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9版:阅读周刊·揭秘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世界十大古墓秘闻
· 袁世凯之死 因遗传基因缺陷?
· 一次事变给了林彪崭露头角机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一次事变给了林彪崭露头角机会
  最早发现林彪军事才能的人

  林彪1907年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林彪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了朱德率部发动的湘南起义,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连长。

  1928年2月29日,林彪带领一个连护卫着后勤辎重从永兴赶往耒阳。行至耒阳东南小水铺时,已是深夜,大地一片漆黑,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山路崎岖,又黑又滑。突然间,枪声大作,数百名民团团丁从暗处杀出,将后勤部队截为数段,不断有人中弹倒下。林彪命令部队收缩,拼死抵抗,好不容易才将敌人击退。清点人数,伤亡30余人,运送的军用物资被抢劫一空。

  两手空空的林彪率部沮丧地来到耒阳城,朱德大为恼怒,质问林彪道:“你护送的物资呢?你带的部队呢?你在黄埔军校学的本领呢?”

  林彪本来就不擅言辞,打了败仗后更是羞愧,低着头,干脆一言不发。过了一会,林彪攥着拳头发狠地说:“我已查明袭击我部的是耒阳县民团谭孜生,我要他血债血偿。”接着他详细说出了自己的复仇思路。听毕,朱德眼睛一亮,对这位不认输的青年人重新打量了几眼,批准了他的计划。

  第三日早晨,一支打着“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旗号的白军向小水铺开来,领头的国民党军官便是化装后的林彪。驻扎在小水铺三公庙的谭孜生早闻十九军将到耒阳“剿”匪,立即率队出迎。他还洋洋得意地汇报如何剿杀起义军后勤部队的功劳。林彪眯着眼听完汇报,大加赞扬,并要开一个庆功宴会,代师长先行犒赏。

  下午3时,庆功宴会在公庙召开,庙内庙外,摆了数十桌酒宴,谭孜生和众头目鱼贯而入,进入庙内大厅,依次落座。酒过三巡,谭孜生恭敬地请国军长官致词。林彪不动声色地走到大厅中央,将手中的酒杯一摔,端坐在大厅的十余名“国军”军官掏出腰中的驳壳枪,一齐开火,把谭孜生和众头目打成血筛。经此一仗,林彪不仅夺回了被抢的全部辎重,还俘虏了数百名团丁。

  朱德对林彪此役大为赞赏。紧接着发生的几件事,更令朱德对林彪刮目相看。3月9日,李宜煊带领一个师的国民党部队将起义军逐出耒阳城。傍晚时分,朱德的参谋长王尔琢指挥主力从西门发起反攻,遇阻于坚城之下。激战一个多小时,毫无进展。李宜煊从密集的枪声中听出革命军只有少量轻机关枪后,就果断下令打开西门,主动向革命军发起冲锋。一时间,兵锋锐不可当。王尔琢见势不妙,命令起义军撤出阵地。

  当晚,军部在灶市街讨论对策,都主张避敌锋芒,唯有朱德没有表态。门外传来敲门声,林彪前来请战,说是愿立军令状,只需一个连,即可击溃李师,收复耒阳。林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觉得有道理。于是,朱德亲自指挥林彪的第七连和第六连两个排从城西马埠岭出发,潜至西门外,突然发起攻击,突入城内。李宜煊得胜之后骤然间遭到夹击,被揍得摸不清方向,无心恋战,带领残部夺路而逃。

  喘息未定,林彪又找到朱德,提出我军应一鼓作气,风卷残云,将耒阳境内敌军全部歼灭。朱德再次采纳了林彪的建议,令王尔琢带领三个连,兵分三路,直捣耒阳城内新市街的耒阳县常备队和驻在大陂市的耒阳民团总局,经过一天的奋战,革命军荡清了该市的李宜煊残部。

  经此三战,朱德发现林彪沉默寡言的外表下蕴含着过人的才华:此人聪明绝顶,临危不惧,遇乱不慌,沉得住气,稳得住神,非等闲之辈。更为难得的是,林彪机警、敏锐,善于思考问题,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如果假以时日,他会成长为一啸冲天的鹰隼。

  二十岁出头担任团长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1928年夏,湘赣边界遭受了著名的“八月失败”。“八月失败”给我党早期的革命力量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却给林彪带来了机遇,使他得以从下级军官的序列之中走进红四军重要军事领导人的行列。

  这年7月下旬,中共湖南省委为了执行上级的“左”倾盲动政策,派杜修经以“特派员”身份来井冈山传达省委指示,欲调部队南下湘南作战。杜修经等人在毛泽东没有到会的情况下,利用二十九团中湘南籍战士思乡心切的情绪,擅自决定井冈山红军主力南下。在决定部队行动的会上,红四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和一营营长林彪等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未被会议接受。

  部队南进途中,毛泽东派人送来一封长信,请杜修经、朱德和陈毅重新考虑主力南下决策的利弊得失,建议将主力撤回边界。杜修经不听劝阻,坚持主力南下,攻打郴州。7月24日,兵临郴州城下。红二十九团首攻未克,败退下来,王尔琢又率领二十八团再次强攻。上午9时,林彪率领的第一营破关夺旗,率先登城。城内敌人遂仓皇撤至郴州城外北郊山下。

  红四军全军入城后,二十八团二营在营长袁崇全率领下担负警戒任务,其余部队就地休整。不料,时值正午,北郊山之敌趁二营疏于防备,放松警戒之机,突然间发起猛烈的反攻。城内处于休整状态的红军主力猝不及防,来不及组织有效防卫,纷纷向城外退去。二十九团全团覆没,二十八团也溃不成军,仓促退守。见此情形,朱德不敢恋战,他下令部队立即向井冈山撤退。俗语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部队在向边界撤退途中,二营营长袁崇全惧怕追究失败之责,率部叛逃。在他的诱惑下,共有四个连的部队被拖走,这时的形势十分严峻。

  王尔琢自告奋勇,单枪匹马追赶袁崇全,对他进行劝阻。林彪率部疾追,很快便追赶上了二营,并包围了二营的驻地恩顺圩。王尔琢也赶到了恩顺圩,他高声喊话,劝二营的士兵们不要受蒙蔽,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红军不打红军。被胁迫和蒙骗反水的二营士兵听到军参谋长的喊话,纷纷放下了武器。袁崇全见事已败露,恼羞成怒,举枪对准王尔琢就是一梭子,然后遁逃投敌。王尔琢当场牺牲,毛泽东、朱德慎重考虑后,决定由林彪接任王尔琢的职务,担任红二十八团团长的重任。

  文章摘自 《刘继兴读史》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