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地铁将从13条增加到16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草案今起正式向市民公示
地铁将从13条增加到16条
按新规划草案,南京过江通道增加到16条 俞晓翔 制图

  南京的最新规划到底会把发展重点放在哪里?经历了一年多的漫长修编程序,最新的2007-2030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成果草案今天将第一次与全市市民见面,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征求市民意见”。

  记者从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公交优先”成为新的城市总规的关注重点。在这个思路的引领下,地铁从原来的13条增加到16条,2万人以上的居住区都至少要设一个公交首末站。总之,最新的公共交通规划是:市民出门步行5分钟之内要有公交车站或地铁站。

  地铁轨道

  主城到新城“快线直达”

  交通不仅决定一个地区的发展,而且直接与市民息息相关,历来是规划关注的重点。昨天,南京市规划局副局长叶斌表示:公交优先是本次总规修编的六大特点之一。

  那么究竟这个“公交优先”怎么体现?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杨涛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人口即将踏入千万级的超大型城市,南京的交通如果只靠路面及汽车通行,是肯定无法满足需要的,轨道交通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南京公共交通发展的重点。

  “上一版城市总规是规划了13条轨道交通,其中9条地铁、4条轻轨,当时是按2020年南京人口到达700万人、主城人口260万人来预计的;可现在南京主城的人口就已经到达了365万,2020年将突破1000万人,可见南京这种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和集聚力有多大。”杨涛表示,为此,本轮规划修编,轨道交通的数量已经被扩充加密到16条,而且不再局限于主城地铁这种单一形式,而是分别快线、地铁、轻轨三种。从主城到高淳、溧水等较远的新城就建“快线”,它比传统地铁站点少,站距大,因此开得快,可以在45分钟之内到达。加密后的南京轨道交通密度将可媲美东京、名古屋等国外发达城市。

  记者昨天看到,最新的轨道交通规划图已经在南京城建规划档案馆张贴就绪,它比原来的老图要密密麻麻得多,市民可以直接对照,自己所居住的区域是否有地铁规划,究竟是几号线。

  过江通道

  增加2条但江北要独立发展

  由于房价高涨,更多的工薪阶层的市民都希望能尽快建设过江通道,以便市民在房价相对偏低的江北买房安家。

  本轮的城市总规修编同样也增加了过江通道。原来南京的过江通道是规划10条、预留4条,一共14条;而最新的版本则再增加2条,变成规划12条、预留4条,一共16条。它们是:锦文路(滨江到桥林)过江通道,为道路过江通道;大胜关过江通道,为铁路和地铁8号线过江通道;南京长江三桥(已建好);南京长江五桥;应天大街过江通道,即纬七路过江通道,为道路过江通道及地铁1号线过江通道;汉中西路过江通道也是道路过江通道,为远景预留;北京西路过江通道为地铁4号线过江通道;模范马路过江通道,即目前正在建设筹备中的纬三路过江隧道;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也是远景预留的道路过江通道;南京长江大桥(目前正在使用);上元门过江通道为远景预留的铁路及地铁3号线的过江通道;南京长江二桥已建成使用;仙新路(从新港到玉带)过江通道是道路及地铁16号线过江通道;南京长江四桥目前正在建设中;七乡河过江通道也是远景预留的道路过江通道;龙潭过江通道为道路及都市圈快速轨道S5线过江通道。

  “其中锦文路(滨江到桥林)和仙新路(从新港到玉带)过江通道是新增的。”但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蒋伶表示:这些通道是在“让江北地区按照接近主城的功能标准相对独立发展”的基础上规划的,但目前实施建设时间并无确切计划。

  公交出行

  出门5分钟内见公交或地铁站

  本次城市总规修编的调查显示:目前南京市民出行有20%以上靠公交。地铁固然重要,固然是未来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这么多的地铁恐怕要30-50年才能建好,在此之前,地面上的公交仍然非常重要。

