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权
头发花白,李奕权已经66岁了。此刻,他正在英国,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一个星期前,广州中山大学,也有一个毕业典礼,那次是女儿参加李奕权的毕业典礼。经历3次考试,李奕权在63岁那年,成为中山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3年间,每个周末往返于香港和广州,现在,他已正式成为软件工程硕士。毕业后,他打算开家公司进行仿生电脑的研发。
再入大学更新知识
李奕权是新加坡籍华人,1943年出生。5岁的时候,随父母到了中国香港。在香港读完小学后,他到广州求学,在第二师范学校读初中和高中。1966年,他从香港浸会大学物理专业毕业。退休之前,他在香港一家纺织公司任工程师,退休之后,本该好好享清福,但闲不下来的他,被香港明新弹性织物有限公司聘为软件顾问。他一直对仿生电脑很感兴趣,并进行深入研究,多次在一些学术会议上发表报告。但电脑行业的更新速度,实在太快,于是,他决定进入大学读书,接受更加系统的教育。
2006年李奕权考入中大,如愿入读软件学院。同时,也圆了他的中大梦。他的父母,是从原中山医学院毕业的,他的哥哥在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中大。这让李奕权有“中大情结”。
3次考试才入中大
第一次报考,是在2005年。报的是中大软件学院,与他的工作内容紧紧相连,但数学拖了他的后腿。李奕权开始恶补数学,很遗憾,半年后的第二次考试,他的数学再挂红灯。事不过三,李奕权第三次发起冲击,这次顺利通过考试。
“很多老人退休教书,我退休却读书。”李奕权觉得,他的选择没有错。平时,他就非常爱好读书。他认为,不读书,就会脱离现实。
一名与李奕权一同上过课的学生说,老人家很和蔼,很谦虚,很好打交道。除特殊情况,李奕权从不“逃课”。虽是在职硕士研究生,有时也与全日制学生一起上课。他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流,一旦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他还会借后辈们的笔记抄抄。
学生将其列为榜样
6月30日毕业典礼,当司仪念到李奕权的名字时,特意说出他的年龄。整个礼堂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典礼结束时,一名与李奕权素不相识的学士学位获得者,专门找到他跟他合影留念。这个同学说,李奕权先生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是他学习的榜样。
毕业了,李奕权心中颇有几分感慨:他终于能像父母哥哥一样,成为中大历史的一部分;但他以后也不能每个星期看到中大东湖的荷花了。他曾习惯每个星期都去东湖边拍张照片,然后放在电脑里。将一段时间的照片,集结起来,做成幻灯片,可在几分钟内看尽“花开花落”。
与女儿合写论文
李奕权有4个儿女,都很支持老人家晚年求学。尤其是三女儿,目前正在英国求学,攻读医学学士。巧合的是,三女儿与李奕权同一年毕业。毕业典礼那天,这个女儿就从英国回来,参加父亲的毕业典礼。父女二人,还在学习上相互帮助。李奕权的论文与医学有关,女儿就帮忙收集资料。父亲的英文不好,女儿就帮助他翻译。两人最成功的合作,是另外一篇论文,题目叫《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比较》。这篇论文在上海的一个国际生物学术会议上发表。
未来要造仿生电脑
毕业了,李奕权有了再创业的想法。李奕权觉得,仿生电脑的前景会很好,他的毕业论文,就是研究这个方面。他准备投入30万至300万,开一家公司,聘一些年轻人做软硬件研究开发,要打造好用的高性能电脑,并且这种电脑能让大部分人买得起。
2006年,全国第五次程序设计语言发展与教学学术会议,李奕权发表论文《仿生电脑的中间语言M语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2008年,全国高性能计算机学术年会在无锡召开,李奕权就专程去参加,他不仅用DV全程记录专家的演讲,会后还和各方代表开展讨论。他说自己企业的日常工作中,高性能计算机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李奕权共有三个专利,已申请成功的是“漫射和镭射光电偶合的集成电路信号线”专利,另外两个还在申请过程中,分别为“多有源层垂直腔面激光器”和“仿生电脑的神经结和脊索”。制作仿生电脑,李奕权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对话
我是班里最勤奋的学生
记者:上课的时候,老师都直呼您的名字吗?
李奕权: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会直接叫我的名字。课后喊我李老师、李先生、李前辈,我都不敢答应。最不好意思接受的就是李前辈。
记者:考上在职硕士研究生之后,数学成绩怎么样?
李奕权: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连续几次考试不及格。我年轻时很懒,但还算聪明的学生,现在倒过来了,我是班里最勤奋,但成绩马马虎虎的学生。据《东莞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