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发现 瘾成杀手之一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隐藏在人体内的那个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他每周要找小姐好几次,是瘾吗 ◎大男人和宝宝都爱咬自己的脚指头,原因是一样的吗 ◎他为何三番五次对女性内衣下手
隐藏在人体内的那个瘾
  瘾,“病”字头下面一个“隐”,从字的结构来看,似乎可以理解为“隐藏起来的病”。也就是说,乍一看,是正常人,但是“瘾”一旦显现,那就是病人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瘾”指特别深的不良嗜好,亦泛指对某项事物的特殊兴趣、癖好。然而,实际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瘾的形成机制要远远复杂得多,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不少人明知酒后驾车后果严重而依然嗜酒如命,才会有那么多酒后肇事的悲剧发生。

  其实,细究起来,好像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像“瘾”一样的行为。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而那些似瘾非瘾的东西,与真正的瘾到底有什么区别?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白雁

  他和肯尼迪一样喜欢做爱是瘾吗

  26岁的男子小西是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南一处工地上班。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支吾了一会儿,才面红耳赤地告诉记者,自己“找小姐有瘾”。

  小西18岁时,第一次和“小姐”发生了性关系,此后他就上了瘾,几乎每个礼拜都要去找“小姐”好几次。他将打工赚来的钱都花在了这个上面,眼看就到而立之年,却没有一分钱的积蓄,小西异常焦急。一次,他看到报纸上一则新闻,广东一名叫做阿东的男子也是“做爱上瘾”,被送往成瘾治疗中心治疗。

  “我没有钱去治疗,也不好意思去。如今,我和那个阿东一样,也得依靠药物。我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可我实在控制不住,只要不去找小姐,就浑身没劲儿。”

  从记者口中听说了小西的案例后,江苏省脑科医院心理科的李箕君主任分析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西所谓的找小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瘾,而是一种性心理障碍。

  产生性心理障碍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研究表明,一般来说,性心理障碍与下列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正常的恋爱活动受挫或受到抑制;遭遇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与打击等;儿童早期家庭中的不良因素或性虐待等;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小西很可能就是由于上述原因之一,使他不愿通过正常途径同女性交往,而选择了频繁买春。

  而最近历史学家披露,美国遇刺前总统肯尼迪的白宫性生活简直可用“淫”来形容,他在一次访问英国时,曾直言不讳地对当时的英国首相麦克米兰称,他3天不和一名女人发生性关系,就会头痛欲裂。这应该是一种典型的“性交瘾”。

  痴迷麻将导致尿毒症算不算瘾

  钱亮(化名)是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职工,这些年,他因为尿毒症频繁出入医院。说起得病的原因来,让人唏嘘不已。

  20年前,钱亮中专毕业后分到一家事业单位,收入稳定,工作也清闲。几年后,娶妻生子,生活幸福美满。钱亮业务不错,在单位人缘也好,唯一让大家有点看法的是,他喜欢打麻将。

  老婆李萍(化名)为这事经常和钱亮发生争执,钱亮知道自己确实不对,也曾想戒除,但却发现根本办不到,“一天不打麻将,就心思恍惚,眼睛里冒的都是麻将牌,耳边响的都是牌友‘和’、‘清一色’的声音。”克制了几天,他又回到了麻将桌旁。较之以前,瘾反而更大了。他每月的工资都输个精光,有时候,还偷拿李萍的钱。见丈夫无药可救,李萍与丈夫离婚。

  离婚后的钱亮宛如野马脱缰,麻将桌几乎成了他的家。麻将场上,为了不“贻误战机”,钱亮练就了憋尿的功夫。这年春节,钱亮在牌桌上激战三天三夜,中途只上了一次厕所,最后,处在半昏迷状态的他被人抬回家。第二天,全身浮肿的钱亮被家人送到医院检查,原来是尿毒症急性发作。此后,到医院做血透成了钱亮的家常便饭。

  “他对麻将的痴迷完全基于赌博心理,属于不良嗜好,长此以往,无论心理、生理都无好处。”

  大男人爱咬自己脚指头是因为有瘾吗

  王莉(化名)告诉记者,她是连云港人,在南京工作两年后,经别人介绍,认识了同龄的张帆(化名)。张帆性格温和,做事踏实。他很快赢得了王莉的心,不久之后,两人就结婚了。

  婚后的王莉生活幸福,可王莉渐渐发现,丈夫性格内向,他很少有同龄朋友,每天就是上班、回家。有时候,王莉和朋友聚会,想拉上丈夫,他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虽然对丈夫有些不满,但想到他的优点,王莉也就不计较了。然而,不久之后,一次意外的发现,却让王莉吃惊不小。

