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暴雨,劈头盖脸砸下
· 入梅,可能十年最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入梅,可能十年最晚
  慢悠悠的黄梅天

  

  今天

  阴转多云,23℃~35℃

  明天

  全市多云,23℃~35℃

  后天

  晴到多云,24℃~34℃

  南京三日天气

  昨天就是夏至,但老天爷的脾气似乎越来越古怪,雨水迟到不说,南京还意外遭遇了今年第二个高温日;同时,因为台风“莲花”的搅局,拖住了江苏入梅的脚步,今年可能遭遇十年最晚入梅。

  从目前趋势来看,南京从今天到24日都将是无雨天气,气温偏高,甚至到26日也难入梅。

  东边日出西边雨

  昨天下午5点钟,一阵阵雷电出现后,雨水姗姗来迟。与前天一样,雨水落下时,天色还挺亮,随着雨水逐渐减弱渐止,天色就完全接近与平常的晴朗天气了。气象专家说,这就是夏天典型的雷阵雨天气:每一次降雨,局地性非常强,往往东边日出西边雨。

  昨天下午2点,南京出现了今年第二个高温日,达到了35.3℃。由于昨天是夏至,南京的日照长达14小时16分钟。如果加上日出前的曙光和日落后的晚霞余晖,这一天南京人度过一个长达16小时的漫长白日。漫长白日加上高温烘烤,着实让人们有点吃不消,虽然一场及时雨的到来让这个城市解了不少暑气,但湿度的陡然增加,又让人隐隐感觉闷热。

  多喝果汁蔬菜汁

  6月21日,夏至如约而至,夏季的热情开始真正展现出来了。那么,夏至以后我们该怎样养生呢?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主任鞠娟介绍说,人体正常状态下,机体的pH值应维持在7.3~7.4之间,即略呈碱性。机体pH值若较长时间低于7.3,就会形成酸性体质,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她提醒广大市民,夏至以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内产生的酸性废物较冬春季节多,所以特别需要注意一点:多进食碱性食物,以保证人体正常的弱碱性。这里的碱性食物不是指其本身酸碱度为碱性,而是在人体内分解代谢后呈碱性。例如水果含果酸,呈酸性,但进入人体分解后就呈碱性,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碱性食物。

  鞠主任介绍说,碱性饮品包括新鲜蔬菜鲜榨汁及大部分水果鲜榨汁,它们除了能增加人体内碱性,还供给各种营养素,包括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酶、抗氧化剂、纤维素等,非常值得夏季多多进食。而可乐和各色汽水、酒类、牛奶及各色奶制食品、含糖分的甜品、点心、肥肉、红肉(如牛、羊、猪肉)等,大多属于酸性食品,不宜过多食用。

  今年晚梅十年一遇

  浙江、上海已经先后宣布入梅,但是江苏却看不到梅雨迹象。南京不仅大的环流形势没有调整到位,就连梅雨标志性的暴雨天气也看不到。

  省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莲花”台风虽然对江苏的天气没有直接影响,却间接影响到整个大气环流。台风的出现,压制了正在西伸的梅雨系统,导致入梅一拖再拖。

  记者获悉,从今天开始到24日,南京都将维持无雨的好天气,甚至到26日,也很难有入梅的迹象。看来,今年不仅是晚梅,可能还是历史上少见的超晚梅。记者查询资料发现,近12年来最晚入梅日是1997年的6月29日,只比近50年最迟入梅日早一天,算是历史上很罕见的晚梅年了。2005年入梅也比较晚,为6月25日。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入梅之晚可能是十年一遇的。

  通讯员 朱群 杨璞

  快报记者 刘峻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