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7版:招考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品味2009江苏高考拔尖作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品味2009江苏高考拔尖作文
  “品味时尚”,2009年54.6万江苏考生共同面对的作文题。有人说,这道题出得好,贴近年轻人的喜好;有人说,这道题写起来难,因为不仅仅是“时尚”二字,加上“品味”就深化了写作的要求。真相究竟如何?在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团队的眼中,一批优秀的作文高手在“考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才华。七篇佳作中不乏高考满分作文,在读者的眼中,也会有一个对佳作的评判标准。希望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团队亲撰的分析文章能带给大家启示,体会“品味时尚”的深意。七篇由阅卷专家精心挑选出的优秀作文能引领中学作文的教学和学生的健康文风。

  快报记者

  谢静娴 黄艳/组稿

  共品“时尚”

  文以“味道”

  ——2009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评析

  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 康青 春原

  “品味时尚”,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推敲、探索的"命题"。

  “品味”,体现了咱中国人“民以食为天”、“吃”字当头的文化精神,是味觉隐喻。西方文化的视觉隐喻,则以“看”为核心,哲学中“镜”与“灯”的隐喻,把“反映”、“观念”、“看法”、“观点”等当作思考世界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品味”也是要我们谈“看法”,在“品味”中“品”出的“味道”,“味”出来的“道”如何,是今年高考作文立意高下的关键。

  文以“味道”,是今年高考考生的重要任务,其艰难在于“时尚”这一特殊的对象。对核心概念“审题”的质量,则是文章能否“切题”,以及“切入”深度的关键。在题意限制的空间之中,如何“锁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加以感悟,有所思索,有所发现,是共品“时尚”的考生们必须面对的“规定”。

  54万多名考生,总有一些能够在限制中脱颖而出,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今年高考优秀作文,作为考场作文中的佼佼者,显示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和随机应变的特殊智慧;特别是体现出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在堪称复杂的“题意”范围内,在特定篇幅、时间的限制下,从某种独特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时尚”品评后,得出的“味道”。

  总之,这些优秀作文共同的特点:一是立意“切题”且能适度放开,用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把“时尚”中涉及到的某种问题作为一定深度的阐释。这在“考场”的特定条件下是来之不易的。选择的角度、观点,以及“切入”的方法都显得特别重要。二是注重现实的体验,有“感”而发,“实事”求“是”,能够根据自己真切的生活和知识,作“回归事情本身”的分析;记叙文中,此点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借助任何时代的人、事、文化事象等来“说话”,都需要有亲切的体会,真切的感受,深切的思索;只有把自己“切”到了对象之中,才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三是语言表达的从容与优美。作文者,作“文”也。作文所说之“道”,确需以“品味”而来。文章本身亦当有“味”。即使是只求“载道”之作,语言表达也需有相当高的要求。如今语文教育的“滑坡”,从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中,触目惊心地显示出来!反观优秀作文,则在此方面均有可资借镜之处。

  佳作来之不易,尤当珍惜品味;

  人才风云辈出,令人翘首以盼。

  品味时尚

  我,一个花季少女,追求着时尚,紧跟着潮流,经常说:“大家请叫我潮人。”爷爷却总说:“你呀,就是没长大,有那么多奇怪的想法。”

  我和爷爷的关系很好,我没事的时候就会往爷爷家跑,可是我们的意见总是不统一。

  为了追求时尚,我没少在衣服上花银两,每次去爷爷那,我都会跟他显摆,说:“爷爷!你看我的新衣服,漂亮吧!时尚吧!”爷爷笑笑说:“嗯,漂亮,可是花了不少钱吧,衣服够穿就行,以前的衣服扔了不少吧,多可惜。”我就嘿嘿嘿地笑说:“以前的衣服今年不流行了嘛!”再看看爷爷,真的跟我不一样,他夏天好像只有两件衣服轮流换着穿,还是好几年前的衣服。嗯,比我节约多了。

  夏天餐巾纸是必备的,女孩子对这个是有要求的,要质量好,有香味,否则用着不舒服,每次用完就扔也方便。可是爷爷跟我不一样,有一天我跑去爷爷家吃饭的时候,他在厨房忙得满头大汗,我想去给他擦擦,谁知他从裤兜里拿出一块手帕,擦干净了脸上所有汗珠。我跑上去说:“爷爷,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还用这个?”爷爷一歪头说:“这个舒服,又不浪费纸,多好,你用不?我给你买块去。”我赶紧摇头摆手说:“不用,不用,不用,我是‘潮人’怎么能用这个。”

  跟爷爷出去玩时,我发现,他总是从家里拿个大水杯,一路走一路喝,我就说:“爷,外面卖水的这么多,干吗自己带啊,拿一大杯子多累。”爷爷就说:“那些水我喝不惯,白开水最好,再说喝完的瓶子还得扔,多不好。”我只能说:“那好吧。”

  等我长大,国家开始推行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勤俭节约为荣。人们的消费观逐渐转变为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全中国人正以节约、环保为时尚。

  我突然想到了爷爷,我一直追随着时尚,而时尚却一直追随着爷爷!原来爷爷才是真正的“潮人”。不行,一直追求时尚的我,一直以“潮人”自居的我,这次怎么能被大部队抛下!心动不如行动,我向爷爷家狂奔过去,大声嚷嚷道:“潮爷爷!我来投奔你啦!”

