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夸父追日” 横跨2500公里
· 823年前的老井 现在还在用
· 范曾家族诗文成省级非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7 月 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823年前的老井 现在还在用
  南京文博界有一个说法,地下文物墓之多,地面文物井最多。南京自古繁华,鼎盛时城内有上万口井。不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井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南京现有的古井仅剩百口左右。

  近日在小百花巷一个大杂院里发现的一口古井,让见多识广的文物专家也连连称奇,不仅仅因为井圈上有明确纪年“淳熙丙午”(公元1186年),还因为这口823岁的老井至今还冒着清泉,见证了大杂院老百姓一代代人的成长。

  老井823岁

  小百花巷1号住着10多户人家,他们门对门,户对户地做邻居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这个大杂院里还有一个共同的财产:823岁的老井:普生泉。记者昨天在这里看到,井水很浅,感觉稍稍俯身就能触摸到清凉的井水。六角形的井栏,井沿周边还有深深浅浅的井绳磨痕。井栏上用隶书刻着“普生泉”“淳熙丙午邵永坚建”的字样。井圈为砖石混砌,上面布满了青苔。这口古井有多深?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队员用4米多的竹竿仍探不到底。

  经仔细观察,考古队员认定,井圈和井栏是一体的,这是一口用了823年的 宋代古井!南京曾经发现过六朝的古井、明代的古井,但是宋代的古井,还是首次发现。

  居民们说:“这口井好早好早就有了。你看这个井栏上还有两个孔,以前,每到夏天,我们都直接把西瓜用网一兜,放在井水里浸泡一段时间,捞上来就是冰镇西瓜了。”虽然院里的住户已经吃上了自来水,普生泉不再是人们的生命之源,但大家还是会打井水洗衣服、洗菜、冰西瓜。

  “一个多月前,十多个文物贩子来我们这里,他们看了这口古井好半天,说是给每户100元,要把井栏搬走,我们不肯,这是我们的宝。给再多钱也别想碰它!”老住户告诉记者,这种事经常发生,都被他们拒绝了,这口井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前还供“神”

  这眼宋井到底有什么背景?邵永坚又是什么人?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王志高查遍石料却一无所获。住在院内的刘奶奶今年88岁,她听长辈说,太平天国时期,翼王石达开曾在这里住过,井北侧一面墙上曾有一个电视屏幕大小的龛,里面供着井神。这个大院当初究竟是谁家宅院也已无从考证,但住户刘建梅说,他们家住的是老宅的轿房,厨房、柴房和茅房就在附近。与大院一墙之隔,便是区级文保单位安徽泾县会馆,不远还有省级文保单位程先甲故居和糖坊廊河房,这也显示了大院不凡的身世。“以前,我们这里用水是很有讲究的,女同志的内衣内裤是不能用井水洗的”,刘奶奶说。

  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的团队曾做过普查,发现南京现有古井仅存百口左右,元代以前的地表古井几乎没有,仍在使用的宋代古井在全国都非常罕见,“清凉山公园里有一口南唐的井,但是已经不用了。宋井我们以前普查的时候好像没普查到。” 贺云翱坦言,由于井圈、井栏会随着历史的推进不停更换,所以,能够发现保留至今的宋代古井,算是一个奇迹。

  反映城市格局

  “这口井应该是一个叫邵永坚的人凿的,估计是个慈善家。”贺云翱说,井在宋代是一种生活质量的体现,说明了800多年前小百花巷的居民们用水已经相当考究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口井说明了800多年前南京的城市格局,因为有井的地方通常人口密度大,“南宋时期,秦淮白下是主城区,而鼓楼玄武是荒芜人迹的地方,一直到明代,珠江路以北还是军事驻房,居民比较少,清末,鼓楼和玄武才和秦淮白下一样,慢慢演变成人口密度很高的居民居住区。在珠江路以北就没有发现清代以前的古井。”

  世世代代都和这口井相依为命,大杂院内的居民对这口老井感情很深很深,不过,他们最近发现,因为古井已经有几年没淘了,井水不像以前那么清冽。专家建议,要时常去照料它,要把井底淤泥淘掉,这样才能保持泉水永久清澈,让它延年益寿。快报记者 胡玉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