  那天天气比较热,晚上,张帆洗澡后很久都没从卫生间出来,王莉推门一看,丈夫竟然抱着自己的左脚,坐在马桶上,津津有味地吮吸着。看到妻子进来,张帆有些吃惊,赶紧穿好拖鞋离开卫生间。王莉跟出去,将丈夫的鞋子脱下一看,他左脚的大拇趾又扁又小,已被咬得严重变形,和右脚的脚趾完全不对称。

  经过交流,王莉才知道,看上去脾气很好的张帆,其实也常常有烦恼,不过,他的烦恼很少对别人倾诉,他总是躲在浴室里偷偷摸摸咬脚指头。咬脚趾的秘密被妻子发现以后,张帆开始努力克制这个坏毛病,不过,在克制咬脚趾的过程中,张帆的脾气越来越坏了。不得已,王莉背着丈夫,悄悄来到医院,向心理科的医生讨主意。

  就在同一个科室,玄武区的林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宝宝、2岁的诺诺也非常喜欢吮吸自己的嘴唇。饥饿的时候、想上厕所的时候、想问题的时候、睡觉的时候,诺诺常常用上牙咬住下唇,不停地吸。大人把诺诺的嘴唇拨开,并叮嘱她“不要吃嘴巴,会变丑的”。诺诺总是听话地点点头,然而过一会儿,大人发现,她又在吃嘴巴了。

  和张帆一样,诺诺也喜欢啃自己的脚指头,晚上睡觉前,她总是欢天喜地地抱着小脚丫,一脸幸福地啃上半天。当然,诺诺的这个行为,大人倒也不着急。孩子嘛!吃吃嘴巴、啃啃脚丫,再正常不过了。

  那为什么孩子啃脚丫正常,大人啃脚丫就不正常呢?关于这个问题,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的吴玉琴医生向记者做了一番解释。

  早在100年前,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就对此有颇为精彩的论述。弗洛伊德认为,婴幼儿非常依恋妈妈的乳房,但是他们又必须经历断奶期,在这个阶段,就需要有某种替代品。于是,自己的嘴唇、手指、脚趾都成了孩子的安慰物。他们在吮吸这些部位时,感觉还在吮吸着妈妈的乳头,心里踏实、感觉很安全。

  “当然,也有的孩子会特别依恋自己身体以外的东西,比如,一条毛巾、一个布娃娃。这是因为这些物品上有妈妈的味道,或者因为某件事,让孩子把这件物品和妈妈联系到了一起。”

  至于成年人为什么还喜欢咬脚趾,吴医生笑着说:“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不可一概而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从专业角度来看,张帆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有社交焦虑倾向。他咬脚趾也许是为了缓解压力或者焦躁情绪。”

  小偷恋上女孩内衣,多次出手是怎么回事

  家在南京审计学院附近的张小姐住在一栋单身公寓内,其居民以年轻女性居多。公寓楼顶有个公共晾晒区,大家平时都把衣服晾在那里。然而,有段时间,张小姐晾的内裤、胸罩接连失踪,前后丢了六七件,显然是被人偷了,而且此人专偷女性内衣。该死的色狼,他会把衣服藏在哪里呢?有一次,张小姐无意中发现,刚丢失的内裤居然被塞到了公寓内的一处台阶下。

  南京脑科医院的心理科医生分析,偷盗张小姐内衣的人很可能是“恋物癖”患者。恋物癖是指反复以异性躯体的某部分或其使用的物品为性满足的刺激物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疾病常开始于青春期,几乎全发于男性。

  “有时候,人们会把恋物癖和其他一些现象弄混。”李箕君主任告诉记者,“比如说,有的人爱好收藏旧家具,有的人酷爱玩弹弓,有的人喜欢吃,有的人喜欢点钞票,这其实都是正常的嗜好,算不上心理疾病。当然,还有人喜欢收垃圾,我们这里就接诊过这样的病例,把家里弄成了一个垃圾场。诊断结果表明,那位老人其实患有老年痴呆症,收垃圾就是疾病的一个表现。”

  他的腿总是抖个不停和瘾有关吗

  25岁的刘力(化名)在南京一所大学读硕士,他性格开朗,和同学的关系很好。但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抖腿。尤其是在讨论课上,只要有同学发言,他就开始抖腿,连带着桌子都会抖起来,有时候还发出“嘭嘭”的声音,引起同学侧目。

