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老城南再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老城南改造”考验政府执政能力
· 老城南原住民感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老城南改造”考验政府执政能力
  老城南改造不是纸面上的事,不是规划部门的规划图,不是拆迁部门的拆迁令,也不是29位专家的“一纸上书”,它是活生生的现实,它涉及到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更关涉那些已经和即将与老城南告别的原住民,对于他们来说,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是最紧迫的现实,这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现实,还包括情感,包括搬家时一步三回头的不舍和无奈。

  走进那片幽暗、狭小的房屋,听着“老城南们”对往昔生活不便的抱怨,一个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都会得出“为他们改善居住环境越快越好”的结论。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大踏步前进,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就居住条件来说,人均面积和房屋结构,包括社区环境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这些现实和前景几乎和“老城南们”无关,下雨时,他们要用脸盆接水;要方便了,还要到公共厕所排队;当白领们考虑跃层划不划算时,“老城南们”早就在他们自己搭建的“跃层”——阁楼,生活了几十年。这似乎是一片被飞速发展的南京遗忘的角落。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文化保护,特别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的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现实中,城市建设的“拆”和文化继承的“保”就成了一对矛盾。矛盾解决得好,发展和继承就会相得益彰;反之就会互相“博弈”。南京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古都,文化遗迹众多,对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自然显得尤为突出。

  政府想加快城市建设,专家想留住老城南的文化记忆,这都没错。但这两者并不一定要成为一对矛盾。我们相信政府和专家之间完全可以达成一种共识,形成合力。老城南改造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发展的样本。

  古城保护,城市发展,百姓利益,这三者如何科学统筹?“老城南改造”也是对政府决策智慧和执政能力的考验。

  本报评论员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