  就此,参与交通规划部分编制的杨涛表示:目前主城里的公交密度已经比较高,而在新的城市总规里,将要求江宁江北仙林等副城也要在主次干道设公交专用道或让公交享有优先通行的路权。公交和地铁要实施无缝对接,即在新街口、河西、东山、江北、仙林五大区域每个均设有3个地铁和公交的换乘站,每个区域形成一个换乘枢纽群。

  目前南京已经规划有90多个换乘站、200多个公交首末站。“2万人以上的居住区都要有1个以上的公交首末站,这个站点至少也有1-2条公交线路在此聚集,总之,公共交通的密度要做到:市民出门5分钟内不是有公交站、就是有地铁站。”杨涛说。

  静态交通

  地铁站停车

  收费将优惠

  昨天,新修编的城市总规草稿还提出了“静态交通”“慢行交通”等新名词。所谓“静态交通”,原来指的就是停车。

  规划显示,最新规划的停车位总数将达到城市汽车拥有量的115%~130%。老城区要适度增加配建泊位、路外公共泊位,控制路内停车泊位规模。主城区配建泊位、路外公共泊位、路内停车泊位分别占总泊位数的80%~85%、10%~12%、5%~8%,江宁仙林等副城和新城区配建泊位、路外公共泊位、路内停车泊位分别占总泊位数的的85%~90%、10%~12%、3%~5%。

  停车位将以配建为主、公共为辅。规划还显示:“结合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终点站和其它具有设置条件的站点,设置停车换乘设施,在停车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吸引个体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也就是说,在一些有条件的公交和地铁站,汽车停车场的收费可能优惠。

  慢行交通

  老街巷将有

  步行专用道

  统计还显示:居然有65%的市民出行采用的是步行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这被称为“慢行交通”。在新的城市总规里,慢行交通+公共交通被列为未来提倡的出行方式。

  对于这种大多数市民最常用的“慢行交通”,新的城市总规也提出:要保证慢行交通的空间的有效宽度和连续性,为行人过街和自行车交通提供便利,并创造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总之就是:路,将不再一味是行人给汽车让路。

  总规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在城市中心地区结合老城历史街巷保护,适当开辟步行和自行车专用路;在有条件的城市中心区、滨江地区和城市风景旅游区,适时发展具有各类特色的步行街(区),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在城市商业区集合商业建筑空间构建立体步行交通设施,为居民休闲、购物提供方便。

  地下空间

  新街口地下商业街将扩容

  新的城市总规还第一次提到了“地下空间”,对新街口、河西、南京南站、下关等核心区域的地下空间做出了区域规划。

  特别是新街口,将在现有的地铁地下商业街和莱迪地下商业街的基础上再扩容。规划图显示:新增的地下商业街将从莱迪出发,一直向北到达德基的一期和正在建设中的二期,在中山路和长江路上设出口;向南则沿中央商场和万达广场之间的道路一直到达淮海路;向西则从东方商城和大洋百货之间的道路下方一直穿到金鹰,并在石鼓路下方设地下商场。这不仅可使得新街口的几大商场完全实现地下连通,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地下商业街的面积。

  图中深灰处为地铁站点与新街口地下商业设施

  规划实施

  江宁江北仙林

  谁先发展?

  这部城市总规集聚了30多家规划研究机构、40多位领衔专家的心血,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工作人员多达150人,那么这部规划会怎样得到实施、能否得到好的实施呢?

  就此,昨天负责介绍的蒋伶表示:这确实是目前规划实施中的难题。因此在“规划实施”章节中,该规划只是初步列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方向。比如加快主城和三个副城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在过江通道上开始纬三路过江通道、上元门等过江通道的前期研究,这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都并不十分明确。

  而在规划公示阶段,规划部门也为市民准备了一个白色的调查问卷,20个选择题中其中第19题就干脆问起了市民:城市规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时序和重点方向选择,同时需要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保障,您认为近期南京建设的重点区域是主城?东山?仙林?江北还是其他?

  据悉,这部南京“最重要”的规划将于今日起到本月末在城建规划展览馆与规划局网站同时征求市民意见,它将决定南京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快报记者 孙洁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