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2版:名院巡礼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绿色 环保 高科技医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绿色 环保 高科技医院
  上周六,南京鼓楼医院南扩工程正式封顶了,这个位于南京心脏闹市区的医院最高只有14层,甚至比新开发的高层楼盘还要“矮”,但就是这个矮却透露出独具匠心的设计,与附近南京大学整体建筑风格浑然一体。这个有着“南京水立方”美称的高科技医院,预计2010年投入使用。记者近日也走进大楼,为您揭开这家医院的秘密。

  1

  楼层不超过14层

  据悉,2007年7月,鼓楼医院南扩工程全面动工,2008年底新门诊部及医技部分别封顶,上个星期六大楼全部结构顺利封顶。鼓楼医院南扩工程东临中山路,南沿汉口路,西达天津路,北至北京西路,建筑面积达22万余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医院单体建筑,其中门诊部5层,急诊及医疗中心14层,医技部6层,总投资13个亿,将于2010年竣工使用。这个由四个街区包绕的医院,形成一个“医疗城”,成为国内独特的医院建筑“水立方”。

  从图纸上看,南扩工程的门诊楼和病房楼就像两个相错的矩形,但相比周边的高楼林立,这两个矩形却分别只有五层、十四层,在鼓楼这块寸土寸金的地方,为什么建这么低的建筑?鼓楼医院院长丁义涛笑着说,新大楼不超过14楼是有着深层次考虑的,他们对国内外医疗建筑进行过多次考察,从各方面看,医院越高在使用过程中反而更累,设计时认为足够用的电梯到最后都会成为患者行动的“瓶颈”,不仅造成人流拥挤,还浪费患者大量的等待时间。最理想的医院是患者不动,所有的科室围着他们转,但现阶段还达不到这样的理想境界,那只能在建筑上尽量设置最短的路径,让患者挂号、看病甚至到治疗室的距离都最小化。现在很多人去医院时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停地在奔波,这就可能和医院的布局不尽合理及楼层太多有关。

  丁义涛告诉记者,鼓楼医院南扩工程的目标是建成南京医疗界的标志性建筑,很多人就觉得既然是标志性建筑就应该建得越高越好,这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当周围都是高塔式的建筑时,低也能成为标志,加上鼓楼医院的西侧就是低建筑群的南京大学,如果再建高层,也会破坏周围的人文景观和学术氛围。

  医院尽管“矮”,却空间足够大,独特的设计让里面宽敞透亮,丁义涛告诉记者,南扩工程的医疗用房面积约22万平方米,开放后的新医院医疗总建筑面积将达到30多万平方米,床位再增加1000多张,整体上相当于现在的3个鼓楼医院。“我们要努力的就是做最低楼层的大容量医院,要在有限的楼层里开发出最多的病房和床位,我觉得我们做到了”,丁义涛说。

  2

  病区内外科“不分家”

  走进医院内部,其设计更是“精打细算”,就是为了方便市民看病。记者在设计图纸上看到,大楼内共有14部自动扶梯,37部客(医)梯,可迅速将进入大厅的人流分送至各楼层就诊区;为了让病人少走路、少跨楼层,优化功能布局和就诊流程,做到各功能区既划分明确、自成体系,又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医疗系统。在门诊与住院部二至五层楼的结合处都设立了挂号、收费、取药窗口和导医服务站,门急诊病人可在一个区域内完成诊疗检查取药的整个看病过程。宽9米的走廊、超大候诊区一改原门诊狭小、拥挤的状况。

  更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病区设计,新建病房楼每个层面有四个病区,呈“回”字型,并将打破传统的内、外科布局分开的模式,而以疾病和专业设置病区,如心脏内、外科在一层楼内;神经内、外科在一层楼内等等,充分体现诊断治疗的一体性,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便捷的治疗。

  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代化医院的标志,新建“医疗城”的智能化系统将提供“舒适、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建立了完善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MIS)、临床信息管理系统(CIS)、建筑智能化系统(BIS)以及医疗辅助智能化系统(BIS),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医生护士工作站、医技科室保障均为数字化管理,病人的化验标本、拍片检查等图像报告通过网络系统传输,缩短诊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病人往返。病人看病实行就诊卡,所有就诊病人的检查资料,均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保存和调阅,便于病人复诊、咨询和急救,大幅度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和医护质量。

