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子:小贾(化名)
高考成绩:363分
父子二人住在煤炭岗49号这间8平方米的屋子里,已经6个年头。
如果不开灯,屋里漆黑一片。两张床是这个狭小空间里最大的家具,而床实际只有床板,下面靠若干个纸箱、木盒支撑着。
小贾看书的时候,两腿蜷缩地坐在小床上,胳膊趴在大床的床沿。而他的右眼因为意外受伤,高度近视,看东西都是模糊不清。可就是如此艰苦的条件,他的高考却考出了363的分数。
“他考不上大学我着急,他考上大学我也着急,学费怎么办啊?”农民出身的父亲贾六全满腹辛酸。
小贾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初来南京,地下室为家
小贾出生在河南固始县,父母都是农民。上小学三年级时,他跟着父亲来到南京,母亲在老家种地。贾六全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儿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初来南京,贾六全在一家副食品厂找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差事,早出晚归,一个月挣500块钱。单位提供了一间地下室,父子两人就挤在那里。
“幸好,儿子争气啊。”贾六全说,儿子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上学放学都是一个人挤公共汽车。他仿佛知道父亲的艰苦,那么小的年纪就很懂事,从来不在外面吃喝,夏天父亲给他一块钱让他买个冷饮,小贾都舍不得花。
小贾初中时,父亲因为年纪大干不动离开了工厂,只能在路边摆起了修鞋摊。地下室被收回,他们这才租下关煤炭岗49号这间8平方米的小屋。
没有桌椅,趴床上看书
因为屋里连一张像样的书桌都没有,小贾看书的时候,只能蜷缩着坐在小床上,然后胳膊趴在大床的床沿。是什么让他立志奋斗?父亲的一句话对他影响至深:“爸爸把你从农村带到城市里来,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要靠你自己走。”
小贾领悟了这句话的意思,初中三年,他品学兼优,中考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12中,“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不是我能改变的,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环境。”
儿子的懂事让贾六全欣慰,可是他心痛的是,“儿子个子没长起来,他应该能长得更高的。”贾六全至今懊悔,在小贾长身体的时候,家里的伙食太过简单。米是小贾母亲每次来南京时从老家带来,萝卜、土豆也是自家地里种的,“只有哪天修鞋生意好,我才会买个鸭腿给孩子尝尝鲜。”
右眼受伤,家庭负债
上了高中,小贾更加发奋图强,一入学,就被老师挑选为班长。可是高一上学期临近结束时,却遭遇了飞来横祸。
那天,小贾跟几个同学一起打篮球,右眼不幸遭到同伴的重击,当场红肿,送到医院后,被确诊为黄斑出血。住了半个月医院治疗,仍不见好转,转医院再检查时,医生说,必须动手术,否则连眼球都保不住了。
学校借钱,同学捐款,这才凑齐了6000块的手术费,可是随着治疗的深入,第二次、第三次手术又花费了两万多块……最终,在两年之内,小贾一共经历了5次手术,花去了将近6万块钱。
最后一次手术结束后,医生叮嘱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可是小贾今年就停止了检查,“真的拿不出这个钱了,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口问别人借了,向亲戚和学校借的手术费都还没有还上。”贾六全实在是太无助了。他当时还有一个担心,孩子的眼睛遭遇重创,他还能继续学下去么?
哪怕眼瞎,也要继续学
小贾完全没有被这一次挫折击垮,他把治病耽误的课程一点一点补习。尽管右眼看书时已经模糊不清,左眼因为看书太多也已经有了400度的近视,但是他还在坚持,他跟父亲说:“哪怕眼睛瞎了,我还是要学!”
高考那两天,家里的气氛跟平常没有两样。贾六全依旧是给儿子做完早饭就上街修鞋,而小贾也是独自走向考场。其实,老贾揪心极了,儿子的命运全部系在高考上啊!
363分!小贾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他考上了一本!小贾自己却还有些遗憾,“我想冲380分的,没考好……”最终,他填报了南京工业大学机械自动化专业,“有了一技之长,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可是大学高昂的学费让这个家庭犯了难,几天前,母亲从老家来到南京,把家里地里的菜卖掉,才换来500块钱。父亲一个月修鞋挣的600块钱,仅仅够父子二人一月的生活费,此外没有太多节余。加上眼睛手术时的欠款,一家人的身上背负着巨债。
“学费怎么办?”一家三口脸上的愁苦几乎冲淡了考上大学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