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大热天 这里凉快还不要钱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大热天 这里凉快还不要钱
  入梅·防暑

  才6月下旬,气温就直逼36℃。南京有哪些地方凉快而又不用花钱?记者采访发现,共有8类场所最受老百姓欢迎。值得一提的是,与杭州、重庆等城市相比,南京资源丰富的地下人防设施利用率较低,是个亟待开发的清凉世界。

  天气炎热,不少市民在汉中门城门洞里纳凉

  玄武湖环湖路上的水杉林也是纳凉的好去处

  快报记者 唐伟超 摄

  公园湖泊吸引纳凉市民

  凉爽指数:★★★★★

  适合人群:全年龄段

  绿树成荫的东郊成了南京的天然空调场所,许多市民天一亮就从家里出发,在太阳发威前赶到这里,度过凉爽的一天。昨天清晨6时许,记者在紫霞湖看到,几十位市民在水里畅游,许多人带足了一天的干粮。

  南郊的花神湖这几日也非常热闹。烈日下仍有三四十人在湖中游泳,水性好的市民毫无顾忌地往深水区游去,还有人拿着空的塑料瓶作为“泅渡装备”。

  在玄武湖环湖路的水杉林里,有市民搭起吊床,在树荫下打盹。老人们提着小马扎三三两两地走过,找到一个凉快的地方就坐下来,打牌、下棋、看风景。“这边空气好,湖风带着水汽,树荫下的温度至少比其他地方低了四五摄氏度。”住在大树根社区的冯大妈是这里的常客,每天她都会来玄武湖两趟,一趟是清晨,一趟是傍晚。

  挹江门、汉中门的城门洞里也来了不少纳凉的人。市民自带矮桌和板凳,围成一圈打牌、下棋。一个中年男子就地铺上席子,在汉中门城门里睡起觉来,逍遥自在。

  图书馆书店人多得像菜场

  凉爽指数:★★★★★

  适宜人群:学生

  位于大行宫的南京图书馆新馆近日人气暴涨。昨天午后,记者在一楼大厅看到,各式凳子上闲坐着不少人,都在惬意地享受这座新大楼的空调。“这里太凉快了!”几位少女从外面一进大厅就喊道。她们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报刊阅览室几乎座无虚席,“从早上9点开门直到晚上9点下班,读者都很多,比平时增加3成左右。我们中午不关门,有的人干脆带了饭来,用这里免费供应的开水,一天都在这里度过。”工作人员说。

  位于新街口的新华书店和大众书城这几天也成了学生们的天下,敞开的书架像新鲜蔬菜的柜台,旁边围满了人。“我们蹭这里的空调,又不热,还学了知识,一举两得。”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说。人防工事改建的先锋书店总店位于五台山体育场下面,这里面格外凉爽,除了看书买书的人,还有人在舒适的沙发椅上打盹。

  商场凉气十足却受冷落

  凉爽指数:★★★★

  适合人群:爱购物的女性

  商场里冷气十足,往年都有不少市民被吸引到此避暑。可今年,商场里的人气并没有随着高温天气而提高。

  昨天下午4点,记者走访了中央商场、新百商场、德基广场等商场,但这里的人流量和平时无异。一位化妆品柜台的营业员告诉记者,这两天她们柜台的营业额反而比往常少了。“天热以后,市民都懒得出来购物了,商场里人流量并不大。”记者询问了几位正在购物的年轻人,他们表示,商场里坐的地方不多,到这里避暑,不如找一家肯德基、麦当劳坐坐。

  金融场所成了纳凉胜地

  凉爽指数:★★★

  适合人群:中老年人

  近来,位于中山北路223号的农业银行也成了附近居民纳凉常去的地方。每天午饭后,陆续会有二十多位老人来到银行门前,他们一手拿扇子,一手拿报纸,有的人用报纸垫在台阶上,有的人则干脆席地而坐。最初他们都是坐在银行里面的长椅上,可后来有的老人感觉温度太低,关节受不了,于是他们就坐到门口的台阶上。“里面冷气太足,我们也享受不起啊!”

  在银行旁边的华泰证券虹桥营业部,交易大厅里站满了人。此时已是下午3点半,虽然已经收盘,但股民们仍未散去。有的股民搬来凳子,在上面放上一块木板,围成一圈打起扑克牌。由于“席位”有限,股民们只能轮番上阵,站在周围“观战”的人比打牌的人还多。“这边人多又好玩,凉快得很,所以等会再走。”对此,证券公司的保安早已见怪不怪。据保安介绍,交易大厅原本应该在收盘后关门,可保安说过几次,股民还是不肯离开,保安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防空洞太简陋闲置可惜

  凉爽指数:★★★★★

  适合人群:全年龄段

  挹江门内东南侧有个防空洞,站在洞口,就感到凉气嗖嗖。进门向南有个长长的巷道,两三米高,一米多宽,顶部青砖砌就,呈半圆形,十分通透清爽。这个地下巷道很长,一眼望不到头。越往里走,越感到清爽。

  记者在里面走了十多分钟,看到巷道里堆了一些香蕉。一位福建来的水果贩子说,“300元一个月租的,常年在这里储存水果。”巷道看管人员称,对所有水果贩子都是这个价格。

  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36℃,洞内温度20℃。这么清爽的地方只堆放少许水果,为何看不到一个纳凉者?挹江门边打着赤膊挥汗打牌的一帮市民抱怨,“防空洞是好,可不给进去呀。而且那里太脏,光线暗,空荡荡的,不舒服。”

  但防空洞看守人员表示,“如果外面有人进来避暑,我们不会撵。”如此看来,市民不愿意来,主要是里面太简陋。如果加以改造装饰,增加一些板凳、桌椅、饮料等,肯定会吸引人。鼓楼区人防办人士说,现有的人防设施大都改成地下停车场、商场,全区防空洞没一家对外开放。据悉,杭州、重庆等城市的人防设施都改造一新,成为夏季市民纳凉的好地方。

  快报记者 赵守成 是钟寅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