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读步天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湖南人奋斗史
· 新书推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湖南人奋斗史
  太平天国战争,诚如谭伯牛在《湘军崛起》书末所言:“湘军也好,太平军也好,他们都是中国人,都是我们的同胞。他们只是在一场残酷的内战中相遇了,作为后来人,我们没有必要去为任何一方的胜利叫好。”即便是湘军保住了五十年清祚,也未能改变中国近代史受辱挨打的命运。

  自晚清咸同以来一个半世纪,湘军是一个说滥了的话题。然而说滥了的话题亦可常说常新。

  谭伯牛的《战天京》出版时,我曾写过一篇书评《湘军,耕读文化的最后守护者》。五年过去了,伯牛又有了新著《湘军崛起》面世。阅读完毕后,我觉得作者对湘军乃至晚清史的看法,较之以前更为复杂和全面。

  用通俗的价值观评价,最后是湘军打赢了太平军,前者破城受赏,后者城破人亡。以卫孔孟之道为名,来解君父之忧的曾、左等湘军大佬,建立了郭子仪、李光弼那样的功业,他们的人生是成功的。可是这场湘军打赢了的战争,也仅仅延续了清廷半个世纪的国祚,他们维护的道统,要保护的政权最终消亡了。难道湘军真正赢得了历史?

  那是一场没有最终赢家的战争。诚如书末所言:“湘军也好,太平军也好,他们都是中国人,都是我们的同胞。他们只是在一场残酷的内战中相遇了,作为后来人,我们没有必要去为任何一方的胜利叫好。”

  湘军和太平军之间的战争,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较量。太平军以“民族革命”争道义优势,而湘军则捍卫“孔孟之道”。看起来太平军棋高一着,但“民族革命”这样的宏大题目,必须辅之以切实可行的“民权、民生”措施,才有生命力,而不至于沦为空洞口号。我们知道,太平天国政治上采取比旧帝国还要过分的等级制,士兵臣民个人权利丝毫没有保障,至于民生一途,由于战时共产主义的做法,更是不堪。且“民族革命”与以拜上帝教为国教有根本的冲突。而维护孔孟之道,在道义合法性上能超越满汉之畛域。而在具体战争过程中,造反的一方若不能速战速胜,旧政权经受前两波冲击,惊魂过后,那么危机将激发旧政权的行政效能,就可能攻守之势易手。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湘军和太平军之间也是如此。一旦给帝国的精英打造一支新军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就如伯牛书中所说:“作为读书人,他有机会进入官僚系统,有机会去接触、运用国家资源来为军队筹饷。”战争持久下去,湘军有帝国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胜利是迟早的事情。太平军空有“民族革命”口号,实则政治理念陈腐不堪,战败不值得惊奇和惋惜。而湘军胜利后,大佬们看到了帝国的种种不足,从而催生了洋务运动。但清廷革新之路没有超越技术层面,到政治层面就卡壳了。满清部族专权的帝国制度难以有根本的改变,曾国藩既不能超越自己的历史局限去革清廷的命,又不能促使清廷进行政治改革,在旧制度的樊篱内做忠臣孝子是他合乎逻辑的选择,他的弟子李鸿章也是如此。

  从历史最后的发展路径来看,太平天国固然败了,但湘军也没赢。因为曾、左等人的胜利除了为湘军集团的人挣来富贵外,没能使他们所效忠的帝国有根本的改变,帝国延续50年寿命后,仍然难免于鱼烂肉腐的结局。

  □书评人 十年砍柴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