  看见同学们犀利的眼光,刘力抖腿的动作戛然而止。可是,轮到下一个同学发言时,他新一轮的抖腿又开始了。

  “刘力抖腿原因很简单,是紧张。”吴玉琴医生分析说,“这是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比如,等刘力发过言了,不紧张了,腿自然就不抖了。”

  可是,刘力专业扎实,每次发言都头头是道,他为什么还要紧张呢?通过向刘力本人的求证,记者终于理解了他紧张的原因,“我老家在湖南,说话口音很重,以前,总担心别人听不懂自己说话,所以,一想到马上轮到自己发言,就紧张。我是那种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越是想把话说好,心里就越紧张。只有抖腿的时候,才觉得心里踏实一些。”

  但是,也有许多人,在不紧张的时候,也会抖腿,这已成为无意识的不良习惯了,就好像有些人喜欢挖鼻孔、抠脚丫一样,都知道这样做有伤大雅,还是会不经意地这么做。

  13岁的男孩喜欢反复检查书包又是咋回事

  和刘力一样,今年上初中的王子(化名)也是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

  王子成绩优秀,但从小学六年级开始,他有了一些奇怪的行为。每天晚上回家后,他都要打电话给老师,反复核对当天的家庭作业题目。等作业做完了,装书包时,王子又开始反复检查书包,生怕漏带作业本或者课本,经常检查到凌晨一两点钟。他见不得作业本有一点点脏,哪怕只是一个轻轻的笔印,他也会换新作业本,然后不辞辛苦地把作业重新誊抄上去。

  父母本以为,等孩子上了中学,换个环境,自然就好了。谁知道,上了初中后,王子反而变本加厉。他甚至还会强迫爸爸和妈妈,比如,和妈妈刚从外面回来,王子会反反复复洗手,而且一遍一遍提醒妈妈要洗手。如果妈妈对他的要求稍加怠慢,他就会焦躁不安。

  无奈之下,父母带着王子来到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中心就诊。在门诊室,医生注意到,在父母和医生交谈时,王子摘下眼镜,反反复复摆弄镜架。医生问他在做什么,他说,两只镜片不对称,他想校正好。

  脑科医院儿童心理中心的王晨阳医生告诉记者,王子的这种行为,在医学上称为强迫障碍,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强迫症,和瘾无关。“有强迫障碍的孩子,往往都成绩比较好、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比如王子,之所以到了初中情况更严重,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上的那是个重点中学,班上的孩子都很优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没能进班级前五名,这对于一向追求十全十美的他来说,简直不能忍受。他越焦虑,强迫障碍的表现就越严重。”

  强迫症还有许多表现,比如,许多人总是认为自己门没关好,甚至都到了单位还回家检查一下;许多人总认为衣服穿得不得体,不停地整理衣服;老是担心在外的亲人人身安全等等。

  明知会产生恶果却依然痴迷的行为是瘾吗

  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还是酒瘾、烟瘾、毒瘾等对人体有极大伤害的瘾,它们充斥在生活中,无可避免。

  六合区的王大妈说起自己的丈夫时,表情已经很平静,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丈夫是喝酒喝死的。丈夫一直好喝酒,瘾很大,连早饭都要来两杯,一到闹酒场合就特别兴奋。大妈说,为了让丈夫戒酒,她一哭二闹三上吊,根本没用,当时说得好好的,一见酒,就全忘了。一次,村里有人结婚,请了他。酒桌上,大伙儿闹得厉害,酒器从酒杯换成了茶杯,后来又换成了茶碗,一直到凌晨三四点,才有人发现,她的丈夫不省人事,送到当时的县医院,人已经不行了。医生说是因酒精中毒而死。“庆幸的是,他没有因为酒瘾对别人造成伤害,像几天前江宁那场车祸,就太惨了。”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部,来自高淳的李女士拿着医生对丈夫肺癌的诊断证明欲哭无泪。“我早料着会这样了,他抽烟太厉害了,一天起码两包,瘾太大了,怎么也戒不了,现在好了,都得癌症了,怎么办呀?”

  而在南京江北某戒毒所里,记者更是了解到,因为吸毒上瘾而家破人亡的悲剧数不胜数。

  今年高考刚结束没几天,就有消息传来,某考生因4天4夜不间断上网而猝死……

  “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瘾’。”吴玉琴说。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许多貌似“瘾”的行为其实和瘾无关,那么,瘾到底有何特点?它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人们有办法戒除它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