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十年一遇:“阵头梅雨”明天到
· 热浪席卷大半个中国
“非典型”梅雨惹的祸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热浪席卷大半个中国“非典型”梅雨惹的祸
  热!热!热!从6月22日开始,一股热浪席卷我国北方十多个省区市,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内蒙古、宁夏、北京、天津等高温警报不断,且级别不断升高。中央气象台将预警级别提升到高温橙色警报(仅次于最高等级的红色警报)。25日中午,高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国有17个省区市出现高温。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及陕西、宁夏、甘肃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南疆盆地出现35℃以上高温,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局地温度达40℃。从25日的最新数据来看,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的温度最高,其中,河南安阳达到43℃,突破了历史极值。

  北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解释说,这种情况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非典型”梅雨天气有关。

  何立富说,近一周以来,我国南方的降雨主要出现在江南华南;而北方地区则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受偏北气流控制,北方大部分地区基本以晴热天气为主,太阳辐射增强,蒸发作用加大,导致近地面大气明显增温。同时,位于中亚地区的大陆干暖气团近两天不断东移,目前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北大部地区。

  “势力强大的大陆暖气团加上地面晴空辐射的共同作用,使得北方地区出现了这种大范围的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

  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非典型”梅雨在作怪。“按理来说,6月下旬到7月中旬,应该是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此时北方地区的天气相对来说不会这么炎热,应该是华南、江南南部一带高温闷热。”

  何立富分析说,尽管6月20日以后,浙江、上海等地都宣布“入梅”,但从降水情况来看,上一周的主要降雨发生在江南和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并不是很典型,可以说是“非典型”的梅雨,导致了淮河以北地区出现了这种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这种“极端”,表现在这段时间的温度接近历史的极值。另外,雨带并不位于长江中下游而长时间位于华南江南,都属于异常现象。

  何立富说,预计在28日以后,随着一股弱冷空气南下,部分地区如华北中北部会出现降雨,这一带的高温天气将有所缓和。 据新华社电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