  [简评] 此文立意平实,对奢华的“时尚”做了批评。作为一篇记叙文,全文注意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故人物形象比较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气息,透露出浓浓的亲情。人物语言得体,时有机智的笔墨。(骆冬青)

  品味时尚

  此时风尚,彼时风尚,时间之河里几颗漂亮的石子,会没入淤泥,会冲上沙滩,还会孕育出美玉被匠人采去呢……

  飞燕的纤巧,玉环的丰腴;苏轼的旷达,柳永的柔婉;宋朝的长衫,清代的大褂。时尚,尽在一个“变”字里了。不变,便只有因循守旧,又何谈时尚。于是今人只从变中作文章。

  今人之时尚,无关风雅。女孩子的超短裙,男孩子的怪发型,这些才时尚。原来时尚早在流水冲刷下褪了色,变了形。现在的年轻人只不过求新求变求一个“特立独行”而已。社会呢?麻木还是被同化了呢?擂台选秀只选歌王舞后、帅哥靓妹,又何曾选一个四有青年!

  时尚不尚。

  一时风尚兴起,大有天下为之一靡的劲头。“人人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家知?”性德的词句功夫是最好的,其实人们追求的是一种时尚的热闹而并非一种理解,一种热爱。仍有男生整天把庆嘉挂嘴边,问“有酒惟浇赵州土”,却只发呆。

  其实时间真的伟大,淘尽一切。泥沙总是流去,金子总是留下。时尚终会在若干年后湮灭,或成为经典。只是没有了当年的鲜亮,又多了几分岁月的厚重。经典仍旧是时尚,只是彼时风尚。

  人大都愿意跟一次风,随一次流,体验时尚的感觉,是人本能的社会心理使然罢了。仍旧会有人守住自己一方净土,成就属于自己的时尚。鲁迅如此,沈从文亦如此……你自己的老朋友,对于别人来说也许就是新,就是奇。如此一日闲在家,看一本《玩笑》,朋友来时劈手夺过,说现下米扬的书很火,很时尚,非要借去。我不禁笑笑,那书还是初中时买的。

  人的生活毕竟太复杂,时尚叫太多人迷惘了。

  所谓时尚,更像时光之河里不时溅起的浪花。若没有它们,这一条河不是显得太过死寂了吗?

  但终究是有区别的,有美丑,善恶,雅俗,好坏。作为一个引导,一个趋势,我们又怎么能不对它有所要求呢?时尚的“尚”也许是崇尚,是高尚。

  时尚,当以尚字为重。

  [简评] 这是一篇紧扣主题、立意深刻的文章。引文纵横开合,谈古论今,分析犀利,语言老到,既褒扬了“守住自己一方净土,成就属于自己的时尚”的仁人志士,有针砭了当今社会盲目跟风,一味求新求变的“变形时尚”,表现出作者较强的洞察力和剖析能力。结尾“时尚,当以尚字为重”可谓振聋发聩,颇具震撼力。(顾桂南)

  品味时尚

  每一天,每一座城,每一个领域,都有新的潮流涌起,新的时尚崛起。时尚是什么滋味?我们如何去品,才能让这瓶红酒的真味弥久留存心田?

  时尚带着迷人的果香,扯出一缕香甜的魅惑。但,我们不可盲从。

  时尚难敌经典。风靡一时的流行金曲随着娱乐圈的潮起潮落转瞬成为隔夜剩饭,而一曲《梁祝》会长远缠绕人们心间成不绝哀叹。小泽征尔听到二胡独奏《二月映月》后泪流满面,当众下跪,他意识到了他指挥的小提琴协奏在经典面前的无力。经典是积淀,时尚是浮油。拒绝时尚的轻浮与遮掩,我们才能品味到岁月真诚打磨留下的芬芳。

  时尚有令人炫目的外表,也有着令人头疼的摧毁力。推土机轰隆隆碾过城市一隅仅存的古典民居,炮制出千篇一律万城同形的巨型建筑,高楼广厦,你是否觉察到了时尚的蛮横?混淆不清,搞怪另类的语言大行其道,规范用语被束之高尚,你是否想拦住时尚缺乏理智的步伐?这样的时尚,是否能让现代人真正心灵健康?

  时尚是苦涩的青果,令人生畏望而却步。但,我们不可拒绝。

  时尚涌动着活力,推动着社会血液的更新。长袍马褂的时代必须要坚持吗?不,社会呼唤时尚的活力。约旦王后拉尼娅大胆扯下传统妇女的面纱,迅速在政坛留下果断明晰、柔弱而又刚强的背景影。她是时尚的。褪去的,是传统的束缚,迎来的,是自由活力的国家。时尚,相互钩连,彼此缠绕,在所有的地方开满现代之花。

  时尚的来势不可阻挡,王国维接受不了时尚的政治,故而化为湖水中抑郁的清波。然而,多少年后,那时颇为新鲜屡遭排斥的时尚却成了我们今日称道的思想解放。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但符合历史进步潮流的时尚一定是会成为人们喜爱的、称道的经典。

  时尚不是天使,我们不能放松戒备地接近。时尚亦不是恶魔,我们不可如临大敌,全副武装。时尚自有其酸甜苦辣的滋味需要我们咂摸品尝,理性玩味。

  让时尚与经典对话,让时尚与社会对话,让时尚被我们打磨出彩,酿造出味,成一瓶口感好、心田美的红酒。

  [简评] 这是一篇思路开阔,充满辩证意味的优秀议论文。文章以红酒来比喻时尚,品味时尚有如品味红酒,在“香甜”与“苦涩”多种滋味的杂陈交错中,充分论述了时尚与经典传承、时尚与文化遗产、时尚与社会发展、时尚与先知先觉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品出了作者对时尚的独到见解:既不要无知盲从,又不要轻言拒绝。(潘大春)

  (下转A28版)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