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最南京/人文
3上一版  
PDF 版
· 静静的桃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静静的桃源
南京还有几座“石库门”
  静静桃源

  提起南京的“石库门”,许多人一下子想起慧园里,因这里的建筑群落保留完整,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化,是南京石库门的活标本。其实,南京还遗留着一定数量的石库门建筑,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比如下关花家桥的锦庆里,玄武区的桃源新村,宁中里、钟岚里、雨花巷、文昌巷一带……

  下关区挹江门内,有条很不起眼的小巷叫黄土山,走进小巷大约

  两百米,同样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杂院,门牌为“桃源村”,但是一走入院门,立刻“别有洞天”。这里有着一座可以说是南京地区保存最好的“石库门建筑”!

  这个石库门建筑一共有六栋,为旧式石库门建筑类型,单体建筑平面为倒“凹”字形,一栋楼有三个“石库门”,将一栋建筑分成三个单元,一个单元有三进房间。“石库门”进去后,是一个很小的只有几平方米的天井,二楼有一条公用的很长的阳台。“石库门”大约高3米,外门框为长方形,为水泥制作,顶上有简单的西洋建筑装饰;内门框为倒“U”形,为水磨石制作,暗红底色,白色斑点;红色木大门由12块木板拼制而成。整个“石库门”显得简朴庄重。

  这些都是旧式石库门建筑的典型特征,保留着江南民居的传统。由一条主弄通向各个支弄,单体建筑不大,里弄通道比较狭小,整体规模不大。而随着后来人口激增,家庭规模缩小和经济水平分化等原因,1919年以后,上海产生了新式石库门建筑,相对于旧式石库门,新式石库门规模更大,布局合理,单间变小,设施完整,并采用了更多的西洋装饰。

  根据这些特点,这座建筑应该是民国初年修建,至少有70年以上的历史。询问住户,却无人知道这座建筑的来历。一对正在石库门前修理家具的中年夫妻说,这里基本住的都是出租户,原来的老住户都搬到其他地方居住了,他们也是才住到这里,对房子的历史一无所知,只是觉得这房子很有年代。靠大门口的一栋楼,一家住户大门开着,大红色木门在阳光下格外鲜亮,门口养只花猫,门内拴着可卡犬,屋内放着电视,好一副悠闲的生活场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光着膀子走出门来准备遛狗。他说从小就住这里,有快20年了,住这里挺方便,出门就有公共厕所,出去坐公交车也很方便。

  正如其名,桃源村的石库门就像是一个“失落的桃源”默默存在,没有人知道它的过去,大家都在“桃源”中安静满足地生活。

  □图/文 冯方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