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国际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八国峰会二十国参加
· 希拉里对话塞拉亚
洪各方确定调解人
· 印尼总统选举开始
现任总统有望连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八国峰会二十国参加
G8开幕,多国与会折射世界多极化趋势
  八国集团领导人8日在意大利中部城市拉奎拉举行工作午餐,讨论世界经济问题。这标志着为期3天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正式拉开帷幕。

  从8日开始的拉奎拉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和随后举行的八国集团同部分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等一系列会议将创下一个新的纪录:据不完全统计,有20个国家的领导人将应邀参加不同主题的对话会,超过了去年日本洞爷湖峰会14个国家的纪录,而应邀前来的客人多数是发展中国家领导人。这个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程度日益提高,更显示出世界正加速向多极化格局转变。

  历史上,八国集团的产生与全球性危机有关。1975年,法国邀请美、英、德、意、日领导人开会协调经济政策,以共同应对油价高涨和经济衰退。此后,被称为“富国俱乐部”的八国集团长期主导着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然而,随着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面对全球经济失衡、气候变化等诸多全球性挑战,八国集团也不得不承认无法独自应对全球问题。在八国集团成立30多年后的今天,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协调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平台,不仅有代表发达国家的八国集团,还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二十国集团。

  八国集团的产生,是西方国家长期在世界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体现。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邀请包括众多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二十国领导人与会,共同寻求解决全球性危机的出路,恰恰反映出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的变化。

  本次八国集团首脑会议讨论的主题是解决全球金融危机。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应急”产生的平台,二十国集团在国际舞台上重要性不言而喻。二十国集团的成员既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显然具有更大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二十国集团也反映了全球实力与经济权力平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实。在全球重大决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客人”和“观众”,而逐渐成为全球问题的决策者,成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力量。可以预见的是,当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响亮时,多极化的世界就离人们越来越近了。

  新华社记者 田帆 王星桥

  花絮

  互联网时有时无急坏记者

  因3个月前刚遭地震重创的拉奎拉还没有完全从劫难中恢复过来,会议后勤工作到7日还没有完全搞定。

  设在会议举办地附近的新闻中心内基本设施还没有准备就绪。记者们上午进入中心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桌椅上满是尘土。这还是其次,最要命的是记者赖以发稿的互联网无法正常运行。网络时有时无,时断时续,很多重要网站无法访问。这让记者们急得团团转,抱怨声不断。

  与会者拿到地震逃生指南

  拉奎拉近日连续发生两次余震,本月3日的余震震级达到里氏4.1级,引起各国对会议期间人员安全的担忧。尽管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没有再次移址的打算,但意大利方面也采取了一些防震措施。比如,与会领导人收到的文件夹中专门有一张逃生指南,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逃生。这在G8峰会的历史上应该是首次。

  “海龟”提醒应对世界问题

  由于会址从风景秀丽的拉马达莱娜转移到拉奎拉,本届峰会会标也随之被稍作修改。最初的会标为椭圆形,中间是地球,上面有4只拉马达莱娜当地特有的海龟,椭圆形的周边写有“拉马达莱娜八国峰会”字样。对此设计,官方解释是,海龟在清洁的海水里自由游动,旨在提醒八国集团首脑解决世界面临的安全和发展问题。

  而会议改址后,设计者将椭圆形周边的字样改为“从拉马达莱娜到拉奎拉”,海龟的头部向着“拉奎拉”。有人解释说,这一方面表明会址从拉马达莱娜迁到拉奎拉,同时也表明,气候变化给大自然的生物界带来了影响,迫使它们背离自己的“热土”,到别处求生存。

  新华社记者 张碧弘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