未婚女孩,为了和自己无亲无故的病婴,半年来多方求医,遭遇人间非议,实在是难能可贵,是“人间大爱”。

  7月初,余姚将近2万元的网友捐款送到301医院,为孩子支付医疗费。他说,自己正在联系山东的志愿者,希望以后能给陈曼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太感人了,常人不会有这个勇气。”7月8日上午,301医院神经外科周医生介绍,陈楠是先天性畸形,手术很顺利,但要完全恢复,除非出现奇迹。他表示,孩子要长大成人,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

  “我不怕困难,我期待并追求奇迹。”对此,陈曼很坚定地说。时间越长,感情越深,现在陈楠已经会对她笑了,她绝对不会放弃她。

  12日,记者看到了陈楠的百日照。陈楠的生日,是从2月28日她们相遇之日算起的。照片中的陈楠,穿着蕾丝花边的裙子,阳光下,像个漂亮的小公主。

  陈曼说,虽然她不是王子,但是,她要尽力帮助这个小公主健康长大。据《京华时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