  3

  不设门槛,重做防盗门

  医院设计者告诉记者,医院内部的设计小细节,是其他医院所没有的。比如,新建门急诊楼和病房楼与原医疗建筑之间连接为一个整体,全天候、无障碍通行,所有物流运输均在地下完成,院区内有电瓶车免费接送病人,方便行动不便的病人;候诊区域与院内景观相连接,并设有书店、花店、茶社和便利店等服务设施。占据了两个街区的鼓楼医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无论从中山路、汉口路、天津路任意方向均可快捷地进入院区;救护车、消防车可从门诊与急诊的接合部楼内穿越,同时设有医疗救护直升机停机坪,建立空中绿色救护通道,快速应对突发事件,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我们现在提出一个发展目标,那就是要做全国服务最好的医院,所以可以说,南扩工程我们追求最极致的地方就是每项设计要充分体现人性化,为此我们不惜花费巨大精力在每一个细节上斤斤计较”,丁义涛告诉记者,比如,现在有的病人躺在推车上就觉得地上的路不平,甚至要过台阶,人躺在上面很不舒服。我们得到这些反馈后,就要求在新大楼里推车从一个地方到达任何另一个地方,必须是无障碍通行,甚至是地下室的防盗门,我们宁愿对防盗门重新设计,也不设置一个门槛。

  丁义涛告诉记者,建筑的北面、通气不好的地方用来做办公用房或者检查检验室,所有阳面、通风、景观房一律做病房,就是为了使住院患者有个好心情。再比如我们安装的都是中央空调,夏天统一送凉风,但有的病人身体虚弱做一些检查时需要脱衣服,这样就觉得冷,所以我们就针对这些特殊地方改装空调,让这些功能室可随便调节冷暖风。另外,新大楼里不同的地方放置的休息椅都不一样,门诊候诊室的病人多,病情大多较轻,这里的凳子是硬塑的,方便擦洗;化疗室和一些肿瘤等病人检查室的凳子就是软座的,因为这些病人身体虚弱,坐硬的会觉得难受。

  4

  医院外墙节能似皮肤

  丁义涛告诉记者,不仅要看上去美,节能、环保也是南扩工程中的一大亮点。医院设计了完善的太阳能系统,病房的热水很多就来自于太阳能,省电也保证了病人的用水安全。此外还建立了冰储冷系统,夏天在用电低谷时我们将水制成冰块,等到了用电高峰时,再用这些冰块来降温,可节省用电费用。另外,节能墙体立面的构造非常重要,好的建筑物的立面不是贴什么,最佳的状态而是要像人的皮肤,因为人的皮肤最懂得如何自我调节。根据南京的气候,夏天应当减少阳光的直射,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光是节能模型专家们就做了几十个,最后做出来的遮阳系统冬夏还可自行调节。总之,院方希望这一标志性建筑不仅外形令人耳目一新、环境和谐舒适,更追求它整体性的科学、实用、绿色。

  5

  医院很美,停车不挤

  “生病中的人是最无助的,患者不是出了故障的汽车,医院也不能仅仅扮成一个冷冰冰的修理厂的角色,医院的环境应当给患者以康复的信心,从建筑上来说,医院就要体现‘花园’的效果。而且鼓楼是南京的‘心脏’地块,鼓楼医院建在这里就要建成一座美丽的花园,才能和周边的环境融洽起来。如果这算是比较理想化的设想,也应该是不难实现的理想,其实在国外不少一流的医疗机构,进去的感觉就像是进了花园”,丁义涛告诉记者,医院首先在候诊大厅的设计上下了很多功夫,完全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中候诊大厅到处是一片嘈杂声的看法,我们在新候诊大厅里设计了流水和竹林,空气也很通透,屋顶是玻璃的,患者一抬头就能看到阳光。南扩部分整体上来说,南侧以竹林为主题,北面以水为主题,位于中央的大厅则是水竹交汇,此外每栋建筑的每一层都有景观设计。新楼与老楼也采用无风雨连廊相接,中间的通道,设计师别具匠心地设计成一个水池,感觉人从水中穿越,水池里铺有雨花石,周边还将种植一些植物。

  另外,还在天津路和中山路两侧建造两个市民广场,并设1000个地下停车位,方便群众就医停车。

  通讯员 刘宁春

  快报记者 刘峻

  鼓楼医院市民广场

  问诊候诊区

  新鼓楼医院全景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